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夫子泉 |
释义 | 泉州圣域戟门南面的一口古井,系孔庙时所挖。南宋隆兴初年,该井清泉涌出,甘香特异。秘阁傅自得记述其事,知州事王十朋(参见《泉州人名录·王十朋》)题词云:“吾泉刺桐城中泮宫星,大成殿下新泉水,不必更以品第论,混混源自夫子”。固书“夫子泉”。 泉州府文庙原来东西各有一座朝门,东边为“礼门”,西边为“义路”,露庭则铺有石板三千条,暗喻着孔子弟子三千多人。而棂星门就是府文庙的第一道门了,棂星即天上的文曲星的意思。过去,凡考中秀才者必须先入泮宫,进大成殿拜谒孔子,全然一派庄严肃穆景象。因此,礼门、义路上行走的必是饱学之士。夫子泉尚在棂星门边上,历史记载夫子泉清泉涌出时,甘香特异……当考生要赶考,还特意来饮一瓢夫子泉水。泉州自唐以来,不仅中科第者数以千计,还出现了三世进士、父子进士、祖孙进士和兄弟进士等许多极不寻常的现象。传说与书声犹在,夫子泉的井水也依然很浅,数米可汲。 古代泉州文化昌盛,教育普及,故有学宫之设.在今中山中路南段保留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上面赫然大书“泮宫”两个大字,进入泮宫大门,不远处有一口水井,井边竖立一块石碣,上面正书阴刻“夫子泉”三个大字,取“日饮一瓢心慕颜”以纪念孔夫子之意。 泉州学子,人人饮过夫子泉,个个发奋苦读.以冀有成.自唐代开科取士以来,登第中进士者不下数千人.高中状元和位至执宰者也不乏其人.甚至还出现了父子进士33家,祖孙进士22家,兄弟进士24家等科场佳话.而这些登科为官者中,很多人又是当时与著述等身的知名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泉州仕宦之著作,计有二千余部.这么众多的读书人,登科的进士和极其丰富的著作,据说是得力于入泮宫,饮了“夫子泉”;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勉励自己上进的结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