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建厦达紫光催化剂有限公司
释义

福建厦达紫光催化剂有限公司由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大学及厦门诺瑞特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石狮市富邦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于2011年合资组建。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研发平台,引进包括海外归国专家等技术人才,具备研究、中试放大和工业生产完整能力,是一家从事催化剂研发和生产的专业化公司。

福建厦达紫光催化剂有限公司由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采用紫光化工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依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和科技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孵化和推广,建设成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发、中试放大和催化剂生产销售基地。

厦达紫光公司目前主要销售产品有:XH系列乙苯脱氢催化剂、二乙苯脱氢催化剂、XH系列一氧化碳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等。

厦达紫光公司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新品求发展”的企业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科学管理、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以一流的技术和高精产品满足业内的需求。

XH系列乙苯脱氢催化剂

厦达紫光公司乙苯脱氢催化剂的科研开发工作始于1975年,依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完成。1978年,公司前身厦门大学化工厂开始XH系列催化剂的生产、销售。至今已有XH-11、XH-210、XH-02、XH-03、XH-04、XH-04B和XH-04E等七个牌号催化剂陆续投放市场。1980年以来该催化剂先后荣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科技成果奖。

XH-04B是XH-04改进型催化剂,于2002年12月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催化剂能满足大型引进苯乙烯生产装置的生产需要,可以替代进口催化剂。自1998年起,该催化剂分别在大庆石化总厂、盘锦乙烯工业有限公司、吉林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进行工业化应用,取得良好的催化剂国产化业绩。

XH-04E催化剂是厦达紫光公司针对大型引进装置在XH-04B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催化剂。

XH系列催化剂既可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也可用于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苯。目前国内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的生产基本采用XH-04催化剂。

XH系列乙苯脱氢催化剂的技术指标

项 目 指 标

XH-04 XH-04A XH-04B XH-04E

外观 黄棕色圆柱体颗粒 黄棕色圆柱体颗粒 黄棕色圆柱体颗粒 红褐色圆柱体颗粒

粒度 直径(mm) 条长(mm) 3.0±0.22-12 4.0±0.55-15 3.0±0.23-9 3.0±0.23-9

松装堆积密度 (kg/l) 1.25±0.05 1.25±0.05 1.25±0.05 1.30±0.05

抗压碎强度(N/mm) ≥14 ≥14 ≥14 ≥20

沸水实验 (%)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冷水实验 (%)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催化反应性能 乙苯转化率,% 苯乙烯选择性,% ≥65.0≥96.0 ≥63.0≥96.0 ≥65.0≥96.0 ≥66.5≥97.0

XH系列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XH系列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由厦达紫光公司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研制,由厦达紫光公司生产、销售。

XH系列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包括XH-1型(Co-Mo/MgO-Al2O3)XH-2型(Co-Mo-K/γ-Al2O3)和XH-3型(Co-Mo-W-K/γ-Al2O3)、XHK—1(Co-Mo/MgO-K-Al2O3)4种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制氢及城市煤气等行业的CO变换工序中。

XH系列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已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ZL200310100497.6、ZL200410005731.1、ZL200610074238.4、ZL200710144118.1)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ZL03205174.3),2007年荣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XH-1型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1、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1)化学组成

本催化剂以自主研发的镁铝尖晶石为复合载体,以氧化钴和氧化钼为活性组分,加入多种价态助剂及稳定剂,系无钾耐硫宽温钴钼变换催化剂。

(2)物理性质

外观:圆柱条形,淡红色或淡绿色

颗粒尺寸:长度8~12mm 直径:Ø 4~5 mm

堆密度:0.75~0.85 kg/L 径向抗压强度:≥ 110 N/cm

比表面:≥ 100 m/g 孔容:≥ 0.35 cm /g

2、产品活性指标CO转化率≥ 88%

检验条件:催化剂装填量30ml(原粒),半水煤气为原料气

(1)2.0 MPa,200℃,干气空速2000 h,汽气比1.0,CO进口含量30%;

(2)4.0 MPa,200℃,干气空速2000 h,汽气比1.0,CO进口含量46%;

3、使用寿命:≥ 5 年

4、产品主要特点

(1)无钾,抗水合性,抗反硫化,适用于高低硫(进口最低H2S含量》50ppm),高低汽气比(0.3—1.6),高中压(2.0 -8.0MPa),宽温(180-500℃)条件下使用;

(2)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在180℃时就开始显示良好的活性;

(3)采用特殊的载体和制备工艺,结构稳定不粉化,堆密度低强度高,床层阻力小的特点;

(4) 容易硫化,使用过程中催化剂若部分失活,可重复硫化使其活性恢复和延长使用周期。

5、适用范围

XH-1型无钾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适用于大中型合成氨厂、炼油厂和化工厂的制氢过程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H2O=CO2+H2)装置,可降低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最适合在高中压(2~8MPa)、高低汽气比(~1.6)和高低硫(》50mg.m)条件下使用。同时也适合于中小合成氨厂的全低变,中低变流程中高温高汽比床层区使用。

XH-2型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1、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1)化学组成

本催化剂是以γ-氧化铝为载体,以氧化钴和氧化钼为活性组分,同时加入钾助剂、稳定剂和抗水合剂的低钾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2)物理性质

外观:球形,淡红色或淡蓝色

颗粒尺寸:直径Ø4~6 mm

堆密度:0.8~1.0 kg/L

点抗压强度:≥ 70 N/cm

比表面:≥ 80 m/g

孔容:≥ 0.30 cm/g

2、产品活性指标

CO转化率≥ 88%

检验条件:催化剂装填量30 ml(原粒)半水煤气为原料气

0.8~2.0 MPa,200℃,干气空速2000 h,汽气比0.6,CO进口含量30%

3、使用寿命:≥ 4 年

4、产品主要特点

(1)抗水合性,抗反硫化,适用于高低硫(进口最低H2S含量》50ppm),任意汽气比(0.2~1.0),中低压(0.8~3.0MPa),宽温(180~500℃)条件下使用;

(2)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在180℃时就开始显示良好的活性;

(3)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结构稳定不粉化,堆密度低强度高,床层阻力小的特点;

(4)容易硫化,使用过程中催化剂若部分失活,可重复硫化使其活性恢复和延长使用周期。

5、适用范围

XH-2型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可用于中小型合成氨厂、炼油厂和化工厂的制氢过程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H2O=CO2+H2)装置,适合于中中低,中低低或全低变等各种流程中使用。

XH-3型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1、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1)化学组成

本催化剂是以γ-氧化铝为载体,以氧化钴和氧化钼以及引入第三种活性组分,组成三元原子族活性组分,同时加入钾助剂、稳定剂和抗水合剂的低钾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2)物理性质

外观:球形,淡红色或淡兰色

颗粒尺寸:直径Ø4~6 mm

堆密度:0.8~1.0 kg/L

点抗压强度:≥ 70 N/cm

比表面:≥ 80 m/g

孔 容:≥ 0.30 cm/g

2、产品活性指标:

CO 转化率≥ 88%

检验条件:催化剂装填量30 ml(原粒),半水煤气为原料气

0.8~2.0 MPa,200℃,干气空速2000 h,汽气比0.6,CO进口含量30%

3、使用寿命:≥ 4 年、产品主要特点

(1)抗水合性,抗反硫化,适用于高低硫(进口最低H2S含量》50ppm),任意汽气比(0.2—1.0),中低压(0.8-3.0MPa),宽温(180-500℃)条件下使用;

(2)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在190℃时就开始显示良好的活性,同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高催化活性,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使用;

(3)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结构稳定不粉化,堆密度低强度高,床层阻力小的特点;

(4)容易硫化,使用过程中催化剂若部分失活,可重复硫化使其活性恢复和延长使用周期。

4、适用范围

XH-3型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可用于中小型合成氨厂、炼油厂和化工厂的制氢过程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H2O=CO2+H2)装置,适合于中中低,中低低或全低变等各种流程中使用。

XHK-1型C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1、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1)化学组成

本催化剂以自主研发的镁铝尖晶石为复合载体,以氧化钴和氧化钼、氧化钨为活性组分,加入多种价态助剂及稳定剂,组成四元原子族活性组分,同时加入钾助剂、稳定剂和抗水合剂的低钾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2)物理性质

外观:圆柱条形,淡红色或淡绿色

颗粒尺寸:长度8~12mm 直径:Ø 4~5 mm

堆密度:0.75~0.85 kg/L 径向抗压强度:≥ 110 N/cm

比表面:≥ 100 m/g 孔容:≥ 0.35 cm /g

2、产品活性指标:

CO 转化率≥ 88%

检验条件:催化剂装填量30 ml(原粒),半水煤气为原料气

0.8~2.0 MPa,200℃,干气空速2000 h,汽气比0.6,CO进口含量30%

3、使用寿命:≥ 4 年、产品主要特点

(1)抗水合性,抗反硫化,适用于高低硫(进口最低H2S含量》50ppm),任意汽气比(0.2—1.0),中低压(0.8-3.0MPa),宽温(180-500℃)条件下使用;

(2)有优异的低温活性,在190℃时就开始显示良好的活性.同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高催化活性,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使用;

(3)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结构稳定不粉化,堆密度低强度高,床层阻力小的特点;

(4)容易硫化,使用过程中催化剂若部分失活,可重复硫化使其活性恢复和延长使用周期。

4、适用范围

XHK-1型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适合于中中低,中低低或全低变等各种流程中使用,特别用于代替一段反应器铁系催化剂。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化工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等股东发起设立,主营氢氰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由“三个一”(一个停产车间,一千万元资金,一项中试技术)起步,经过10年来的快速健康发展,已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天然气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公司现有员工3300余人,资产总额37亿元,拥有17家分(子)公司,在重庆、上海、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库车等建有七大生产基地,占地面6600亩,天然气可用资源量近3亿方/年,形成了集团化经营构架。2001~2009年,公司总资产年均增长102%,销售收入年均增长69%,利税年均增长90%;2010年销售额20多亿元,利税近2亿元。是一家国有控股、民营机制的高科技、高成长的“双高”企业。

从2003年起,公司一直为重庆工业50强企业;从2004年起,一直为重庆企业100强和中国化工500强企业;2007年,公司被评为重庆市十大创新型企业;2008年荣获“重庆十佳学习型企业”称号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2009年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示范单位,2011年被评委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全国300家)。公司主导产品为天然气和煤化工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国内氰氢酸及其衍生产品领域,研发力量最强、生产技术最先进、生产能力最高,其中DHP产品全球市场份额最大,亚氨基二乙腈、苯胺基乙腈产品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原甲酸三甲酯进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现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天然气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公司现有一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六个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开发审批项目,八项专利成果,六个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其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均为国内第一,其工艺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公司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庆市氰化物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重庆市自主创新样板企业。

2010年,紫光化工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力量和工程化能力,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多项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建立并开车成功国内独家万吨蛋氨酸生产装置,并实现装置迅速达产,部分工艺和环保技术超过国外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可工业化生产DL饲料级蛋氨酸的国家,该项目获得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按照“建设成为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殊化学品制造商”的发展定位,坚持“创建技术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现代化工企业”发展目标,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工艺,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安全生产,使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三废”治理、节能减排和本质安全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实现了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2010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学、研”联合体,以紫光化工产业基础为厦门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提供平台,以厦门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科研平台、雄厚科研积淀,为紫光化工,特别是在催化剂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化学系成立于1922年,是厦门大学最早成立的系所之一,历来师资力量雄厚,纪育沣、傅鹰、卢嘉锡、蔡镏生、钱人元、陈国珍等中科院前学部委员或知名教授曾执教于此,为化学系特别是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化学系树立了优良的学术传统。经过历代化学家的努力,厦大化学系已成为在国内名列前茅,在国际上知名的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拥有一支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的科研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62人,教授(研究员)6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8人,66%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学院现辖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教育部物理化学研究所。挂靠在学院的有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纳米科技中心、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膜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心, 以及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中国化学会学术刊物《电化学》编辑部。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物理化学在200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第一,同时在所属一级学科中名列第一。建成于1990年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994年、1999年和2004年的三次评估中均被评为A级实验室,其中在1999年的评估中列全国化学化工类国家和部门开放重点实验室第一名。1995年成立材料与生命过程分析科学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升级为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时为全国分析学科惟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91年的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全国三个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学院除了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外,还建立了工业催化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截至2005年3月,全院在校生208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521人,本科生1423人。以蔡启瑞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科学理想、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在他们的带领下,中青年科学家茁壮成长,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良好发展势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