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语的故事 |
释义 |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 出版时间:2010-05-01 版次:1 页数:201 ISBN:978780696805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贾浓铀 字数:290.00千字 印刷时间:2010-05-01 开本:16开 印次:1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成语的故事》是百科大讲堂系列丛书之一,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是为新世纪读者量身打造的一套百科全书。 成语,最精炼的文字中深藏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精神。短短数字间,就藏着—个或是历史,或是寓言、更甚至哲学的故事。 内容简介《成语的故事》能成为广大读者理想的语言工具书,并能成为读者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师益友,为促进汉语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成语主要是来源于古代的典籍以及民间的口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精练、形象而又富于表现力的固定词组或短语。中华五千年文明光辉灿烂,汉语三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中华成语璀璨夺目,蔚为壮观。 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但如果运用不当,会贻笑大方。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学习成语,充分了解中华成语的原意、引申成语记录的历代王朝兴替、自古英雄成败以及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合理地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形象生动,迅速提高语言能力,而且还能丰富、充实、增长历史知识,也不失为秉承中华智慧的一种巧妙而简捷的方式。 书摘百步穿杨 文意解读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比喻箭法或枪法十分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高强。 典故溯源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特别注释 杨:杨柳的叶子。 经典故事 战国时代,战乱纷纷,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却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秦国大将白起就是其中一位。 有一年,白起带兵去攻打魏国。当时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得知白起要攻打魏国后,非常着急。他知道,靠魏国的实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苏厉绞尽脑汁想出了—个好办法:要想保住魏国,不能硬来,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让白起退兵。 有一天,苏厉很早出发去朝见周朝的国君,对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苏厉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周朝的中央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了。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下,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就更大。 周天子一听,忙问苏厉怎么办。于是苏厉把自己想好的计策告诉了周天子。周天子听后觉得可行,于是派—个人前去劝白起停止进攻。 周天子的使者到了白起的营中,按照苏厉的吩咐对白起说:“白将军,你能听我讲故事吗?” 白起一听,哈哈大笑:“你不是来劝战的吗?怎么讲起故事了?” 使者说:“将军,您先听我讲完故事好吗?” 白起说:“既然来了,就请讲吧。” 于是使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就了一手好箭法。当时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两人的箭术都很高。互相看不起对方。都说自己的箭术是最准的。 一天,两人来到一块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箭靶设在五十步外,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潘虎扬扬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说:“请多多指教。” 养由基微微一笑,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距离太近,目标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红作为射击目标。接着,他拉开弓,只听“嗖”的一声,箭正好直穿这片柳叶的中心。在场的所有人都为养由基高超的箭术惊呆了。 潘虎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世上根本没有这么高明的箭术。于是,他便走到那棵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柳叶,在上面用颜色记上编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重新射击。他想:这次看你怎么射?上次只是你的运气好罢了! 养由基走向前,看清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正中三片编上号的柳叶。潘虎看到此状,大声惊呼:“真是好箭法啊!”全场又是一片喝彩声。 可是,有个人却冷冷地说:“嗯,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可以教你射箭了!”养由基一听,此人口气好大,于是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维护射箭的名声。”养由基问:“那你说该怎么维护呢?”那人说:“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懂得射箭的人,应当注意维护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连连向他道谢。 白起听完这个故事,问使者:“你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使者说:“白将军可是百战百胜的人啊,难道你不想维护自己的好名声吗?而要维护自己的这个好名声,就不应该轻易出战,万一一战败了,名声不是被毁了吗?” 白起听后,觉得使者的话很有道理,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 目录爱屋及乌001 安步当车003 安如泰山005 暗度陈仓007 百步穿杨009 班门弄斧011 半途而废013 抱薪救火014 杯弓蛇影015 背水一战017 毕恭毕敬019 博闻强识021 不得要领023 不寒而栗025 不合时宜026 不堪回首027 不可同日而语029 草菅人命031 草木皆兵033 车水马龙035 重蹈覆辙036 踌躇满志038 出人头地040 唇亡齿寒042 大材小用044 大公无私046 大义灭亲047 东山再起048 对症下药050 反唇相讥052 分道扬镳054 奉公守法055 负荆请罪057 覆水难收059 肝脑涂地060 刚愎自用062 高山流水064 各得其所065 狗尾续貂066 孤注—掷067 刮日相待069 瓜田李下071 过河拆桥072 汗流浃背074 鸿鹄之志075 后来居上077 狐假虎威079 画饼充饥080 鸡鸣狗盗081 家徒四壁083 狡兔三窟085 精卫填海087 开卷有益089 刻舟求剑090 口蜜腹剑091 老骥伏枥093 老生常谈095 乐不思蜀096 乐此不疲097 力透纸背099 两袖清风101 洛阳纸贵103 毛遂自荐104 门庭若市105 南柯一梦106 弄巧成拙107 破釜沉舟108 破镜重圆110 奇货可居112 起死回生113 气壮山河114 倾城倾国116 请君入瓮118 罄竹难书120 人杰地灵122 忍辱负重123 三顾茅庐125 三令五申127 伤风败俗129 司马昭之心131 四面楚歌133 桃李满天下135 铁杵磨成针137 投笔从戎139 退避三舍141 完璧归赵143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45 万死不辞147 亡羊补牢149 闻鸡起舞150 望尘莫及151 危如累卵153 韦编三绝155 卧薪尝胆157 下笔成章159 先发制人160 项庄舞剑161 小时了了163 扬扬得意165 —挥而就167 一见钟情169 一箭双雕171 一鸣惊人173 一诺千金175 一丝不苟177 一问三不知178 一叶障日179 —意孤行180 一字千金181 以卵击石183 因势利导184 有志者事竟成186 约法三章187 运筹帷幄189 朝不保夕191 纸上谈兵193 指鹿为马195 重于泰山197 自惭形秽199 左右开弓20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