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拂尘 |
释义 | 拂尘俗话叫甩子又称拂子、麈尾、云展。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尘埃和蚊虫等。禅宗则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拂尘也是道派的一种有名的武器。而在道教的体系里,拂尘又是道场中的一种法器。 基本信息又称拂子、麈尾、云展。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称为拂尘。 戒律中允许比丘执持拂尘,以拂除蚊虫的侵扰,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较为华美贵重之物所成的拂子。 经典中屡有菩萨或长者手执白拂的记载,如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尝执白拂,侍佛之右。 禅宗则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 拂尘也是道派的一种有名的武器 在武当派武功中,有不少奇门兵器,拂尘即是其中一种,俗话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拂尘在道门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也是道门中人们外出云游随身携带之物。在道教体系里,拂尘是道场中的一种法器,然后由道人将其又演变成兵器,属软兵器之类。 人们熟知的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八仙中的吕洞宾,皆以拂尘壮其神威,仙风道骨油然而生。为中国的道教历史文献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拂尘的演练风格独特,技法鲜明、软硬兼施,开合紧凑;舞动起来如天马行空,洒脱飘逸,闪展跳跃,灵活多变。拂尘的动作以劈、缠、拉、抖、扫为主,有刀、剑、鞭、镖等器械的动作特点,练习拂尘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运用时要求自然流畅,绵绵不断,一气呵成。具有良好的防身之效,倍受人们喜爱。 武当太乙拂尘(谱)预备式 1 拭定乾坤 2 黄龙盖顶 3 脚踏五行 4 横扫千军 5 翻江倒海 6 马后扬鞭 7 灵猴缩身 8 横扫千军 9 追风赶月 10鹞子翻身 11白鹤探水架彩云 12下式旋风 13太公坐昆仑 14叉步搅尘 15中盘托尘 16青龙入海 17黄龙游身连环掌 18野马分鬃 19降龙伏虎 20骑马冲肋拳 21黄龙揽尾 22回头探星 23行步撩衣 24太公坐昆仑 25回身云尘 26二龙戏珠 27旋转乾坤 28收 式 由来(1).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荆公 ﹞亲手於鹊尾瓶中,取拂尘将尘拂去,俨然如旧。”《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 李纨 、 凤姐 立於案边布让。”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七:“﹝ 兰先生 ﹞手里一把白马尾拂尘,风儿吹过,绸大衫在下部飘起,白拂尘遮满前胸,长头发散在项后,上中下三部迎风飘舞,真是飘然欲仙。” (2).封建时代皇室卤簿仪仗之一。按等级各有定制。《清会典图·舆卫二·卤簿二》:“皇帝卤簿拂尘,朱氂为之,长二尺,结於木柄,柄长二尺一寸二分,围一寸五分七釐,通髤以金,上饰镂金龙首二寸五分,衔小金环以缀拂,下饰镂金龙尾三寸三分,末属金环,垂朱緌。” (3).掸除尘埃。 晋 无名氏 《白紵舞歌诗》之一:“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乌帽拂尘青骡粟,紫衣将炙绯衣走。” (4).洗尘。谓设宴慰劳远方来人。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今日小官在於私宅,聊备蔬酌,与 飞卿 拂尘。”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早安排异品奇珍,与侄儿权且拂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归省》:“我儿途路辛苦, 赛多娇 看酒,为你姐姐拂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