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付爱民民族艺术于人类学影像研究文集 |
释义 | 《付爱民民族艺术于人类学影像研究文集》内容简介: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当代艺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原生态艺术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建设、发展,其教学与科研成果也是支撑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新中国美术创作中曾经流行的“少数民族热”现象,对中国现代美术创作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投射到60年中国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中,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体系,是高等美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分支。 图书信息付爱民民族艺术于人类学影像研究文集 作 者: 付爱民 著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丛书名: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五十年学术文库 平装:322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 ISBN:7811087944, 9787811087949 条形码:9787811087949 商品尺寸: 20.6 x 14.6 x 1.4 cm 商品重量: 422 g ASIN:B00358JT4M 定价:¥26.00 内容简介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当代艺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原生态艺术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建设、发展,其教学与科研成果也是支撑国家整体文 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新中国美术创作中曾经流行的“少数民族热”现象,对中国现代美术创作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投射到60年中国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中,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体系,是高等美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分支。如何办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如何发展这一学科?仍然是摆在我们全体同仁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根植于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沃土,几代同仁奋进在民族美术教育的阵线上,不懈地耕耘。现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少数民族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民族地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将激发我们在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艺术实践中作出新的拓展和贡献。 编辑推荐《付爱民民族艺术于人类学影像研究文集》: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50年学术文库 作者简介付爱民,1972年生,锡伯族,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1985—1988年就读于北京一中,师从美术教育家金玉峰先生,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李魁正先生、毛水仙先生: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李魁正先生。少数民族主题绘画创作多次在全国大型展览中获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人类学影像等。 目录现代图像学引论 李魁正教授艺术专题访谈 滇西南少数民族色彩审美意识的生态文化背景 色彩民俗地理研究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佛教古代绘画凹凸法与中国画传统晕染技法的传承关系研究 古代少数民族画家胡壤及“北方草原画派”考略 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 佤族宗教造型艺术中的生态符号研究 澜沧县旅游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 图像——为历史定制形象的权者 视觉人类学的先行者 芒景布朗族村传统文化艺术现状调研报告 非凡的行走与最平凡的融合 看与被看 虚设的曼陀罗 付爱民民族艺术与人类学影像研究文集 从蓝志贵西藏珞巴族、僵人摄影谈早期少数民族影像的重要价值 沧源岩画出人葫芦图形与佤族《司岗里》神话的比较 诗意的古镇拟像 以庄学本早期探索为起点的少数民族影像志建设方法研究 后记我本是学绘画的,正式开始进行学术研究是从1997年在炎黄艺术馆展览部工作的时候,最初是在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李松涛老师的指导下为各个展览写序,也写过一些粗浅的评论文章。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研究一个问题远不只是写好一篇文章这样简单的事情。记得当时最重要的是开始着手研究与黄胄创作主题相关的北方草原民族绘画,首先是从胡壤开始的,1998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记著名画家黄胄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民族画报》1998年第4期)。 在民族艺术领域里,我主要研究滇西南几个典型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澜沧结缘是在1994年的春节前夕,我在杨丽卿(当时的同学,现在的妻子)的引领下刚踏人云南的土地就一直下到了乡镇——澜沧北部的小镇上允。除夕前的一个晚上,老舅带着我们舂糯米粑粑,阿婆慈祥的笑容和表妹小黎黎、表弟小木子在旁边顽皮嬉笑……那个场景帮助我直接把握住民族生活中审美的本质形态,这一直影响着我的抉择——后来我二十次下滇西南,都缘起于这个美好的回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