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福建玳堤土楼群 |
释义 | 福建玳堤土楼群福建玳堤土楼群位于福建安溪县龙涓乡玳堤村凤山山下, 跟龙岩永定,漳州南靖、华安等地的清一色圆形土楼相比,泉州的土楼基本上为方形,目前所知道的圆形土楼也只有安溪龙涓乡的两座。 建于民国3年(1914年)的“联芳楼”土楼群,又名玳堤古堡,俗称玳堤圆土楼,四角楼,为旅居印尼侨胞李致涯昆仲建。李致涯生于咸丰元年(1851年)13岁时,李致涯随同一位姓杨的番客到印尼发展。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李致涯在南洋发家致富。李致涯衣锦还乡,出人头地,决定盖家族规模的土楼。花费数十担白银、动用全村老小之力,历时三年,建成“联芳楼”。 土楼坐南朝北,呈圆形,分水悬山顶式,建筑面积963平方米,墙高17米。墙基厚1.2米,楼内部以穿斗构架木制式三层72间房,周环走廊。楼下筑有四合院式平屋4座,各单元与大门侧分别设有7个阶梯通道。楼内有庭,庭中凿井1口,井周以石构成八卦图。楼东、西、北三面辟拱门3个,门的上方嵌石书“联芳楼”、“环山”、“秀水”。外墙和门侧设置枪眼等防御设施。该楼建筑独具特色,富有民间建筑风格。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曾在玳堤设区政府,该楼为龙涓区公所所址,供销社。 不过可惜的是土楼群濒临倒塌,龙涓玳堤乡民屡次想组织拯救土楼群,由于规模宏大的土楼群,资金、世遗保护专业人士缺少!急需世遗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玳提土楼群急待保护!!! 玳堤村玳堤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龙涓乡,在乡政府驻地东北4.8公里处,南林尖山(笔架山)北坡,海拔650米。古称玳瑅。“玳”,玳瑁,似龟,甲壳可加工为装饰品。“瑅”,音“tí”(题),古书上指一种佩玉。该村《李姓族谱》载:“乡中上有石珠,水口有龟蛇山形。”意指此地为“珠玉宝地”。历史上,该村以“玳瑅”为名,后因“瑅”为非常用汉字,故以“堤”取代“瑅”,以“玳堤”为村名。 深内 位于玳堤卧牛山南麓。该地是玳堤通往龙涓和三乡的中心点。包括柿脚、寨尾、桥头、四家4个自然村。 村委会设在社中,辖24个自然村。乡民主要为李、陈、张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