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傅乃彬
释义

傅乃彬;(1912~2001)又名傅翁,别字蔚吾,生于阳江市江城区北门街一个贫苦家庭。

阳江漆艺名师傅乃彬

傅乃彬之父傅次琼在阳江市江城区太傅路会德京果店当雇工,其长兄傅乃桐为阳江市江城区广泰成皮箱店掌柜。傅先生在阳江县立高等小学念书时,就喜爱绘画,尤受其长兄影响对漆器工艺甚为偏爱。1924年,其长兄介绍他到阳阳江市江城区广泰成漆器皮箱店的分店——广州和泰成皮箱店做勤杂工和漆器零什活。1926年他返回阳江市江城区广泰成皮箱店学画漆花。广泰成老板郑文光,他见傅乃彬画工已达到广州漆器师傅的艺术水平,就由他取而代之。傅乃彬在广泰成画了10年漆花,后在“新生活”、“南光”等10余家皮箱店绘漆花。1956年1月,阳江县漆器工艺生产合作社成立,他进入改社。1958年夏,该社转为地方国营阳江县漆器工艺厂。1958年冬,他被选派赴北京观摩全国漆器工艺产品展览。翌年,到福州参加全国漆器工艺研讨会,还随省工艺美术参观团到长沙、武汉、扬州、北京、杭州等地参观取经。

196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厂、工业系统和县的先进生产者,并长期担任厂设计组组长等职务。他是阳江县第二、三届政协委员。1962年第4期的《广东画报》上报道他热心指导青年工人的事迹,并刊登他设计的漆器工艺产品照片。

1962年夏天,在一次全县工交系统表彰先进活动中,他与“季芙小刀”创始人梁季芙以阳江著名老艺人资格,坐在木椅上被扛着巡游全城,以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

傅乃彬擅长花鸟漆画,早期运用传统表现手法,使用金、银颜料,以自创为主,后来增加使用蛋壳、镙钿镶嵌等工艺手段,并借鉴福建的变涂漆器工艺。1944年创作的斗方漆画《春夏秋冬》,深受著名漆画家蔡克振教授赞赏。

傅乃彬是解放后最早制作脱胎漆器的人,他以这种工艺主持制作的一系列作品被海内外收藏。1964年,为祝贺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75岁寿辰,他领衔精心制作的一幅名为《旭日苍松》的彩色石雕(100×60公分)转赠给胡志明主席。

七十年代初,傅乃彬带动技术骨干开展技术革新,除生产传统产品漆皮箱、漆皮枕、漆盒,还生产屏风、酒茶具、花瓶、漆画及艺术陈设品等。据统计,到八十年代初已有800多个品种。他倡导引进了石浮雕工艺品种;采用平板粘贴石浮雕工艺,改变了汕头、浙江青田等地采用的先阴刻木板后再镶嵌石浮雕的工艺流程,工艺简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独创的瓷漆结合工艺流程,给漆器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傅乃彬有6个子女,他们都长期从事漆器工艺工作,可谓漆器之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词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