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福裕 |
释义 | 简介福裕,号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张。九岁入学,理解力极强,乡里人称他为“圣小儿”。出家后拜休林为师。元世祖慕其名德,命他住持少林寺。元宪宗时授他都僧省之符,命他总领天下僧众。他率众修复了嵩山一带因战乱毁坏的寺院,常被后人尊为少林寺中兴之祖。他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圆寂。元皇庆元年(1312年)被追封为大司空、是府仪同三司并晋国公。 福裕的影响身前影响福裕,字好问,号雪庭,太原府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俗姓张氏。福裕自幼聪明伶俐,九岁(1211年)入学,一天能识一千个字,乡里称为“圣小儿”。福裕幼年双亲去世,孤苦无依。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和尚,劝他学佛,并且说:“能诵《法华经》就足够了。”他回答说:“佛法只是读《法华经》吗?”老和尚被问住了,觉得他心胸很大,便领他到了仙岩寺,拜休林老和尚为师,说:“此小儿是个龙象种子,可成大器。” 这休林老和尚是太原府一带的名僧,也是耶律楚材所崇信的人。耶律楚材在一首给休林老人的诗中写道:“世上原无真是非,丛林禅客自多疑。此诗寄回并州去,笑倒休林老古锥。” 1223年,二十一岁的福裕祝发受具,成为比丘。他和双溪广公一起侍奉休林老人七年,学有所成,乃赴燕京,投万松学禅法,计十年之久(1231~1241年)。福裕禅业进步很快,名声也大了,跟他学习的人日益增多。 福裕出世,创建平生之中第一座寺院裕华禅寺,裕华禅寺现河北省邢台县会宁镇西沙窝村境内,首住奉福寺(该寺在北京西直门外,明宣德十年即1435年改为广恩寺)。乙巳岁(1245年),忽必烈命福裕往少林寺建资戒大会,又命他在故里文水县建报恩寺,并赐以田地及财物。戊申年(1248年),定宗皇帝又下诏,命福裕住持哈喇和林的太平兴国禅寺。次年(1249年),福裕受万松老人之托,住持少林寺,时约六年之久。 福裕至少林寺后,大力经营,兴扑起废,训徒说法,将少林寺恢复到金代的规模。他还重整少林寺的下院永庆寺,恢复白马寺,因缘会合,倾动一时。 癸丑年(1253年)冬,宪宗皇帝在开平的帐殿里召见了福裕,奏对称旨,俾总领释教,授以都僧省之符。 这开平府位于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的“昭乃门苏木”(蒙古语“一百零八庙”的意思),南临闪电河(滦河上游),今故址犹存。当时,这里是蒙古皇帝的一个“行宫”,叫察罕脑儿(汉语“白海子”),是一块森林密布、水草丰美的地方。所谓“行宫”也不过是“毳车毡帐”而已。1256年至1258年,僧人子聪(后来还俗,即刘秉忠)奉命构建城廓,以后逐渐繁荣起来,1264年改称“上都”。元世祖末年,约有十万人家。寺院有海宝寺、乾元寺、华严寺等等。元诗中称赞上都云:“云表铜盘挹露华,高城凉冷咽清笳。弓刀月夜三千骑,灯火秋风十万家。”马可·波罗也曾到此游历。 乙卯岁(1255年),宪宗宣命福裕至燕京,为延庆禅寺开山第一代住持。此后,福裕和国师、克什米尔人那摩发动了戊午佛道大辩论,恢复佛寺二百三十七所。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中统元年,即1260年),赐福裕以“光宗正法大禅师”之号,命他住持大万寿寺。该寺创自辽世宗天禄初年(947年),金代皇统初年赐名“大万寿寺”(1141年)。青州希介大师曾两次住持此寺;万松老人也在这里做过住持,所以曹洞宗僧人也称大万寿寺为“祖席”。福裕住持时,得都南柳林良田二百余顷,开辟玉泉北墅观音别院,又修建药室、浴宇、商店,广开财源。他还以大万寿寺为主寺,在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分设“五少林”,形成一个网络,所谓“款龙廷而振举宗风,敞五林而宏闸家教”(王恽《(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序》)。这“五少林”大概指的址和林太平兴国寺、蓟县北少林寺、太原报恩寺(在文水县)、洛阳嵩山少林寺及长安某寺。 福裕住持大万寿寺十四年(1260~1274年),后因年老,倦于接纳,归栖嵩山少林寺。1275年,微疾而终,俗寿七十三,僧腊五十二。得嗣法小师三十人,度门弟子千余指,从他受戒者不计其数。据说,1271年京师的一次全国性释子集会上,福裕的弟子几乎占了三分之一,门庭的繁荣,由此可见。 福裕通群书,善翰墨,普说几十万言,播在丛林。他的代表作是《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可惜今已无存。该语录是他的弟子慧山(1243~1308)请王恽作序(1294年),由另一位弟子慧庆(?~1324年)于1311年刊梓公布的。 去世后的影响福裕去世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春,由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陈颢奏请皇帝,封赠福裕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并追封“晋国公”,又命文臣为之立碑。今碑存少林寺,由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程钜夫奉敕撰文,由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赵孟烦奉敕书丹,由嘉议大夫、礼部尚书郭贯奉敕篆额。身后的荣庞,可谓登峰造极。 福裕的灵塔,在少林寺塔林的中心位置,塔额是“宣授都僧省、少林长老、特赐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塔”,由“宣授江淮都总摄、扶宗宏教大师、释源白马寺宗主龙川管钱”立额,时间是丁亥年(1287年)。这位龙川管钱和尚,就是参加戊午年佛道大辩论的“龙门县抗讲主行育”。他和后来成为白马寺宗主的仲华文才,同为一代华严大师,传华严圆极之教。1978年,在洛阳白马寺东出土了《龙川和尚墓志》,得知他是女真人,姓纳合氏,号龙川,由帝师八思巴推荐,做过白马寺宗主。他曾为兴葺白马寺,动用了怀、孟等六县官田之租,以供支度。他还住持过西安的兴教寺,大约卒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卒后赠鸿胪卿、司空、护法大师。 乳峰德仁和雪庭福裕都是万松行秀的弟子,但福裕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德仁。德仁“面目严冷”,坚持“四个不字”的原则;福裕则积极投效朝廷,招纳弟子,扩充财富,争取名誉,大富大贵,死后得了个“晋国公”的头衔。 对此,明初高僧蒲庵来复曾评论说:“元有天下,几二百年。崇重象教,超越前古。往往中原大僧得柄法于京刹者,封爵之贵,埒于王公。或位之以三司,偕之以一品。茜帽金裥,出入内廷,何啻千百。若我少林淳拙禅师,其中原大僧之见道者乎!”依来复之见,像雪庭福裕等,原是算不得“见道”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