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建南词
释义

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南平之后逐渐与当地的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南平南词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

摘要 被誉为与南音一样古老的音乐活化石——南词,在福建消失30多年后,近来在漳州起死回生。一些民间老艺人自发组成的南词古乐队,通过对南词古谱的抢救、发掘和演奏,已使这一古老的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机。

简介

南词始于唐初,唐明皇时盛行于宫廷,可唱、吟、歌、舞、弹,总称《霓之曲》,为历朝雅乐,也称为“国乐南词”。南词大都采用坐唱形式,演唱者与乐手之间没有严格区分。其基本曲调是“八韵”,一共8句,每句一韵,七字句为主。南词使用的主要乐器有扬琴、北琵琶、北三弦、二胡、笙、笛等。南词于清乾隆年间由江苏扬州传入江西,清道光年间传入福建、台湾。上个世纪初,漳州南词第三代传人杨瑞庵组建从事南词创作、演奏的“霞东钧社”,使南词发展进入昌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南词成为漳州独有的民间艺术,一直广为传唱。但“文革”时期,南词被当做封建文化受到摧残、禁锢,再加上老艺人们相继去世,几近失传。

历史溯源

福建南曲又称南音或南乐,流行于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华侨聚居的地方。南曲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指套”的简称,是一种较长大的曲套,它包括了南曲最优秀的曲词、曲调,但在习惯上只作器乐演奏,很少演唱;“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曲”即散曲,是可以演唱的支曲或套曲。南曲的演奏形式分“上四管”、“下四管”。“上四管”中以洞箫为主的称“洞管”,以品箫(笛)为主的称“品管”。“下四管”所用乐器有琵琶、二弦、木鱼、扁鼓等等。 南曲是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在它使用的乐器中,琵琶为曲项横抱,洞箫管长一尺八寸与唐传日本“尺八”相似。近来南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除福建、港台外,南洋一带研究南曲的“弦友”社团也为数不少,就连美国也有一所大学的民族音乐学院把南曲列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加以研究。南曲称得上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八骏马》是属于南曲“谱”中的四大名曲之一。

南词戏流行于南平地区。相传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原为滩簧小调,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保留有[泣颜回]、[耍孩儿]、[一枝花]、[将军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剧目,如 《断桥》 、《秋江》、《出塞》、 《白蛇传》 、《西厢》、《拜月》等。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同乐轩”,民国5-35年(1916-1946),又有“鹤鸣社”、“庚韵琴社”等组织。民国26年(1937年),顺昌元坑泽坊农民自发组织“乐春社”。

艺术特色

南词是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壳胡以及大锣、大钹、词钹、渔鼓等乐器,边奏边唱,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其律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词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以适应城乡中下层广大听众的口味。 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古称“八韵”传统剧目有:《出猎回猎》《昭君出塞》《白蛇传》《僧尼会》《牡丹对药》《西厢》《借衣劝友》等本戏和折戏,解放后曾整理剧本60多出。

南词大都采用坐唱形式,演唱者与乐手之间没有严格区分,用普通话演唱。基本曲调是“八韵,一共8句,每句一韵,七字句为主,每句都有间歇奏含接,结构方整。南词使用的主要乐器有扬琴、北琵琶、北三弦、二胡、笙、笛等。

“南词”这种曲艺形式发端于苏州,清乾嘉年间开始向外传播,它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南词大约于清道光年间传到福建,流布于靠近江西的闽北、闽西、闽南各地。该文主要根据当前流行的南平南词源流“苏州李姓商人传入说”和“苏州经浙江、江西传人说”二种说法,经过多方实地考察,综合各方面资料,将它分别与苏滩以及赣州南北词在非音乐和音乐特征上进行比较,发现南平南词“苏派正宗”一说有许多疑点。南平南词包括南词与北调两个系统的曲调类别,其南词部分的曲调与苏滩在音乐本体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但与赣州南北词却更为相似。北调部分在原苏滩中从不曾有,而在江西各地的南词中,都唱北调,据江西南北词的确切史料记载,北调原是来自湖北荆襄一带。因此认为南平南词的源流除了与苏州李姓商人的传授有关外,还应与江西南词、北词的传入有关。

传承价值

南词在18世纪后期传入南平,刚刚传入时即出现过著名的活动班社“静逸轩”,至今已历二百多年,传人有9代之多,艺术传统相当深厚,艺术生命力十分顽强。但是,南平南词在今天的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后继乏人,困难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

艰难历程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7~1908年),有“同乐轩”,民国5~35年(916-1946年),又有“鹤鸣社”、“赓韵琴社”等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1953年,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井台会》,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演员从清唱坐弹开始走上舞台,按行当角色化妆演出。随后,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对药》等剧目。同时,变原先的“土官话”为普通话,并向婺剧、京剧、昆剧等学习表演科介,丰富了南词戏艺术。

福建南词

南平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南平之后逐渐与当地的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

南平南词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

南词在18世纪后期传入南平,刚刚传入时即出现过著名的活动班社“静逸轩”,至今已历二百多年,传人有9代之多,艺术传统相当深厚,艺术生命力十分顽强。但是,南平南词在今天的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后继乏人,困难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

主要发展

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或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玄、双玄、别玄、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 消失30多年后国乐南词重现福建

被誉为与南音一样古老的音乐活化石--南词,在福建消失30多年后,近来在它的传入地漳州起死回生。日前,记者在漳州市采访时看到,由一些民间老艺人自发组成的南词古乐队,通过对南词古谱的抢救、发掘和演奏,已将这种古老的民族音乐逐渐焕发出活力。

南词始于唐初,唐明皇时盛行于宫廷,唱、吟、歌、舞、弹,总称《霓之曲》,为历朝雅乐,所以也称为“国乐南词”。南词大都采用坐唱形式,演唱者与乐手之间没有严格区分。其基本曲调是“八韵”,一共8句,每句一韵,七字句为主。南词的主要乐器有扬琴、北琵琶、北三弦、二胡、笙、笛等。漳州南词还运用浪帐、北月琴、金刚腿等乐器。据江西赣州文化馆编印的《赣州南北词音乐》介绍,南词于清乾隆年间由江苏扬州传入江西,结合湖北荆襄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据史书记载,清道光年间南词传入福建、台湾,所以也称“赣派南词”。

据专家介绍,在漫长的古乐演变过程,江西、江苏的南词已融入其他音乐的元素,像福建漳州南词保持得如此“原汁原味”的,极为罕见。

上个世纪初,漳州南词第三代传人、清末秀才杨瑞庵组建以文人雅士为主的专门从事南词创作、演奏的“霞东钧社”,使南词发展进入昌盛时期,在民国初年,“霞东钧社”的第二代掌门人颜荣谐先生曾组织以踩高跷的形式表演南词《秋江》《活捉三郎》等,使南词更加贴近大众,为南词注入了新的活力。建国后南词成为漳州独有的民间艺术,一直广为传唱。1955年,漳州南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获得省民间音乐演出奖。1956年,南词《秋江》 、《文词》、《关公围城》、《水底鱼》等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并向国内外发行。1959年,漳州市成立了曲艺团,致力于南词发展。

然而,上世纪文革时期,南词被当作封建文化受到摧残、禁锢,再加上老艺人们相继去世,几近失传。1999年,在以杨镇江、苏永泉、蔡锦波等老艺人的努力下,漳州南词失而复得了。2001年他们再度成立了“霞东钧社”,将收藏百年的清代南词古谱公诸于众,并进行排炼演出。老艺人们每周自发排练三天,所需费用全部自筹。现在,南词乐队有成员30来人,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45岁。一年来他们的演技日臻完美,并在漳州进行了多次专场演出,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古乐南词的魅力。

目前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文管办正着手对南词的音乐进行记录、整理、研究和创作,帮助艺人们排练、恢复更多的南词音乐,并从漳州艺校挑选了5名学生加入到南词演奏队伍中,使南词这朵古老的民族音乐之花再现华彩。

生活现状

南词始于唐初,唐明皇时盛行于宫廷,可唱、吟、歌、舞、弹,总称《霓之曲》,为历朝雅乐,也称为“国乐南词”。

据江西赣州文化馆编印的《赣州南北词音乐》记载,南词于清乾隆年间由江苏扬州传入江西,结合湖北荆襄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其后传入福建、台湾,现在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一带,是为漳州南词。

漳州南词是清道光年间(1845年)由漳州府官总爷从江带入漳州,所以也称“赣派南词”。漳州南词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以及南词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南词在漳州中断了三十多年,在漳州几乎失传。为避免珍贵文化遗产失传,从一九九九年开始,漳州市文化部门和南词老艺人着手开展了南词抢救工作。“霞东钧社”第六代传人苏水泉把躲过“文革”浩劫、珍藏多年的古谱公诸于众。这是两本分别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公尺”谱,记载着近百首“霞东钧社”南词古乐谱。2001年,杨镇江、苏水泉、蔡锦波等老艺人重新组建了“霞东钧社”,并开始进行南词演奏排练。经文化部门审批,漳州艺术馆“霞东钧社”南词古乐队正式成立,同时吸收六名漳州艺术学校学生,由老艺人传授演唱及演奏技巧,摆脱漳州南词后继乏人的困境。

南词源于江苏苏州,约清代中叶传入福建,分苏派和赣语两种。苏派南词流行于闽北南平、沙县、将乐、邵武、建瓯等地;赣派南词流行于闽西的长汀、龙岩和闽南的漳州、龙海、漳浦、诏安等地。南词是福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演唱形式比较自由,一般由7至12人团围坐唱,演唱者各操一种乐器,边奏边唱,以唱为主,间以插白,曲调优美、委婉、细腻。代表性曲目为《天宫赐福》 。

其他主要曲目有《紫燕盗令》、《踢连环》、《花魁醉酒》、《宋江杀惜》、《十景花鼓》等。建国后,南词在南平市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闽北主要由种,1953年,南平南词已发展为剧种——南词戏。1960年成立南平市南词艺术学校和南词剧团,但曲艺形式继续在群众业余演唱中流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9: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