词条 | 富宁县第一中学 |
释义 | 富宁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3月,是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科学的重点中学。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致力推行素质教育,让不同层次和不同特长的学生发挥潜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概况富宁县第一中学,位于县城东南安娜山上,占地177亩,依山傍水、环境幽静。1952年3月建校,始名富宁初级中学,1961年改名为富宁县第一中学,1981年根据省政府在富宁创办一所寄宿制中学的要求,县政府决定把富宁一中改为民族班、普通班兼具的民族中学。1998年5月,为了适应“普九”需要,县委和县政府又决定县一中与县民中分设,恢复富宁县第一中学。现固定资产550万元,建筑面积17711.65平方米。 人员概况建校50年来,在省洲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由建校初7位教工、26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发展到现在的31个教学班1992名师生的的省二级完中。现有汉、壮、苗、瑶、彝、白等各族教职工144人,其中教师及行政人员128人,工勤人员16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109人,占教师总数的87.2%,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的67人,占教师总数的53.6。学生有壮、汉、苗、瑶、彝、白、撤尼、高山、蒙古、布衣、土家等13种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共1848人,其中女生836人,少数民族学生1298人,占全校学生的70.24%。 教育方针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坚持教育面向边疆、面向农村、面向少数民族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洲级教育先进单位及学校管理先进集体和省级文明学校等光荣称号。1995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定为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 教学成果丰硕的成果来源于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经验丰富并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仅2000年就发表了论文国家级24篇,省级9篇,洲级6篇;四位教师获得省级辅导奖;两位教师获得洲级辅导奖;四位教师分别获得洲级以上竞赛一、二、三等奖;三位教师获得洲级以上表彰;两位教师获得县级表彰。 硬件设施逐年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得益于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现已拥有容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办公室、阶梯教室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和7250平方米的田径足球场。各种教学仪器和器材配备率高,各科课程和实验出率达到100%。学校还配置钢琴、画室、练功房等特殊专业设施,办学硬件均到“普九”验收标准。 教学管理良好的办学效益来源于系统的管理,学校内抓规范管理,外树窗口形象,形成独树一帜的育人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培养出一批批“四有”新人。 办学经验50年来富宁一中积累了8个方面的办学经验: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使达标晋级工作圆满完成; 二是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是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实现教育教学范化管理; 五是深化学校内部各项改革,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六是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德治校”方针,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七是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八是在民主治校方面有特色,在全省具有示范性作用。 发展前景现在,作为全省25个边境县一中之一的富宁一,综合教学楼正在拔地而起。乘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鲜花满国,绿树成荫的富宁一中,将更加幽静舒适,成为读书的胜地,求知的摇篮,成为云南通往东南亚的窗口学校。 学校地址地址:兴教路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