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傅荣
释义

傅 荣 原名傅秋明

性 别: 女 职 称: 教授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8-11-06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工作时间: 1976年8月

主讲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呈报研究、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学习经历: 1.1978年3月考入辽宁财经学院财政系,1982年本科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2.1985年9月考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9月研究生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76年8月中学毕业作为知青下乡务农;

2.1978年3月进入辽宁财经学院进行大学本科学习;

3.1982年1月留校任教至今。

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国家级和《财会通讯》、《辽宁会计》、《财会研究》等省级专业期刊上独立、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影响合并净收益的因素分析” (《财务与会计》2005、7);

(2)“合并会计报表中关联交易差价的抵消” (《财务与会计》2005、4);

(3)“公司债券推定损益的确认” (《财务与会计》2001、10);

(4)“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探讨” (《财务与会计》1998、5);

(5)“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几个问题” (《财务与会计》1998、11);

(6)“未实现损益探析” (《财务与会计》1996、2);

(7)“财务状况表动表编制难点剖析” (《财务与会计》1994、9);

(8)“企业集团少数股权的确认” (《辽宁财税》1997、3);

(9)“企业集团所得税会计的几个问题”(《辽宁财税》1999、1);

(10)“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报告” (《财会研究》1997、12);

(11)“论非货币性交易的资产计价和损益确定”(《财会研究》2000、4);

(12)“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理性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1)等。

(13)合并理念与少数股权计量约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

2.出版专著、教材:主编、共同主编、参编的专著、教材及有关工具书20余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企业集团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4月第1版;

(2)企业重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3)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4)实用出纳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5)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6)译著《财务会计(第九版)》[原著:(美)查尔斯 T.霍恩格伦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主持、参与课题:

(1)主持(已结项)的课题:《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研究》(辽宁省会计学会科研课题2001);

(2)参与(已结项)的课题:《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研究》(财政部1999重点会计科研课题)。

获得荣誉: 多次荣获省、市、学校、学院各级教学、科研奖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1.荣获1995年度东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荣获1999年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教学观摩大奖赛二等奖;

3.2002年、2005年、2006年在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恩师”评选活动中,三度当选“最有影响力的恩师”。

傅荣: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系主任

“傅荣老师不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因为在他身上,我们找到的永远是谦虚、祥和的气质,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大四的一位学长是这样给傅荣老师下定义的。

“传奇”的求学经历

傅荣老师的求学经历在系里是被如同传奇故事般传诵的。

出生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使傅荣老师不得不在76年高中毕业以后下农村劳动了半年,然后又作为一名机械工在油田工作了两年。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求学理想。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他考取了四川外语学院法语系,8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选择留在母校任教。88年,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被派往巴黎政治学院进修一年,主修当代政治。在法一年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让他深深地认识到,缺乏对法国文化的了解与熟悉,是无法在外语教学工作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的,只能停滞不前。于是在95年,他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怀着坚定的目标,踏上了6年艰苦的自我完善、自强奋斗的历程。他首先来到了图鲁兹第一大学,对法律有着浓厚兴趣的他选择了学习欧盟法,并在一年后顺利完成了硕士答辩;接着,他回到阔别了的巴黎,分别在巴黎第一大学和第三大学就读欧盟法和外语教学研究,并同样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及后来的博士学位。看似平坦的道路其实布满荆棘,没有人知道光辉荣耀的背后那洒下的辛勤汗水。2000年,傅荣老师完成了所有在法国的学业,回到了中国。怀着对教学的一颗深爱的心,他来到了北京,并留在了法语系任教,至今已走过了三个春秋。

法国印象:宽容、平等和对人性的尊重

“法国给我的印象是美。第一次或许感觉不出来,如同一杯香茗,开始时也许是平淡无奇的,但却是越品越醇,越品越有味道。因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文化底蕴是如此地深厚,它深入到每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傅荣老师如此描述着他对法国的感受。

6年的留学生活是以使他融入法国的日常生活中,深深浸润在法兰西民族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海洋里。“传统的基督教文化牢牢地根植于法国社会中,与人为善的精神深入到每个法国人的心中。人与人之间没有戒备的感觉,有的只是宽容与和善。”他还特别提到了在法国的课堂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交流的,没有权威,任何的观点都可以反驳,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正是这样宽容的态度、平等的思想使学术的发展有了更自由广阔的天空。他又提到了艾菲尔铁塔前的战神广场,青葱的绿草坪充满着盎然生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令人惊奇的是,草坪的周围没有刺人的围栏,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标志。若有人偶尔不小心踏足于内,只听到一声清亮的哨音,转身回头,或许还能看到和善的微笑,没有恶狠狠的骂声,也没有无情的罚款单。整个社会中洋溢着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宽容、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随着对法国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傅荣老师对法语语言的感受也更深了。他认为现今的文化可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个层次,前者是我们常说的艺术、历史等高雅文化,而后者则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这才是活生生的,充满朝气的。“因此,不论是教授外语的老师,还是学习外语的学生,都应对这种外来文化有着特殊的敏感。”傅荣老师这样提议道。他还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来描述中法文化的差异:法国人常常是直接说结果,然后再说原因的,所以parce que常置于主句之后,而这恰与中国人的习惯相反,于是中国学生总容易弄错parce que的位置。

留学生涯:充满艰辛与诱惑

“自费留学的生活充满的不是浪漫与异国情调,而是艰辛与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 傅荣老师特别强调。在法国读大学,平时的学业是很重的,若没有得到奖学金而靠打工来生活,那将会是异常地艰苦。平时只能打半日工,只有到了假日才能打全日工。第一次留学法国的时候,傅荣老师便在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里当了两个半月的服务生,每天近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第一个月是新奇的,因为可以多接触日常人的生活,也可以学学菜谱的翻译,但第二个月开始便是枯燥和单调,每天重复着家─—地铁─—餐馆三点一线的生活。辛苦,而且学不到什么东西。”傅荣老师是这样总结他的这段打工生涯。随着在法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也从事过导游、翻译等较轻松、收入也较好的工作,但是他又一再强调说道:“当你面对这些工作机会的时候,无疑是面对着极大的物质诱惑,因为它会占去你大部分的时间,那么你的学业呢?因此,必须怀有明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制这些物质上的诱惑,顺利地完成学业。”

外语是一门工具,但不单纯是工具

这句话从充分了解法国文化深厚底蕴的傅荣老师口中说出,仿佛是更为可信的。他强调说,外语是提高人综合素质的桥梁,它是一扇联系人们与外部世界的窗户。学习语言,不要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要学习语言背后的东西。学习整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与精神,是对个人人生的一种充实。但是这必须是以学好语言为基础的。关于专业对口的问题,傅荣老师是这样理解的,只要从事的是语言文化、对外交流等工作,也算是比较对口的,不应狭义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再者,学外语的人是比较有优势的,先学语言,再学别的专业,就少了语言理解的障碍了。

爱情观:理解信任,相知相守

当谈到家庭生活时,傅荣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着支持他、理解他的妻子,还有一个上高中的聪慧伶俐的女儿,这样温馨的家庭生活,虽然平凡,却是那样的让人羡慕。

不同于法国人爱情至上、没有爱情决不勉强的浓烈如酒的爱情观,傅荣老师则显得更为传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适应对方,不愿因自己而改变对方。似乎平淡如水,却是那样的实实在在,一如他那认真严谨的性格。

一个小时的采访快得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短短的采访手记不能展现傅荣老师的全部,但或许能给大家一个粗略的印象吧。淡淡的铅笔素描,只能勾勒出傅荣老师的大致轮廓,剩下的色彩,就请大家在漫长细致的观察中,一笔一划地去添加。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图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