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氟康唑胶囊
释义

本品属咪唑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谱较广。口服或静注本品对人和各种动物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包括免疫正常或免疫受损的人和动物的全身性念珠菌病)、新型隐球菌感染(包括颅内感染)、糠秕马拉色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包括颅内感染)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斐氏着色菌、卡氏枝孢菌等有效。本品体外抗菌活性明显低于酮康唑,但体内活性明显高于体外作用。

简介

氟康唑胶囊

【拼音名】:Fukangzuo Jiaonang

【英文名】:Fluconazole Capsule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479

【生产企业】 河南京豫药业(上海迪冉郸城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66053

本品含氟康唑(C13H12F2N6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本品的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鉴别】(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氟康唑0.1g),加甲醇10ml,振摇使氟康唑溶解,滤过,取滤液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取氟康唑对照品0.1g,加甲醇10ml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 B)试验,吸

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溶液(80:20:1)为展开.

剂,展开后,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

点相同。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61nm与26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在264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检查】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 C 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000)5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滤过,取续滤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61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精密称取经105℃干燥3小时的氟康唑对照品适量,用上述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

成每1ml中含200μg的溶液,同法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D)。

【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氟康唑50mg),置100ml量瓶

中,加盐酸溶液(9→1000)适量,振摇使氟康唑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

25ml量瓶中,用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6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3小时的氟康唑对照品适量,用盐酸溶液(1→1000)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

含200μg的溶液,摇匀,同法测定,计算,即得。

【类别】同氟康唑。

【规格】(1)50mg (2)150mg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本品主要成份为:氟康唑。其化学名称为:a -(2,4-二氟苯基)-a -(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

结构式:(参见氟康唑滴眼液)

分子式:C13H12F2N6O

分子量:306.28

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

氟康唑胶囊—氟康唑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康唑胶囊中氟康唑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氟康唑胶囊。

方法原理:

取本品适量,加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即得。

试剂:

盐酸溶液(9→1000)

仪器设备:

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样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下的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氟康唑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适量,振摇施氟康唑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用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1nm波长处,依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即得。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401。

药理毒理

药理

本品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毒理

本品对真菌依赖的细胞色素P-450酶具有高度选择性。人一日服用本品0.5g,连续28天,已证明对男性的血浆睾丸素浓度及育龄期妇女的甾体激素浓度均无影响。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良好,且不受食物、抗酸药、H2受体阻滞药的影响。空腹口服本品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单次口服本品100mg,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为4.5~8 mg/L。表观分布容积(Vd)接近于体内水分总量。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1%~12%),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皮肤、水疱液、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尿液及皮肤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0倍;唾液、痰、水疱液、指甲中与血药浓度接近。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本品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4%~85%。本品少量在肝脏代谢。主要自肾排泄,以原形自尿中排出给药量的80%以上。血浆消除半衰期(t1/2b)为27~37小时,肾功能减退时明显延长。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部分清除本品。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 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 用于治疗脑膜炎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或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预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1)播散性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4g,以后一次0.2g,一日1次,至少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

(2)食管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一日1次。

(3)口咽部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4)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单剂量0.15g,一次服。

(5)预防念珠菌病: 0.2~0.4g,一日1次。

肾功能不全者 若只需给药1次,不用调节剂量;需多次给药时,第一及第二日应给常规剂量,此后应按肌酐清除率来调节给药剂量,如表1所述。

表1 肌酐清除率与剂量的关系

肌酐清除率(ml/min) 剂 量

>50 常规剂量

11~50 常规剂量的一半

进行常规透析的病人 每次透析后给药1次

小儿治疗方案尚未建立。有资料报道起始剂量按体重一日3~6mg/kg,一日1次,治疗少数出生2周至14岁的小儿患者,结果是安全的。

不良反应

(1)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过敏反应 可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常伴随肝功能损害)、渗出性多形红斑。

(3)肝毒性 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

(4)可见头晕、头痛。

(5)某些患者,尤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6)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

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2.隐球菌病:可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氟康唑,化学名称为: α-(2,4-二氟苯基- 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分子式:C13H12F2N6O分子量:306.28

【药理作用】 1 药理本品属吡咯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谱较广。口服及静注本品对人和各种动物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包括免疫正常或免疫受损的人和动物的全身性念珠菌病)、新型隐球菌感染(包括颅内感染)、糠秕马拉色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包括颅内感染)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斐氏着色菌、卡氏枝孢霉等有效。本品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低于酮康唑,但本品的体内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体外作用。本品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2 毒理本品对真菌依赖的细胞色素P-450酶具有高度选择性。一日服用本品0.5g,连续28天,已证明对男性的血浆睾丸素浓度及育龄期妇女的甾体激素浓度均无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与异烟肼或利福平合用时,可使本品的浓度降低。2 本品与甲苯磺丁脲、氯磺丁脲和格列吡嗪等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时,可使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而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需监测血糖,并减少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的剂量。3 剂量本品和环孢素合用时,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致毒性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必须在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的情况下方可谨慎应用。4 本品与氢氯噻嗪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5 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约可升高13%,可导致毒性反应,故需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6 本品与华法林等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时,可增强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抗凝作用,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故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并谨慎使用。7 本品与苯妥英钠合用时,可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升高,故需监测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1 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 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常伴随肝功能损害)、渗出性多形红斑。3 肝毒性: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4 可见头晕、头痛。5 某些患者,尤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6 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

【禁忌症】 对本品或其他吡咯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妊娠期的使用:氟康唑极少用于妊娠妇女。动物试验中,仅在出现母体毒性的很高剂量水平观察到氟康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而这些影响不被认为与治疗剂量的氟康唑有相关性。尽管如此,除非病人患有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且预期疗效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害时,才考虑使用本品。 2 哺乳期的使用:本品在乳汁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似,因此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 3 少年儿童的使用:1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资料有限,因此,除非必须使用抗真菌感染治疗而又无其他合适药物可采用时,不推荐将本品用于儿童。 4 在极为罕见的有严重基础疾病曾服用多剂氟康唑的死亡病人尸检中发现有肝坏死。这些病人同时服用了其他多种药物,其中某些药物已知有潜在的肝毒性,一些病人的基础疾病亦可能导致肝坏死。由于没有证据可以排除上述尸检结果与氟康唑的关系,在患者的肝酶(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时,须权衡继续氟康唑治疗的利害关系。 药物相互作用:在一试验中,氟康唑使服用华法令的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虽变化幅度小(12%),仍建议对同时使用氟康唑和香豆素类药物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进行严格监测。 氟康唑能延长磺酰脲类药物(氯碘丙脲、优降糖、吡磺环己脲、甲苯磺丁脲)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血清半衰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同时服用氟康唑和口服磺酰脲类药物,但应对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有所警惕。 在一试验中,服用氟康唑的健康志愿者在同时服用多剂氢氯噻嗪时,其氟康唑的血浆浓度增加了40%,医生对此应有所注意,但这种改变尚不足使同时服用氟康唑和利尿剂的患者调整其氟康唑用量。 同时服用氟康唑和苯妥英钠时,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增加。如两药需同时服用,应对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调整其剂量使之血药浓度处于治疗水平。 服用多剂氟康唑与口服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显示:氟康唑一次50mg,一日1 次未引起激素水平的相关改变;氟康唑一次0.2g,一日1次时,乙炔雌二醇和左旋甲炔诺酮(levonorgestrel)的曲线下面积(AUC)各增加40%和24%。因此,在给予氟康唑上述剂量时,不会影响同时服用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氟康唑胶囊在与食物、西米替丁或抗酸剂同时服用或在骨髓移植的全身照射后立即服用时,其吸收无显著改变。 同时服用氟康唑和利福平,使前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减少25%,半衰期缩短20%。因此,对同时服用氟康唑和利福平的患者,应考虑增加氟康唑剂量。 在一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氟康唑一次0.2g,一日1次,使肾脏移植患者的环孢素浓度缓慢增加;然而在另一研究中,氟康唑一次0.1g,一日1次,未对骨髓移植患者的环孢素浓度产生影响。建议对同时服用氟康唑的患者进行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 在一定慰剂对照的研究中,氟康唑0.2g连续给予14天,使茶碱的平均血浆清除率降低18%。服用高剂量茶碱或具有其他茶碱中毒危险的患者,在同时服用氟康唑时应注意观察茶碱中毒症状,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则相应调整给药方案。 对其他未进行研究但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医生亦应注意。 5 给药过量:氟康唑过量时,应给予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必要时洗胃)。氟康唑大部分由尿排出,利尿很可能加快其消除。3小时的血液透析可使氟康唑的血浆浓度降低约50%。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动物试验中,本品高剂量给予动物时可出现流产、死胎增多、幼年动物有肋骨畸形、腭裂等变化。虽然在人类中未发现此类情况,但孕妇仍应禁用。

(2)尚无母乳中含本品浓度的数据,故哺乳期妇女慎用或服用本品时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对小儿的影响缺乏充足的研究资料,虽然少数出生2周至14岁小儿患者以每日3~6mg/kg(按体重)剂量治疗未发生不良反应,但小儿仍不宜应用。

老年患者用药

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无须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须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详见【用法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异烟肼或利福平合用时,可使本品的浓度降低。

(2)本品与甲苯磺丁脲、氯磺丁脲和格列吡嗪等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时,可使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而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需监测血糖,并减少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的剂量。

(3)高剂量本品和环孢素合用时,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致毒性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必须在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的情况下方可谨慎应用。

(4)本品与氢氯噻嗪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

(5)本品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约可升高13%,可导致毒性反应,故需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6)本品与华法林和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时,可增强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抗凝作用,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故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并谨慎使用。

(7)本品与苯妥英钠合用时,可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升高,故需监测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