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福建永安一中 |
释义 | 福建永安一中,前身为“省立永安中学”,创办于1938年秋,1962年被确立为省首批47所重点中学之一,连续10年保持省绿化红旗单位,1993年被评为省文明学校,1999年被评为永安市唯一一所“绿美园林示范校”。2002年被评为“三明市科技示范校”。先后2次被省教委评为“中学创优集体”。 2001年12月,荣获国家“九五”规划教研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奖。2002年5月被评为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福建省教育厅2003年2月17 发文确认永安一中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 学校历史(阶段一 永安中学的创立 战时的老师 战时的学生 战时的永安中学 话剧宣传队 良好的传统 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 阶段二 解放后的永安中学 建设教师队伍 培训学生骨干 学校向工农子弟开门 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 正常发展阶段 阶段三) 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06亩,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达28575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56M 2。近年来,又投资1965万元,建成了艺体馆、地理园,扩建了300米标准跑道的新操场,建立了双向交互式校园网,实现了行政办公自动化,按“省一级达标校”标准配齐了电教设施,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师资力量现有学生2546人,教职工199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5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1.3%以上,12位青年教师获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位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1位被评为省优秀中青年校长。 历届英才学校以“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为培养目标,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厚德重责,博学致远”为校训,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德教双馨”为教风,以“主动、坚韧、活泼、专心”为学风, 60多年来培养了二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材,其中世界著名电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原厦大校长田昭武,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液膜创始人黎念之,曾出任多国大使的国际问题专家薛谋洪,党的十六大代表、福建省副省长王美香等百余名杰出校友,更使永安一中的教学质量闻名遐迩。 发展前景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学校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实施新一轮名校方略。通过加大“五个”力度,即校园建设力度、内部机制综合改革力度、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力度、教科研和教改力度、学校管理人文化、科学化、规范化力度,建立牢固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着力于“自主、探究、合作、体验”为内容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进而使优质高中的“龙头”示范作用更加凸显,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创名校品牌,育世纪人才。永安一中正以崭新姿态,争创“八闽名校,三明一流”。 学校历史永安一中位于永安城西的巴溪河畔,背山面水,风景优美。 这所名闻遐迩的重点中学创办于1938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抗战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至今这样三个阶段。 阶段一抗战八年,永安作为福建的临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1938年5月福建省会从福州内迁永安。当时包括教育厅等的省级机关设在离城十华里的吉山,而当时永安又没有一所中学(原有的一所县立初中已在早几年停办),为弥补这个缺陷和满足机关事业单位子女入学之需,永安中学就在 1938年9月应运而生。第一任校长是浙江大学林天兰教授,教师多数由在吉山的教育厅工作人员兼任。 永安中学的创立学校既初创于战时,一切难免因陋就简。校本部设在吉山的刘家祠堂,教室和宿舍也大都借用民房。学校最初只有初中部,共4个班,119个学生,31位教职员(内19个兼任)。1941年,学校扩设高中部,至此才是一所完全中学,定名为省立永安中学。 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永安中学,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它既实行当时的一套教育制度,又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而作为主流的则是弘扬于师生中的刻苦耐劳、热爱祖国、同仇敌忾,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那时的校风和学风,至今仍为年长的海内外学子所神往和称道,校长林天兰写的校歌、歌词,由于表述了学校的环境特色和精神风貌,至今他们仍记忆犹新,能熟练地引吭高歌: "晶莹的溪滩,青翠的岗峦,拱抱着我们的母校,筑成了健全的人生观,优美的环境,学问的开端。我爱母校,我爱永安!我爱母校,我爱永安! 殷勤的听讲,真挚的联欢,充满着无穷的乐趣,不断的向科学去钻研,敦品强躯干,励志济险艰,高举火炬,照耀山河!高举火炬,照耀山河!" 战时的老师战时的老师来自四面人方。他们的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则不拘一格。有的结合抗战形势,重视联系实际,有的重视课堂实践,组织课堂讨论有的本身是文章高手,常提供报刊的时文作为阅读资料;而他们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当时的教学显得比较生动活泼。 战时的学生战时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籍贯和阶层。因受到战争环境磨炼和良好校风的熏陶,他们大都具有刻苦学习的学风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六十年后,学校举行校庆的时候,当年的一些学子聚首在旧址的草坪上,深情地回忆起往事:当时他们住的是矮旧的民房,吃的是"标准米"竹简炖饭,配饭的只有一小匙黄豆,但是大家从不叫苦,大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意味。有一年吉山也遭到敌机骚扰,学校为保障学生安全,就组织学生到距校三里外的一个大山洞里学习,黎明即起,日落方回,持续数日,始终秩序井然,情绪饱满。厦大校长的田昭武教授感慨地说;"即使不是避机,当时学生也是一早在乡间小路跑步,然后在河边树下专心诵读,这样勤学苦读的精神,现在大概是不可多得吧!" 战时的永安中学战时的永安中学重视组织师生参与抗日救亡的音乐戏剧活动。福建音乐界前辈陈万帧先生,当年就是深受学生爱戴的音乐教师。他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美育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那些格调低下的所谓流行歌曲没有市场。他组织领导的永中歌咏团历时三年之久。每学期歌咏团都要举行一次音乐会,其演出水平堪称一流,不止一次受到国立音专的赞扬。1944年中秋节举行的永安女学生歌咏晚会,永安中学女学生是晚会的中坚力量。女高音黄淑琼的一曲《淡淡江南月》,声惊四座,不少男女青年为之动容流泪。当年冬天,永安中学的广大师生还在黎明从吉山出发,步行到体育场参加永安的一次"万人大合唱"。 话剧宣传队永安中学的"话剧宣传队"在当时的抗日戏剧中可谓独树一帜。这支由十五、六岁的初中生组成的宣传队不仅风靡吉山,而且饮誉城乡,城关的戏院,茅坪省银行的礼堂,贡川盐务局的俱乐部,都是他们大显身手之处。此后的青年剧社也堪称有名的业余文艺团体,他们曾在城里作义卖演出,为慰问前方将士捐款,并且到沙县演出,获得好评。当年的小演员魏良炎、卢葭英后来结为伉俪,终身从事话剧电影事业,前者曾是海政剧团的导演,后者是上影演员。 良好的传统战时的永安中学面向社会,面向抗日救亡活动形成良好的传统。抗战后期的1944年白沙献金活动曾在永安引起很大反响。这个活动是冯玉祥将军在重庆白沙发起的,旨在发动群众自愿捐款,支援前线。永中初二甲班是永安的首先响应者。该班的导师张可珍(至今健在,是福建语文界的老前辈),带头脱下金戒子,发动全班同学捐助,并带领同学到十里外的机关、车站做杂工、搞搬运、做卫生、擦皮鞋,以劳动所得作为集体献金。由班级推动了学校,由学校推动了社会,终于形成了一个热烈的献金活动,献金数逾百万之多。虽然当局予以干涉压制,但永安人民已将之载入史册,随着时间的推移弥见其珍贵。 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1945年秋日本投降,省会迁回福州,永安中学也由吉山迁到东坡现址。但是抗战胜利,内战开始。国民党政府侵吞胜利果实,违背人民意愿,抓丁派款,物价飞涨,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公教人员和学生的生活陷入极度的困境,教师薪金无着,每月仅有92斤糙米以维生,学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49年底,国民党刘汝明残部逃经永安,学校又遭抢劫,无异雪上加霜。幸得张续渠老师等尽力护校,才使部分校产得以保存。 阶段二1950年 1月 28日水安解放。永安地委和专署随即委派龚文京、邓家焕等负责永安中学的接管和整顿工作。此时的学校,据龚文京的回忆是:"整个校园满目疮痍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校舍都是简易木结构建筑,破旧不堪,礼堂兼饭厅接着厕所,摇摇欲坠";"教职员工处在无限期的寒假之中,惶惶不安,急切盼望解放"。 解放后的永安中学解放了,永安中学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在接管人员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很快开学复课,共有11个班级,教职员工33人,学生300多人。接着根据"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根据当时"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注意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素质。解放初教师的爱国热情很高,学习热情也很高。组织上通过学习政治、参加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觉悟;通过选送教师到福州、厦门等地参加进修以提高业务能力,解放后长期担任教研组长的张志华、杨家程、廖首团等老师,解放初都参加过此类进修。1952年教师又参加了思想改造运动。这一运动于寒假期间集中在省里进行,总体是好的,特别是在帮助教师克服旧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方面,取得长期起作用的成果,但某些环节上的做法有些粗糙,感情上伤了些人。甚至出现个别的不良后果。 培训学生骨干培训学生骨干。解放不久,地委即派遣张腾、范宜迪、邓家焕等三人举办学生会干部学习班,并在学习班中发展了第一批团员。学生干部通过当时的办民校、搞宣传、组织参军等实践,表现出政治热情高、组织能力强的特点,使学校的团组织和学生的工作显得很有朝气和活力,并形成传统,一直保留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 学校向工农子弟开门学校向工农子弟开门。这是解放初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学校还建立人民助学金的制度,可基本满足工农子弟的学习所需,因此学生数逐年增加。1950年底,县立初中合并到永安中学,学校更名为福建永安中学。到 1953年,学生数已增加到600多人,比解放初翻了一番。 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1952年上级调遣大田县委副书记刘乃武和干部罗小华分别担任校长和团委书记。不久学校就有了党的组织,一个能团结教师,比较懂业务的领导干部队伍也逐渐建立起来。 正常发展阶段1953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永安中学也经历了解放初的新旧交替阶段而进入正常发展阶段。首先是贯彻教育为主,在原有基础上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的"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周活动总量表),体现了教学为主和保证了教学秩序;红领巾教学法、五级记分法和凯洛夫的教育学得到比较认真的推行,虽有其机械和片面的弊端,但总的还是取得了重视教学研究、重视提高质量的积极效果。从1953年到1956年,学校的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得很好。校舍设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至今犹完好使用的"五四楼",就是在1954年建成的。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56年学校更名永安第一中学,此时学校已有16个班级,近800学生。 1957年至1962年,学校的发展较为曲折。1957年学校加强了劳动教育,学校的后山得以开发,至今好几个山头仍松树成林;师生的劳动热情很高,且从此形成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当时福建日报以头版显要位置,作了题为《沸腾的永安一中》的长篇报道。但此后1958年的大炼钢铁,1959年的开发"万宝山",1960年的大办农业,又出现了劳动过多,严重打乱教学秩序的偏向。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也使学校的5位教师被错误地定为右派分子,并且由于这一错误和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偏向,使一些教师在精神上感到压抑,积极性受到影响。1961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政策,学校纠正了劳动过多、社会活动过多的混乱现象,学校以教学为主的秩序得以恢复。 1963年至1965年是永安一中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当时的教育厅领导得力,校长马长光富有朝气和闯劲,而学校又在63年被定为全省47所重点中学之一,此各方面工作都有长足发展。师生精神面貌好,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教学注重少而精、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课业负担减轻,课外生活生动活泼,男子篮排球队在三明地区各类学校首屈一指,文艺演出队饮誉城乡,而且以"乌兰牧骑"形式创造了在大年初一步行到工厂、农村、部队连续演出三场的记录。学校完善了农场,兴办了工厂,而且帮助偏僻的罗家山兴建了小水电站,帮助农场所在地文龙村办了民校,还获"铁民校"称号。所有这些都对教育面向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了有益的探索。1963年开始兴建面积2100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于64年完成,是当时永安楼层最高(4层),规格最高的建筑物。大楼所用的全部几千方砂石,都是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筛选清洗的,标准之超乎寻常,令建筑工人叹为奇迹。1963年学校还举行了二十五年校庆庆典,既节约又热烈,全校25个班、1200多个学生和近百名教职员工,全部集中在操场会餐,节日般的欢乐气氛洋溢校园,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 但是1965年底阴影已经笼罩着校园,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的灾难终于降临学校。永安第一次游斗事件开始于永安一中;永安最大的一次流血武斗发生在永安一中;遭受批斗比例最高(占教职工总数47%)的单位也数永安一中;其中两人惨遭身亡。学校的图书、仪器和档案资料严重散失,学校整整停课三年。1969年开始所谓"复课闹革命",但是劳动没完没了,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正常的教学秩序始终没有建立。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整个国家受到巨大的破坏,也使水安一中受到空前的浩劫。 阶段三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77年邓小平同志推翻了"教育黑线专政论"的所谓"两个估计",肯定了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使广大教师深受鼓舞。同年底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又进一步使教师看到了希望。但真正使学校恢复生机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此永安一中和全国所有学校一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在79年重新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 1979年和1980年,以靳兴礼为支部书记的学校党组织认真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对"文革"中受到打击迫害的教职员工,和其它包括被错划右派分子的历史冤假错案,共42人得到彻底平反昭雪,其中?青、林海奇、郑启周等一批骨干不久都被吸收加入共产党。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更是使教师精神振奋,有重获解放之感。在政治上,老师们积极上进,有近30位老师先后加入共产党。80年代中期,学校还建立了民盟支部,体现了在基层的多党合作。在业务上老师们刻苦钻研,努力创新。语文组老师试用自编初中新教材,取得明显成果,运用全国试用新教材,也达六年之久,为教材改革提供了实践资料。新老教师团结协作,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大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1987年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职称评定,在120多位的教师中,有30人评为高级教师职称,获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半数以上。教师的生活大有改善,教师住房都是"文革"后盖的新房,人均住房面积为13.4平方米。由于学校在校门口建有小型电站,教职员工的炊事全部实现近乎免费的电气化,在全省可谓绝无仅有。 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有党支部、校长室、工会、团委、办公室、教导处、教研处和总务处,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教师日常工作的组织形式,为教研组和年段并存,长期以来以教研组为主年段为辅,90年代开始以年段为主教研组为辅,两种机制,各有利弊。 校舍设备,面貌一新。粉碎"四人帮"以后,十几年来几乎年年都有基本建设投入。原先简陋的房屋已全部为鳞次栉比的楼房所代替,其中有六层的实验图书综合大楼,有三居室、四居室的共78套的宿舍楼,可供800人使用的食堂、浴室和学生宿舍。全校校园面积为6.l万平方米,校舍面积为1.51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各种教学仪器,都达到规定要求。语音教室两大间可供300人上课,电脑、电影放映机等等电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在"文革"中虽几乎丧失殆尽,但至今又有5万多册,并订有100多种报刊。 学校在上级领导下,凭借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德育工作既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更注意根据时代精神不断创新。例如组织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比过去的单一劳动有所发展。学生中弘扬雷锋精神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继1981年宋建勋被评为全国三好生以后,年年都有一批学生分别获得省、地、市三级的三好生称号。由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成效有特色,因而被定为1991年在三明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参观视察点。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视察时接受了学校小记者的采访,并挥毫为学校题词如下:"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材。" 在智育方面,注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80年代初期各学科都相当重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致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教研组普遍开展"创一堂好课"活动,从中培养了教坛新秀。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学科的教学水平都比较高,全省学科会议曾先后在永安召开过。从1981年起,升入高等学校的人数都超过百名。继80年理科、文科考生马永彪、赖海涛分别获得数学满分(理科全省仅1人、文科全省4人)之后,又有苏红霞、张安辉得文科数学满分,黄海聂、林月琴得英语满分。升入医学院的孙艳玉、师大的孙玉梅、科技大的孙学群,姐弟三人先后成为硕士研究生,更被传为佳话。 体育在永安一中素来受到重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活动更是传统活动。学生男女篮球队在80年代代表三明地区参加全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群众体育活动做到经常持久,自80年代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来,年年都达到优级水平。校园文化健康生动,群众性歌咏活动经久不衰,"学校音乐周"连年获奖,教工合唱团起到示范作用。舞蹈、戏剧、学生文学社团,屡出人才。 如今的永安一中正在经历着从外到内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54楼在2001年的推倒,然后是83楼的推倒,接着是300米跑道的重建,新教学楼的树立。永安一中的课堂也实现着数字化,投影仪,电脑都已成为课堂上的标准配置,同学们和校友们也正已饱满的热情为永安一中的光辉浓重的历史写下更加辉煌的一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