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费里德里希 |
释义 | 真正揭示大自然风景哀婉与悲怆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卡斯帕.大卫.费里德里希 在人们的印象中,德国是一个盛产思想家的国度,因而其美术作品也往往注重精神性,并折射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想象和抒情是德国浪漫派(1790—1840)的特色,特别是某些德国浪漫主义画家的作品中甚至还流露着中国山水画般的诗情画意。 “画家既要画眼前之景,也要绘想象之物”,这是一具有深刻精神性的风景而著称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费里德里希的艺术思想。费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9月5日诞生于格赖夫斯瓦尔德(位于德国东部)。她是家里的第7个孩子,他的父亲在当地拥有一个肥皂和蜡烛作坊,属于中产阶级,家境还算过得去。但7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不久,两个姐姐相继离开人世。6年后,不幸又接踵而来,他和哥哥结伴去滑冰,哥哥因为救溺水的他而被淹死,这成为他终身隐痛得往事。童年相继失去亲人的阴影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常常出现雪中挖墓的坟墓、十字架、出殡人群,这些都是费里德里希所偏爱的主题——死亡。成年后的她性格忧郁,对于宗教极端虔诚,并对大自然风光有着惊人的洞察力,所有这些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他的忧郁、病态的风格游离于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边缘,他是在对自然风光、上帝、死亡的沉思中来释放心灵,并最终得到艺术的灵感和心灵上的安慰。 1805年,诗人歌德等热年举办了名叫“魏玛之友”的有奖画展。当时的费里德里希30出头,刚刚经历了他人生最抑郁的时刻,自杀未遂,他留起大胡子,企图掩盖脖子上的伤疤。他拿出两幅棕色素描风景参加了这个比赛,《夕阳中的朝圣》和《海边秋日黄昏》。作品浪漫抒情,袭人的惆怅令人挥之不去。歌德将魏玛的艺术大奖颁发给了这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浪漫派风景画家。从此,费里德里希暂露头角。 1807年,他开始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油画风景。第二年,他公开展示了代表作《太岑祭坛画》,它打破了以前祭坛画都是描绘十字架上的耶稣和下面的众多人物传统,并引起轩然大波。 1809年,费里德里希完成了他的另外一幅杰作《海边的修道士>.这幅画第一次使人们真切的感受到孤独的自然景色和人的寂寞心境融为一体的那种气氛。 到了19世纪20年代,费里德里希的绘画有具象开始向暗示性演变。比如那些停泊在海上的船,其降下帆后裸露出得十字架桅杆,他偏爱逆光中的风景,人物孤独的背影。画面充满着静谧、空无的气氛。他在自然风景中赋予的沉思于感情,深深地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家。 1824年费里德里希受聘为德累斯顿艺术学校的教授,直至1840年5月7日死于折磨她五年之久的中风。 费里德里希的绘画题材主要分两类:山景和海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