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GeoEast |
释义 | GeoEast V1.0系统是中国石油集团“十一五”期间“十大科研项目”之一,2003年1月正式启动,于2004年12月31日完成开发。项目的宏观目标是:总体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石油物探特色技术的有效载体。不仅能满足国内油气勘探需求,还要支持中油集团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中国石油油气勘探的主流软件。 GeoEast简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 GeoEast V1.0系统是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显示平台、统一开发平台、可动态进行系统组装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协同工作的一体化软件系统,在数据模型、数据共享、一体化运行模式、三维可视化、交互应用框架、地震地质建模、网络运行环境和并行处理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与重大技术突破。 GeoEast系统的主要特点1. 总控统一、界面风格统一、数据接口统一; 2. 支持网络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PC-Cluster),并集交互和批量于一体; 3. 实现了处理与解释构造形态的迭代、处理解释速度模型的迭代、构造形态约束下的地震属性、提取及应用,有效地保证了处理和解释成果的质量; 4. 突出地震地质建模、叠前偏移和三维可视化体解释; 5. 在高分辨率处理、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区资料处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系统规模可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 GeoEast V1.0系统具备统一的处理解释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了处理解释信息共享;建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工作之间的无缝耦合;提供20类,150个批量与交互处理地震功能应用模块,具有完备的陆上与海上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能力;提供先进的二、三维地震解释功能系列、三维可视化体解释和配套的软件包,具有完备的二维、三维构造解释和三维可视化体解释能力。 GeoEast1.0系统研发背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1994年开展国际勘探业务以后,发展迅速。2003年,东方公司主营业务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3.07%,陆上地震勘探市场份额跃居第一位。东方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引起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重视。2002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宣布不再向东方公司出售OMEGA处理系统升级版;同年,法国CGG公司也宣布东方公司购买其软件不能处理海外资料。 要实现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就必须冲破外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封锁,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能够支撑大型数据处理中心与解释中心、进行大规模资料处理解释的一体化系统软件。2003年1月,集团公司批准东方公司立项开发GeoEast1.0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并将其列为重点项目。 GeoEast1.0和GeoEast2.0项目GeoEast1.0项目于2003年1月立项,是集团公司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国家计委专项开发投资1000万元,集团公司专项投资1.4亿元。同年4月项目启动。2004年12月,GeoEast1.0系统研发成功,申报20项专利技术、40项专有技术,其独有的“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更是国际首创,取得10个方面的创新与重大技术突破。 GeoEast1.0系统已在东方公司内部安装了22套,选择了东部、西部和国外的23个勘探难点、热点地区的23个处理解释项目作为应用试点。实践结果表明,GeoEast1.0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地震数据处理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任务。 GeoEast2.0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开发项目是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GeoEast1.0项目的延续,同时也是集团公司2006年重大科技项目之一。项目研发期限为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研发经费为5000万元。 GeoEast2.0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力争到2008年中期,用两年多时间在GeoEast1.0的基础上开发和集成多波多分量、海洋、VSP地震数据处理以及储层参数反演和预测等新的应用功能,并对系统平台及配套模块进行扩展和完善,形成新的GeoEast2.0软件版本。 GeoEast2.0系统在处理方面将能够较好满足陆上二、三维、海上OBC和拖缆、VSP、多波多分量等各类地震勘探数据的处理需求。解释方面在完善原有构造解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地震反演和属性分析功能,具备基本的储层预测能力。软件平台方面将开发新的通讯服务、升级3DV可视化平台、全面改善和提高PC-Cluster集群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他GeoEast2.0项目是GeoEast1.0项目的延续。GeoEast1.0系统是中国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大型软件的开山之作。它的开发经历了许多反复,许多挫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