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印桥谈心石
释义

作品名称:佛印桥谈心石

创作年代:1956年秋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虚云

基本信息

【名称】《佛印桥谈心石》

【年代】现代

【作者】虚云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佛印桥谈心石(并序)

秋九月,重浚明月湖及疏导碧溪。掘出巨石,字迹漫漶,稍可认识者。此盖佛印了元禅师住持本寺,东坡入山访印公,曾于溪边共坐此石。后建桥纪念,名为谈心石、佛印桥。今重修饬,立碑于谈心石畔,以保存古迹。留颂一首,颂曰:

坡老崇佛夙愿深,谈心石上畅幽情①。

碧溪桥畔留古迹,云任卷舒本无心②。

四海欢腾尧天日,泽被苍生庆和平③。

信义真诚曾留带,云辟溪桥标姓名④。

作品注释

①坡老:苏东坡,宋代著名诗人。崇佛:崇信佛教。夙愿:平素的志愿。幽情:深远、高雅的感情。

②碧溪桥:指佛印桥,因桥架碧溪上,故名。古迹:指谈心石“石床”。卷舒:收卷与舒展,指云之形态变换。

③四海:泛指全国各地。尧天日:上古明君唐尧的时代。比喻新中国进步发达。泽被:恩德覆盖,恩泽施于。苍生:指百姓,人民。

④留带:指佛印了元主持镇江金山寺时,杭州太守苏东坡常来相访。一次二人机锋相对,东坡语塞,自动解下腰佩玉带认输。佛印从容接受,留为镇山之宝。这是一段僧俗两界盛传的风流佳话。云:云老和尚自称。溪桥:即佛印桥。

作品鉴赏

公元1959年秋,云老和尚于重建云居山真如寺大殿、天王殿、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及各殿堂房舍次第落成后,又募工疏浚明月湖,疏导碧溪、改溪。工程之中,掘出巨方一方,上镌“石床”二字,乃为宋代苏轼亲书。原来,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佛印了元禅师任真如寺住持后,大诗人苏轼被贬出朝,在黄州担任闲官副职,遂常登云居山与佛印相会。苏轼与佛印二人常坐此大石床上促膝谈心。一日,苏轼兴致一来,便挥毫于石上书“石床”二字,佛印即命人镌刻,乃有此古迹。云老和尚掘出此石后,命人嵌于佛印桥侧。于其旁刻“谈心石”字样,以作明示。佛印桥横跨碧溪,正对真如寺常住山房,为宋僧佛印了元所建,故名。1956年秋,云老和尚将之加固拓宽,使长五米,宽六米,可通行汽车。又此诗有另本,文字大有不同,兹录于此,以备查考。诗曰:“坡老崇佛夙愿深,寻山问水去来今。青溪桥畔谈心石,谈到无心石有心。昔日金山留玉带,钝机偶滞故缘情。云来卷出谈心石,为筑溪桥记姓名。”

作者简介

虚云(1840-1959),法讳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号虚云,以号行。当代禅宗泰斗。俗姓萧,湘乡(今属湖南省)人。年十九出家福州鼓山涌泉寺,翌年具戒。一生志大气刚,悲深行苦,历主十五道场。中兴鸡足祝圣寺、昆明云栖寺、鼓山涌泉寺、韶关南华寺、云门大觉寺、云居真如寺六大名刹。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先后嗣法妙莲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世祖,嗣法耀成为曹洞宗第四十七世祖,嗣法词铎为沩仰宗第八世祖,嗣法良庆为法眼宗第八世祖,嗣法深静为云门宗第十二世祖,以一身而承五宗法脉,大振禅风。弘宗演教数十年,剃度、得法、受戒、皈依弟子达数百万人。门下法嗣弟子遍布全中国,广及东南亚以及美洲诸国。所著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心经解》等,又有《虚云和尚法汇》数十万言。禅功戒德之余,涉猎诗词,存有诗偈四百余首。作品大都直抒胸臆,指心见性,禅味淳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