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福建长泰经济开发区 |
释义 | 开发区简介位于长泰县东南部3公里处,东距厦门42公里,南去漳州市区22公里。经济开发区于199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漳州市最早的八个省级开发区之一,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工业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区内有兴泰自来水公司直接供水,日供水量30万吨,并配有35干伏和110干伏两座变电站,水电供应充足。处理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筹建中。 开发区环境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良好。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周围有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历史名山天成山和水清幽静的马溪洋、“福建第一漂”及国家皮划艇激流训练基地;社会安定祥和。所在县连续两届(10年)蝉联。“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的桂冠;交通便捷。区内有省道郊柏线,与324、319国道、福州——厦门高速公路相连,距闽南交通枢纽――漳州火车东站12公里;劳力资源丰富。除充分利用本地剩余劳力外,地方政府还与省内外二十几个市、县建立长期劳务供求关系。区内电脑宽带上网,程控电话、图文传真、无线传呼、特快传递等通讯设施完善,同时,区内办有兴泰中心小学,县职业技术学校,可较好的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问题。 建设情况截止2005年6月底,区内已批办企业116家,其中外资企业78家,合同利用外资额2 5亿美元,实际投资2 1亿美元,初步形成了体育用品、五金机械、光电照明等三大主导产业,并相应地在区内规划了光电产业园、富豪机械工业园和体育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实行“以区带村”的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创新的发展工业之路。 长泰经济开发区正朝着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产业布局合理的新兴工业城镇阔步迈进。 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发展积蓄,长泰经济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规划科学合理、适度超前,总体规划充分发挥生态、区位、资源等优势,结合地理区位、交通优势、自然条件、文化历史等特点,体现沿路、环山特色,努力建设现代化工贸宜居城市。 规划结构上,突出“一轴、五片”。一轴,即角泰路;五片,即东部高强工业园区1920亩、西部体育工业园区880亩、南部仙景工业园区2450亩、北部台湾工业园区15000亩、中部富豪工业园区2200亩和前山工业园区800亩,承接大项目能力不断提高。 道路交通上,根据用地特点,以角泰路为发展主轴,规划主干道、次干道及支干道路,以道路分隔各工业片区,使开发区、各园区及村镇相互连接、畅通便捷。 生活配套上,开发区毗连县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生产生活条件便利,自来水厂、水库、污水处理厂等一应俱全,110KV、220KV变电站各1座,高档生态住宅、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福建第一漂等特色旅游项目萦绕四周,台商大楼、星级酒店、商铺、市场、医院、员工公寓和中小学、职校等公共设施日趋完善,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假日文化等蓬勃开展,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产业布局上,全面融入厦门湾经济圈,主动参与台湾、厦门等地产业分工协作,建设现代化工业集聚带。特别是坚持走集群化发展道路,重点发展光电照明、机械制造、体育用品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精密工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做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链式延伸、项目集群组合。目前,开发区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球类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漳州市最大的光电照明产业基地,是承接厦门、台湾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