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灭年代
释义

历史记载

释迦牟尼佛在农历四月八日诞生,故称此日为佛诞。中国大乘佛教记载佛诞为周昭王二十四年,若建立公元0年为元年,则公元前1026年为甲寅年;若不建立公元0年,则公元前1027年是甲寅年。(例:2011年四月初八,为佛历3037年。)魏书沙门昙谟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示现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示现灭。

无公元0年如下表

公元前7 甲寅

公元前6 汉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 乙卯

公元前5 汉哀帝刘欣 太初元将元年 丙辰

公元前4 汉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 丁巳

公元前3 戊午

公元前2 汉哀帝刘欣 元寿元年 己未

公元前1 庚申

公元年1 辛酉

有公元0年如下表

从0开始科学方便

甲寅 :-1026-966-906,-846,-786,-726,-666,-606,-546,-486,-426,-366,

-306,-246,-186,-126,-66,-6,

54,114,174,234,294,354,414,474,534,594,654,714,774,834,

894,954,1014,1074,1134,1194,1254,1314,1374,1434,1494,1554,

1614,1674,1734,1794,1854,1914,1974,2034,2094

注:-代表公元前.未标-代表公元

《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4日第三版上的一条消息:“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消息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来到长安……,口授《浮屠经》。“伊存授经”被确认为佛法初传标志。从公元前2年到公元1998年是多少年?不是二千年,而是一千九百九十九年,因为没有公元0年。这也是狄奥尼修斯的决定造成的后果。当然狄奥尼修斯可以辩护说,一千多年后人们的疏忽和遗忘不该由他承担责任,但后人仍然觉得是他不对。

南宋·法云著《翻译名义集》 开示

因果经云:二月八日,夫人往毗蓝尼园,见无忧华,举右手摘,从右胁出。后汉法本内传云:明帝问摩腾法师曰:佛生日月可知否?腾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于毗岚园内,波罗树下,右胁而诞。故普耀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周书异记云: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即有五色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之色。昭王即问太史苏由,是何祥耶?苏由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苏由曰:即时无他,至千年外,声教被此。昭王即遣镌(子泉切)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周第六主穆王满,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灭度。故涅槃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出种种光,大地震动,声至有顶,光遍三千。即周书异记云: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贯,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音户)多曰:是何征也?扈多对云:西方有大圣人灭度,魂相现耳。魏昙谟最,及唐法琳,北山神清,法上答高丽问,朝代并同。荆溪辅行亦云:当此周昭王甲寅之岁。第二,齐王简栖述头陀寺记云:周鲁二庄,亲昭夜景之鉴。洎隋翻经学士费长房,撰开皇三宝录,佛以周庄王他十年,即春秋左传云:鲁庄公七年,岁次甲午,四月八日也。生相既显,故普耀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左传说,恒星不现夜明也。瑞应经云:沸星下现,侍太子生。故左传云:星陨如雨。本行经说虚空无云,自然而雨。左传又称与雨偕也。又云:成道即当第十八主,惠王十九年癸亥也。示灭即第二十一主,匡王五年癸丑,二月十五日也,时年八十矣。孤山注四十二章,净觉造通源记,依此费氏朝代。由净名疏云:周时佛兴,星陨如雨故也。法琳评曰:但据恒星为验,而云佛生,未悟恒星,别由他事。案文殊师利般涅槃云:佛灭度后二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化五百仙人讫,还归本土,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入于涅槃。恒星之瑞,即其时也。又长房言:佛以周惠王十九年癸亥成道者,亦有大过。何者?案刘向古旧二录云:周惠王时已渐佛教,一百五十年后,老子方说五千文。若以惠王之时始成佛者,不应经教已传洛矣。第三,后周道安法师述二教论云:慧光遐照,庄王因睹夜明;灵液方津,明帝以之神梦。注云:春秋左传云:鲁庄公七年,岁次甲午,四月辛卯夜,恒星不现,星陨如雨,即周之庄王十年也。庄王别传曰:遂即易筮之云:西域铜色人出也,所以夜明,非中夏之灾也。又依什法师年纪,及石柱铭,并与春秋符同。如来,周桓王五年岁次乙丑生;佛,襄王十五年岁在甲申而灭度。法琳评曰:安之为论,据罗什记;罗什记者,承安世高;安世高者,以汉桓帝时在洛阳翻译,信执笔者,据桓帝时。但罗什秦时始来,世高汉朝先至,二师相去,垂三百年。信彼相承,依而为记,非是安论,造次缪陈,并由当时传者之过。又法显传云:圣出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时生者。辨正评曰:虽外游诸国,传未可依。年月时乖,殊俗实为河汉。又像正记定平王时戊午岁,法琳评曰:依像正记,罕见依凭。案通慧鹫岭圣贤录,说佛生时,凡有八别:一、夏桀时,二、商末武乙时,三、西周昭王时,四、穆王时,五、东平王时,六、桓王时,七、庄王时,八、赵伯休梁大周元年。于庐山遇弘度律师,得佛灭后,众圣默记,推当前周二十九主,贞定王亮,二年甲戌。前后所指,时既纷杂,故唐贞观十三年,敕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等,问法琳法师,何故传述乖紊,无的可依?由是琳师先列其真,后陈其妄。遂定周昭丙寅岁生,周穆壬申,世尊示灭。从此起算,至今绍兴十三年,岁次癸亥,总计二千九十四年(此依赜禅师清规集算,若依文律师年谱,少十三年)。西域记云:自佛涅槃,诸部异议。或云已过九百,未满千年;或云一千二百余年;或云一千三百余年;或云一千五百余年。然既古今緜远,东西杳邈,不宜确执,是一非诸。故南山律师问天人云:此土常传佛是殷时、周昭、鲁庄等,互说不同,如何定指?答曰:皆有所以。弟子夏桀时生天,具见佛之垂化。且佛有三身。法报二身,则非人见,并化登地已上。唯有化身,普被三千百亿天下。故有百亿释迦,随人所感,前后不定。或在殷末,或在鲁庄,俱在大千之中。前后咸传一化,感见随机前后,法报常自湛然,不足疑也。辨朝代竟,若论月分,如浴佛经云:一切佛皆四月八日生也。瑞应亦云四月八生,萨婆多云二月八生,费长房云仲春二月八夜生,神清云二月八日大圣诞于迦维。洎乎示灭之辰,涅槃经曰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然此诸文,出有异者,盖西域以寅月十六为岁首,以寅月十五为岁终。彼分三际之殊,此立四时之别,加复震旦立正,三代有异。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佛之生灭,既准周书,日月之数,当依姬世。三宝纪定四月为二月,故北山云:周之二月,今十二月也。而大圣在乎周年,故得以十一月言正,异今之世也。是月也,天地否闭,龙蛇斯蛰,微阳潜布于下泉,勾萌未达于上土。以兹而生者,应气运而来;以兹而灭者,应代谢而去。然考二月涅槃,属十二月,此尽美矣。其定诞生,亦十二月,未尽善也。故二教论云:周以十一月为正,春秋四月,即夏之二月也。依天竺用正与夏同。又僧史略云:江表以今四月八日为佛生日者,依瑞应经也。如周用正,合是今二月八日,今用建巳,乃周之六月也。详此滥用建巳月者,由闻声便用,不摭实求时也。又二教论云:杜预用晋历算,辛卯二月五日,安共董供奉。用鲁历算,即二月七日;用前周历,即二月八日也。又今北地,尚腊八浴佛,乃属成道之节。故周书异记云:周穆王二年癸未,二月八日,佛年三十成道,正当今之腊八也。西域记云:菩萨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当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闻诸先记曰: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涅槃,当此三月十五日也。说一切有部,则佛以迦剌底迦月后半八日,入涅槃,当此九月八日也。今详西域,如奘师云:建寅为岁首,二月则当建卯,四月乃属建巳。况涅槃瑞应,翻传到此,适当汉魏之后,皆遵夏历。所以天下相传,以卯月为涅槃,以巳月为降生者,殊有由也。诸文所载年月日异,故附此集,录示后世。

阿富汗发现2600年前佛教寺庙

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1月15日报道,一家中国公司在阿富汗中部地区的Mes Aynak铜矿开采时意外发现一座建在古丝绸之路上的2600年前的佛教寺庙,成为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学家说,这座佛教寺庙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南部30公里处。这座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佛教寺庙里有数座舍利塔、150尊大大小小的佛教雕像,还有装饰着黄金和钱币的多彩壁画。数量之多可以填满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实物证据的出现从时间上颠覆了佛教2500年说。具体参考艾娜克千年古佛寺

涅槃经记载

《大般涅槃经》:

我于二月入大涅槃。师子吼言。如来初生出家成道转妙法轮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独十五日。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十五日月无亏盈。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入大涅槃无有亏盈。以是义故。以十五日入般涅槃。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盛满时有十一事。何等十一。一能破闇。二令众生见道非道。三令众生见道邪正。四除郁蒸得清凉乐。五能破坏荧火高心。六息一切贼盗之想。七除众生畏恶兽心。八能开敷优钵罗花。九合莲花。十引发行人进路之心。十一令诸众生乐受五欲多获快乐。善男子。如来满月亦复如是。一者破坏无明大闇。二者演说正道邪道。三者开示生死邪崄。涅槃平正。四者令人远离贪欲嗔恚痴热。五者破坏外道无明。六者破坏烦恼结贼。七者除灭畏五盖心。八者开敷众生种善根心。九者覆盖众生五欲之心。十者发起众生进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者令诸众生乐修解脱。以是义故。于十五日入大涅槃。而我真实不入涅槃。我弟子中愚痴恶人。定谓如来入于涅槃。譬如母人多有诸子。其母舍行至他国土。未还之顷诸子各言。我母已死。而是母人实不死也。

佛学辞典对佛灭时代的解释

佛学大辞典

有关佛陀入灭年代之资料,自古采用‘众圣点记’之说。众圣点记系佛陀入灭后,由传持律藏之长老僧,于每年安居终了时记一点,以表示经过之年数。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之翌年(永明八年,490)七月半夜,安居终了记一点时,共有九七五点。后至撰述历代三宝纪之开皇十七年(597),共计一○八二年。由此推测,佛灭年应为西元前四八六年。此系南传旧说,现今南方上座部佛教通用之佛灭纪元,为西元前五四三年至五四四年。德人盖格尔(W.Geiger)以为锡兰至十一世纪中叶以前,遵行从佛灭二一九年阿育王即位一论据推出之西元前四八三年佛灭纪年,其后则用新说五四四纪年。日人宇井伯寿认为,阿育王即位灌顶之年代为西元前二七一年,基于‘部执异论’一书有关佛陀入灭后一一六年阿育王即位之记述,断定佛灭年代为西元前三八六年。其后中村元根据宇井之说,更参考新希腊史与印度史之资料,决定阿育王之即位年为西元前二六八年,由此推定佛灭年为西元前三八三年。我国印顺法师以阿育王即位之年代推定释尊入灭于西元前三九○年,而以之为佛灭纪元元年。总结而言,佛灭在西元前三八○年至三九○年之间,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出三藏记集卷十一、历代三宝纪卷一、卷十一、佛祖统纪卷二、佛教年代考(小野玄妙)、印度哲学研究第二卷(宇井伯寿)、论佛灭的年代(印顺,妙云集下编(9))、世界佛教通史(圣严)]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陀之涅盘。灭,意为灭度,即灭除烦恼而度脱苦海。涅盘,梵语nirva^n!a 之音译,‘灭度’为其意译。又作寂灭、圆寂、大圆寂(梵maha^ - parinirva^n!a ,巴maha^-parinibba^na ),意谓永远灭除一切烦恼灾难,而不再受生死轮回诸苦之境界。盖佛陀于金刚座下证悟成道之后,本已了断贪嗔痴等诸烦恼,然以自利、利他、觉行圆满之故,乃随缘度众,经过四十五年之化度方才舍寿,于拘尸那城(梵Kus/inagara )外之娑罗(梵sa^la )树林进入涅盘。故一般之佛传、佛教史多以‘入灭、’、‘灭度’、‘圆寂’、‘涅盘’或‘佛灭’等语表示佛陀之圆满世缘、舍寿寂灭,而绝非等同于寻常凡夫生涯中‘死’、‘去世’等之概念。(参阅‘涅盘’ 4149) 【 佛灭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佛之涅盘也,在凡夫曰死,于佛曰涅盘,译曰灭,又译灭度。灭烦恼度苦海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