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弗拉基米尔·维阿杜 |
释义 | 百科名片弗拉基米尔·维阿杜 1949年生于前苏联。1973年,美苏冷战期间,维阿杜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夺得世界顶级钢琴大赛——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苏联人。1975年,在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挥家、交响乐团连续合作近百场后,消失在国际乐坛长达13年之久。1988年,重返国际乐坛。现居美国。 维阿杜先生是维阿杜国际基金会主席,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委员。 人物简介俄罗斯钢琴学派涅高兹嫡传1949年生于前苏联,今乌克兰境内。从14岁由乌克兰到莫斯科时起,维阿杜便师从俄罗斯钢琴学派涅高兹教育法权威莱夫·纽莫夫,并一直住在其家中。他与同为涅高兹传人的一代名家李赫特、吉列尔斯亦师亦友,私交甚好。早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维阿杜就已经成为了莫斯科交响乐团的签约独奏家,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纽莫夫的助教,继承和发展了涅高兹教育法,被纽莫夫称为:“我最好的学生!” 连夺钢琴大奖,年少成名1971年,天赋异秉的维阿杜用琴声征服了巴黎,夺得法国著名的玛格里特·隆国际钢琴比赛最高奖。1973年,维阿杜夺得世界顶级国际钢琴大赛——美国范·克莱本(Van Cliburn)国际钢琴比赛金奖,被称为“站在音乐之巅的人”。 作为美苏冷战期间,第一个获得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苏联人,维阿杜立即成为了前苏联的国家英雄。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苏联媒体、民众,以及领导人所关心的话题。 从24岁开始,维阿杜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厅与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大师、交响乐团合作,一连举行了七十多场音乐会。他在卡耐基大厅、肯尼迪中心、维多利亚艺术中心、柏林国家音乐厅、圣彼德堡爱乐大厅、林肯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等世界著名音乐厅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了全世界的古典音乐迷。 “无理由”消失在国际乐坛13年音乐是可以超越政治和一切偏见的。作为前苏联国宝级钢琴家,维阿杜也被美国人当成了“自己人”。他的真诚,热情,幽默,使他结交了众多艺术家,以及美国社会的政经高层。可是,正当意气风发的维阿杜忙于一场接着一场的演出时,他的出国签证却被“无理由”取消,国际演出被迫终止,从此被限制在原苏联国内长达13年。 突如其来的重击没有打倒维阿杜,反而让他获得了绝大多数钢琴家没有的人生阅历。13年后,他的音乐在广度上大大提升,单是《钢琴协奏曲》就达到了37首,同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重返国际乐坛13年间,维阿杜最忠实的朋友——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以及美国范·克莱本基金会一直在为他重获自由不懈努力着。 1988年,前苏联政策转变,维阿杜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国际演出自由的艺术家。不过,条件之一是他全部收入的80%归当时的苏联政府所有。当维阿杜再次踏上美国土地时候,立即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接见。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在内的众多媒体用大标题宣告:维阿杜回来了! 流淌着中国血液的国际大师维阿杜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透露,他有一部分蒙古族的血统,每当他来到中国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他对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认同感。他虽然在2004年9月才首次访华,但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十分惊人,读过的古书甚至超过了很多中国的大学生。他在给华人学生授课时,常常引用李白、白居易的诗,司马迁的《史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经典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在维阿杜第一次访华时曾评价说,能够与维阿杜面对面,是令人终身难忘的。 维阿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相信世界古典乐的希望在东方。他很欣赏中国学生,因为他们总是非常刻苦。过去,他收取的中国学生大多是来自台湾的,不过,他在大陆总能发现很有天赋的学生,他愿意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经验传授给他们。 弗拉基米尔·维阿杜国际基金会为推动钢琴艺术在全球的发展,大师在美国设立“弗拉基米尔·维阿杜国际基金会”,并举办维阿杜国际钢琴大赛,旨在全世界发现年轻音乐人才,提供经济资助,帮助世界各国的年轻人获得最好的古典音乐教育。 2011年10月维阿杜应邀成为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评委。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