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富邦农民专业合作社 |
释义 | 富邦专业合作社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烧烤大师在功成名就后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创新致富的故事在塞外高原广为流传,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富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生厚。 老赵的前世今生赵生厚,土生土长在山西省朔州市的掌柜窑村,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老赵的祖籍在西域,至于祖先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已经无从考证。老赵知道的是,祖上贩运丝绸和骆驼,沿着古丝绸之路,常年奔波于新疆和北京之间,最终像一片落叶扎根在了晋北的掌柜窑村。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从他那浓密的络塞胡子和深邃的眼神里看到他祖辈的基因。正是这样的基因,造就了赵生厚做人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做事一往直前的勇气。 掌柜窑,名不见经传,这是一个在5万分之一的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山村。至于这里为什么叫掌柜窑、当年的掌柜是谁?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查无史料。村民现在唯一公认的“掌柜”是富邦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赵生厚。他凭着自己一手高超的烤全牛、烤全羊手艺在外面闯出名气,现在又回村带动村民大搞种植养殖业、开发旅游业,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掌柜”。 老赵的化蝶蜕变从农民赵生厚,到享有盛名的赵大师,再到乡亲们推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赵掌柜,赵生厚经历了艰苦复杂而又精彩绝伦的化蝶蜕变。 公元1978年冬季,农民赵生厚背着打好的行李到县武装部报到,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是掌柜窑除了“走西口”之外最早走向外面世界的农民。 在部队里,赵生厚当了一名通讯兵,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里,他从一个普通战士做起,刻苦补习文化知识,认真钻研通讯技术,相继掌握了无线电修理、汽车驾驶、机械修理等技术,被部队培养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通讯基地维护技师。 1983年冬,赵生厚带着部队颁发的诸多荣誉复员回乡,被安排在当时还是平鲁县的技术监督局,吃起了让乡亲们羡慕眼热的“官饭”。 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大潮初起,人心思变,人心思富,到处传扬着“万元户”的神话。神话,以她美丽的诱惑力,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想象力,也拨动着赵生厚那颗不甘寂寞的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老赵毅然决然地辞去安逸的工作,下海经商,做起了生意。 起初,老赵在县城开了个小商店。因进货渠道不畅、商店位置偏僻无果而终。继而,他又跑到比较繁华的地段开了家饭店,生意开始有了起色。为了招揽顾客,打造饭店的品牌菜,这位从来没有吃过北京烤鸭的赵老板竟然异想天开地尝试起自己烤鸭来。这一烤不要紧,不仅烤“灰”了生意尚好的饭店,而且也把自己烤得焦头烂额,灰头土脸。说起来原因很简单:研制烤炉需要资金、进料进货需要资金、雇佣员工需要资金,烤出的烤鸭经常遭遇退菜没人吃,饭店不得不打烊关门。就这样,赵老板雄心勃勃书写的《创世纪》最后以失败告终,负债累累的他不得不告别父老乡亲,挥泪踏上“走西口”的路程,远赴内蒙古四子王旗打工。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一次失败的结局或许会成为另外一次成功的开端。这事儿,在赵生厚这里再次得到有力印证。 在四子王旗,老赵的工作是开车,专门给牧民们的牲畜拉水洒盐,待遇是管吃管住,月薪200元。 四子王旗,典型的塞外草原物候。在这里,夏天,草原虽然格外美丽,但是“小咬”满天飞,有的时候吃饭都得戴面纱;冬天,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人呼出的“哈气”都会在胡子眉毛上结霜。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老赵乐在其中。因为,在这里,老赵发现了他刻骨铭心的最爱,那就是蒙古族同胞的烤全羊。这个时候,只要有机会,老赵都会心甘情愿地给蒙古族同胞当下手,细心观察领会烤全羊从宰杀到上桌的每一个细节。两年下来,老赵他大大小小的活动宴庆参加了无数次,从蒙古族语言到蒙古族风情、从羊的骨骼结构到烧烤技术,各种细节全都做到了了如指掌,俨然成了一个“蒙古通”。 羽翼丰满的鸟儿总是要振翅高飞的。已经基本掌握了烧烤技术的赵生厚,这个时候产生了第二次创业的强烈欲望。他以家乡掌柜窑村为基地,象候鸟一样辗转奔波于石家庄、北京、呼和浩特、太原等大城市,先后在十多家酒店、饭店服务。其间,老赵用打工挣来的钱坚持深入研究烧烤技术,提升烧烤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烧烤系列,即:金皮烤鸭、烤全羊、烤全牛、烤全驼、牛头宴等100多个品种。辅料方面,赵生厚采用 38种原料配制出专用秘方调料,加上由藏药、蒙药、中药泡制出的腌料、涮料、蘸料,整席具有养颜美容、滋阴补肾的奇妙功效。至此,一个以“克里德木”为品牌的精品烧烤系列大宴赫然面市,成为餐饮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佳肴珍品。 市场对事不对人,身怀绝技的赵生厚成了餐饮市场上的一块香饽饽。这些年来,不仅有许多大酒店高薪聘请老赵去做餐饮主管,他还经常收到许多大型商业活动的邀请,主持大型烧烤表演,其中最大的一头牛重达519 公斤。10多年来,老赵先后应邀到芬兰、蒙古、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表演展示自己的烧烤技艺,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太原第三届国际面食节”以及“第四届‘汾酒杯’烹饪大赛”等大型活动,先后荣获“国家名厨”、“西部烤王”等荣誉称号。如今,在老赵的私房牛头宴上已是高朋满座,嘉宾欢聚。许多贵宾在盛赞他烧烤技艺的同时,无不感慨他历尽磨难、化蛹成蝶的感人故事。 老赵的家乡情愫如今已经50岁冒尖的赵生厚,尽管人生的脚步匆匆忙忙,但是,我们从他打拼的行踪可以看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在天涯海角奔忙,还是在邻家炕头上闲聊,家乡始终是他眷顾的港湾,掌柜窑是他永远的落脚点。他从这里走出,他还要回到这里报答自己至亲至爱的父老乡亲。 2008年开春,在外漂泊了20多年的赵生厚回到掌柜窑村。他投资30万元,在掌柜窑牵头成立了全乡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富邦专业合作社。他们的合作社主要从事猪、牛、羊的养殖和饲草的种植。在这方面,老赵带领乡亲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发挥当地畜牧优势,努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一个是利用长城、烽火台遗迹尝试发展乡村旅游业。 掌柜窑村地处塞外,无霜期短,气候条件恶劣,有民谣叹曰: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因此,当地传统的农作物主要是莜麦、荞麦、土豆和胡麻。 富邦专业合作社成立伊始,老赵就勇敢地向传统农业挑战。他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划出3亩地做示范,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起了樱桃萝卜、小西红柿、小黄瓜、甘南一号西瓜以及晋北大葱等经济作物。牛刀小试,当年就获得丰收。3亩地1万多元的收入,这在掌柜窑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让乡亲们看到了科技种田的力量。 烧烤大师赵生厚的专长是烧烤,而搞烧烤就离不开牛羊肉。赵生厚的智慧就在于他把自己的事业和乡亲们的致富挂钩,把偏僻的掌柜窑村和繁荣的市场直接联系起来。为此,老赵组织乡亲们重点开展养殖业,散养圈养一起上,什么赚钱养什么。目前,老赵他们的合作社共存栏绒山羊120多只、牛12头、骆驼5头、取蛋乌鸡500多只,每年的毛收入达到30多万元。掌柜窑村肥美的牧坡草场和丰富的畜牧资源不仅成为老赵源源不断的供货基地,而且成为掌柜窑村民稳定可靠的经济收入源泉。 掌柜窑村地处晋蒙交界处,古长城脚下,是一个自今仍然保持着原始边民生活方式的自然村落。当年,抗日先烈傅作义、李林、黄厚等曾在这一带作战,因而常有国内外游人来这里游览古长城、凭吊古战场。这一切,都被老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暗暗打起了旅游观光的主意。 2010年11月13日,一个以“生态农庄”为主题的旅游节在掌柜窑村热热闹闹地搞起来。这一天,全村人家杀牛宰羊,喜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赵生厚也穿戴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为来宾表演起烤全牛的拿手绝活儿来。这次活动虽然没有聘请专业策划人士来精心策划,但是来自长城内外、晋蒙两地络绎不绝的游客着实让掌柜窑村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仅提高了掌柜窑村和富邦专业合作社的名气,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掌柜窑村的农民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眉开眼笑的赵生厚逢人便说:“先预热预热,明年正儿八经地大干一场。” 赵生厚热爱家乡、回馈家乡的热情得到了朔州市、平鲁区以及阻虎乡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不仅在政策方面给予他支持,而且还投资400万元为掌柜窑村铺通了一条长达10公里的柏油路;市水利部门帮助老赵在承包责任田里投资修建了一座面积达2200平方米、可储水200立方米的集雨水窖,有效解决了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政府的这些支持让老赵感动不已,他常对客人说:有政府的支持,咱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老赵的夙愿理想在采访时,老赵告诉记者:做大烧烤事业,待条件成熟时冲击吉尼斯世界记录。在家乡发展旅游事业,建立一条以掌柜窑村为终点的常态化旅游线路。人们从心底祝愿他的事业早日成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