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弗雷德里克·波尔
释义

弗雷德里克·波尔(1919——)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编辑。作为科幻使者,他出访过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 波尔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他11岁时便与科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学时,他参加了根斯巴克的《惊奇故事》杂志所组织的科幻迷团体。到1939年第一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曼哈顿召开,他已经有资格以嘉宾的身份出席了。

生平

弗莱德里克,波尔(Frederick Pohl,1919-)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推销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主要靠自学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服役,到过意大利。在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九十年内主要当科幻杂志编辑,以后当过文学代理人和自由撰稿的专业作家,从一九六一年起又回到科幻杂志和出版社当料幻小说编辑,因编辑工作上的优异成绩在一九六六至一九六八连续三年获“国际科幻成就奖”,从一九七四年起担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波尔单独写的科幻小说很少,大部分作品都与著名科幻小说家如阿西莫夫、考恩布鲁斯、约翰·威廉森等合作,共出版长篇小说二十余部,短篇小说集三部。他自称使他引以为荣的作品是《百万日》(1971)这类短篇小说和《沃尔夫班》(1959)这类长篇小说。波尔曾在美国和西欧的二百多所大学里讲过学,七十年代又在“文化交流”的名义下到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讲学。他的作品经常在电视中播映,迄今已摄制成四百多个电视节民很受西方世界观众的欢迎。

波尔的“警告文学”

波尔把他自己的科幻小说称作“警告文学”,说提醒人们注意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长远后果虽然已成为老生常谈,但他仍要敲响警钟。他还说,他一直对探索人类可能有的各种各样前途感到兴趣,因此他所写小说的主题不赶时髦,但往往带有一定的预见性。美国文艺评论家弗莱德里克·鲍厄斯说:“在波尔手中,科幻小说是用来保卫人类和人性的武器。作为社会批评家,他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的故事也写得引人入胜,是第一流小说家。”

主要作品

波尔19岁就担任了科幻小说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欧洲战场服役,退伍后成为一些年轻作家的代理人。50年代——60年代,他担任《银河》和《如果》两家科幻杂志的主编,对60年代美国科幻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为此连续三年荣获国际科幻成就奖。

波尔早期创作成就主要是讽刺性的短篇小说。他的长篇大多与别人合作,如《宇宙商人》(1952年)和《海底舰队》(1955年)等。70年代,他结束了自己的编辑生活,潜心创作。1976年,他的《超标准人》赢得雨果奖;1977年、1978年,他的《门口》分别夺得坎贝尔奖、雨果奖和星云奖。这些成就,使他跻身著名科幻作家的前列。

重要作品还有《在蓝色事件的地平线外》(1980年)、《希奇编年史》(1987年)和《太空站之行》(1990年,短篇集)等等。

弗雷德里克·波尔涉足了一个人在科幻小说世界中所能达到的一切领域:他首先是科幻小说迷(他所创建的未来主义者组织现在被人们像寓言一样所传颂)、出版社和杂志社编辑、代理人,还有最重要的是——科幻作家。作为20世纪50年代《星河》杂志的编辑,他为科幻小说创作基调的确立做出了贡献——包括他本人值得记念的主要作品,例如《太空商人》(与西里尔·科恩布鲁思合著)。

他还撰写了《未来的模式》,一本有关他本人在科幻小说领域头45年的回忆录。弗雷德里克·波尔于1919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现定居伊利诺斯州芝加哥近郊的帕拉坦。

著作《海底舰队》简介

本书想象了人类征服地震的故事。

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各种各样的发明,现在,人类已征服了海底,在黑暗的海里,用巨大的圆拱形星顶围起来的海底城市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建设。海底城市的拱形屋顶,每一部分都用一种叫理想物质的特殊金属薄膜履盖,承受着可怕的海水压力而确保海底城市安全。但是,黑色的死神随时何机寻找每一个可乘之机。如果有谁按错了安全装置的旋钮,按错了阀门开关,那么,死神就会立刻冲破理想物质薄膜侵袭进来,于是,海底城市的市民被压成肉酱。

日本地震学家科兹博士,研究了防止地震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工地震。积蓄在地底深处的地震能量假如在可以预见大地震征兆之时,在爆发地震之前,搞几次破坏力较小的人工地震,就可以把危险的地震能量散发出去的人工地震理论和技术。

在海底城市面临大地震时,科兹博士在地底用五次氢弹爆炸,成功地化解了海底城市的覆灭。这项理论和技术首先证明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其次证明了地震可以由人类操纵和抑制。现在,地震对陆地和城市已经投有威胁,大地震悲剧也不会再发生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