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釜山国际电影节 |
释义 | 釜山国际电影节(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96年,是大韩民国最大型,亦是亚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电影节,受到釜山市政府、电影界、企业界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每年9月至10月间在大韩民国第二大的港口城市釜山举行,主会场是釜山市南浦洞PIFF广场。从第9届开始,主要场地从南浦洞改到海云台,但PIFF广场仍然有各种摊位及电视台的表演。2011年10月7日,蒋雯丽出任釜山电影节评委,称好作品不用太多争议。 信息简介釜山国际电影节1996年首次举办,目的是促进韩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并提供一个发掘亚洲电影人才的平台。 电影节得到韩国政府、釜山市政府、韩国电影界、企业界等的支持及赞助。筹办经费三分一由釜山市政府资助,三分之一由主办单位向社会集资,另三分之一则由票房收入支持。 由于获得政府大力支持,釜山国际电影节举办短短几年已迅速崛起,目前规模仅次于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成为亚洲第2大国际影展。 电影节唯一的竞赛单元设“新浪潮奖”(New Current Awards)。 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影盛会之一,釜山国际电影节为韩国电影在亚洲和世界树立了重要位置,对亚洲电影的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奖项设立新浪潮奖新浪潮奖(NewCurrentsAward) 作为釜山国际电影节唯一的影片竞赛单元,主要是在亚洲新人导演的作品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意在鼓励和挖掘亚洲有才能的新人导演。由著名电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选定新浪潮奖,并给予获奖导演3万美元的奖金。 Sonje奖Sonje奖(SonjeAward) 是从被WideAngle单元邀请的韩国短篇电影中选出最佳作品,为获奖导演提供2千万韩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来资助导演拍摄下一部作品。 Woonpa奖Woonpa奖(WoonpaAward) 是从被WideAngle单元邀请的韩国记录片中选出最佳作品,为获奖导演提供2千万韩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来资助导演拍摄下一部作品。 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NetpacAward)是从“韩国电影全景”和“新浪潮”单元中选出最优秀的韩国电影授予的奖项。1990年设立的亚洲电影振兴机构主要以扩大亚洲电影的发行和上映为目标,立足让世界更加了解亚洲电影的成长。 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 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FipresciAward)是评选出包括“新浪潮”单元在内的亚洲新人导演的最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需要具备作品性、进取性、艺术性。 KNN电影奖KNN电影奖(KNNAward)是釜山广播文化财团以“新浪潮”单元的作品为评选对象,为观众好评最高的作品授予的奖项,获奖者将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 韩国电影功劳奖韩国电影功劳奖(KoreanCinemaAward)是对韩国电影有世界性大众化的深刻认识,为韩国电影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颁发的奖项。 灵山基金灵山基金(YoungsanFund)是为了发展独立长篇记录片制作设立的奖项,它引用的是事先制作支援制度,授予的基金是1千万韩元,这种模式为独立长篇记录片制作带来了活力。 AND基金支援计划(AsianNetworkofDocumentary,AND) 为了亚洲电影的振兴,釜山国际电影节准备的基金,选出最优秀的记录片来授予该基金。 历年获奖情况(1996--2006) 2006年10月12日 - 10月20日(来自63个国家的245部电影) 新浪潮奖:《槟榔》、《爱情征服一切》 2005年10月6日 - 10月14日(来自73个国家的307部电影) 新浪潮奖:《芒种》 2004年10月7日 - 10月15日 (来自63个国家的262部电影) 新浪潮奖:《女人贞慧》 2003年10月2日 - 10月10日(来自61个国家的243部电影) 新浪潮奖:《不见》、《小雪花》(Danehaye rize barf) 2002年11月14日 - 11月23日(来自57个国家的226部电影) 新浪潮奖:《妒忌就是我的力量》、Tiladaanam 2001年11月9日 - 11月17日(来自60个国家201部电影) 新浪潮奖:《花之岛》 2000年10月6日 - 10月14日(来自55个国家的207部电影) 新浪潮奖:《女人三部曲》 1999年10月14日 - 10月23日( 来自40个国家的211部电影) 新浪潮奖:《不老的旋律》(Timeless Melody) 1998年9月24日 - 10月1日(来自41个国家的211部电影) 新浪潮奖:《小武》 1997年10月10日 - 10月18日(来自34个国家的166部电影) 新浪潮奖:《仙人掌旅馆》 1996年9月13日 - 9月21日(来自31个国家的173部电影) 新浪潮奖:《巫山云雨》 历届海报赏析 看到这张海报的第一感觉是一眼青蓝的海水,最远处是淡淡的蓝,近处的是笔墨也较为浓重的青,有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寓意。而蜿蜒至海底的胶片则说明这是一片属于电影的海洋。 这幅海报像一幅淡雅的水彩画。第一眼的感觉是一个窗口,窗外是浓浓的深秋景象,窗子两旁的树都是黄色的秋的味道,而延伸而去的那一条路也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有种让人深思的意境。 PPP计划,即专门针对青年导演的Pusan Promotion Plan资助计划开始于第三届釜山电影节,所以这一届的海报以蓝色的又有点五彩缤纷的海洋作为主打色调。蓝色的海象征的是电影的世界,那些黄的、红的、紫的彩色其实代表的是在电影世界里拼搏的电影人。 这是一幅充满了怀旧色彩的海报。初看这张海报,像一本已经颇有历史的书,翻开,泛黄的页面上,一半是黑色的屏幕,告诉我们,电影便是从这里开始;另一半是无数的镜头和转动的胶片,它们在努力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努力争取在大黑幕上播放的机会。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仍旧以海作为主题,只不过这一次的海是暗夜里的深海,看是宁静实际暗藏玄机。有可能是扬名的机会,也有可能是无法察觉的暗礁。但这幅海报的亮点不是海而是努力撑浆而行的电影人们。只有不怕死的精神,亚洲电影才会有亮点,才会有希望。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初看似一幅中国的水墨画,浓墨淡彩。但是细看之下才发现,那几笔黑墨其实是一个镜头,对着生活,对着你我,这便成就了电影。再一看,那几笔黑墨又成了一双眼睛,观察世界,观察生活,这就是电影人的眼睛。 这幅海报用大片的浓重的深蓝色来冲击人们的眼球,给人一种很沉重的视觉感受。那一条条直插入城市的深蓝色色块,像是对电影的磨难和重压;在蓝色镇压下的彩色色块是那些勇敢追求的电影人,他们奋力冲出重围,展现自己的才能。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展现了几个锯齿形的白色或白偏灰色的色块,占据了篇幅的近三分之二。咋看之下,其实就像一个屏障,一个隔绝电影和观众的屏障,现在,屏障被打破了,透过那些缺口,我们可以看见:电影的世界像一个大大的森林,深不可测,有着很多很丰富的内容。 第一眼看到这幅海报的感觉是在一片雪地里凿开的一小圈冰洞,里面的湖水湛蓝,有很多水里的生物争着要探出头来看看这外面的世界,呼吸新鲜的空气。这好比在电影世界里困顿的电影人,有些盲目,有些挣扎,但是如果可以给他们一个出口,或许就可以释放他们的惊人能量。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有着浓郁的韩国民俗的味道,那些穿着韩服的妇女们吹起了号角,弹起了琴,捧着象征长命百岁、福禄双全的仙鹤,来迎接他们的客人。而背景大片的红色则象征了韩国人民的热情,她们正带着她们最诚挚的热情,欢迎来参加电影节的所有客人们。 今年电影节的海报飘起了中国风,似一幅带着很浓的中国味道的水墨画。其实这是两把撑开的扇子,一把小的足够古雅,一把大的极具风情。大扇子上的几笔看似随意的勾勒,浓淡相宜,轻重两分,似乎寓意着这将是一届更追求艺术感觉、更追求生命活力的聚会,一场盛大的聚会。 历届概况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2010年10月6日韩国当地时间今晚(6日)7点,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将在韩国的第二大港口城市釜山拉开帷幕。在韩国釜山电影街,釜山国际电影节嘉宾在电影节前夜庆典活动上展示演员手印。今年的釜山电影节共邀请到67个国家和地区的308部电影参展。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被选为开幕式影片。 由韩国著名演员韩智慧和郑俊浩主持,闭幕式则由被称为韩国国民演员的安胜基和姜秀妍来主持。 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选中了中国导演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闭幕式影片则选中了韩国导演张俊幻的短片电影集《山茶花》。今年釜山电影节的海报早在2010年02月23日首次公开,该海报由釜山电影节美术监督,韩国京成大学崔顺台根据韩国著名韩服设计师,韩国东西大学教授李英爱使用棉,Jean等衣料制作的《到故事中去》为原型设计而成。 第1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2009年已是第1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但“亚洲电影市场” 首次启动于2006年。“亚洲电影市场”虽以亚洲为名,但 面向全球投资者、制作人和片商。电影市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釜山电影推广计划”,它既是成片交易市场,也充当处于构思阶段的项目寻找合作者与投资方的平台;二是“釜山电影产业博览会”,以摄像编辑技术以及摄像制作器材的交易为主。 今年的“亚洲电影市场”设有45个展位,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9家企业参与,其中包括韩国的希杰娱乐和Showbox影业公司和香港星空传媒集团等有影响力的娱乐企业。 10月16日晚,第1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落幕,主竞赛最高奖——新浪潮大奖由伊拉克导演Shawkat A. Korki(《踢走》)与韩国导演苏相民(《我在困境中》)平分,而第一次做导演的中国演员蒋雯丽则获得了KNN观众奖。简短的闭幕式红毯上,韩国本土明星甚少露面,就连当地媒体都寥寥无几,反倒中国影星李冰冰、高圆圆与蒋雯丽的前后亮相掀起了不小的高潮。面临窘况 明星少影片生 电影节本土遇冷 在近几年的釜山电影节,始终被中国的媒体以“惨淡”“冷清”这 样的字眼来形容。这也难怪,从普通网 民对于电影节的惯性理解上来讲,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除了能够集结众多优秀的国际作品参赛之外,自然也不能缺少国际国内众大牌明星的走马观花。然而,在这一周内,除了木村拓哉、李秉宪与乔什哈内特领衔的《我从雨中来》引起大量少女粉丝的疯狂围观外,釜山电影节便再没出现所谓国际影星的身影,甚至连本土的明星都甚少露面。 而从近年获奖的名单来看,新导演、非著名导演的作品占去大多数,被大众熟识的作品甚少,就连本土的电影都很难名列其中,使得强调学术性和艺术价值的釜山电影节,没有得到韩国当地民众的支持。 中国网民零关注 釜山电影节在中国的关注度同样并不乐观,在作为衡量互联网热门话题重要凭据的百度贴吧,釜山电影节的吧居然只有一个帖子(截止到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7日10点)。 不过由于中国电影的积极参与,使得本届釜山电影节还是得到中国主流媒体的持续报道。《成都我爱你》剧组的高调亮相,电影《风声》压轴闭幕式、蒋雯丽的处女作品《我们天上见》赢得KNN观众票选大奖,都成为釜山电影节上不小的亮点。表演嘉宾 少女时代、李孝利、热力兄弟、bigbang明星等。 获奖名单 新浪潮大奖:《开球》(Kick off)(伊拉克,导演:Sha wkat Amin KORKI) 《我陷 入了困境》(韩国,导演:苏尚民) 选才奖:《无法到达的地方》(韩国) 《rare fish》(印尼) PIFF mecenat奖:《大地的女人》(韩国) 《另一首歌》(印度) 国际影评家协会奖:《开球》(Kick off)(伊拉克,导演:Shawkat Amin KORKI) 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韩国《坡州》(导演:朴赞玉) KNN观众票选大奖:中国《我们天上见》(导演:蒋雯丽) 蒋雯丽出任评委2011年10月7日,第1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评委、中国演员蒋雯丽在韩国釜山出席新闻发布会。第16届釜山电影节自6日开幕以来已有三天的时间,除了开幕式的红毯让人大饱眼福之外,入围釜山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新浪潮奖”的影片也备受关注。作为本届电影节评委的蒋雯丽,在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电影的看法,称好的作品不用太多争议。 此次入围“新浪潮奖”的影片共有13部,其中包含三部华语电影,分别是《星空》《回缅甸》和《空山轶》。由小演员徐娇主演的《星空》曾在电影节前夕就颇受媒体关注,对于该片是否有望获奖,蒋雯丽说现在还没有看到片子,也希望大家不要执着于结果,能入围这一单元就已经是好作品了。同时蒋雯丽也不忘分享自己的心得,“好的作品不用太多争议,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