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凤栖梧·赋生香亭 |
释义 | 作品名称:凤栖梧·赋生香亭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词 作者:周密 作者简介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晚年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华不注山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南宋末年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 【文学体裁】词 作品原文凤栖梧·赋生香亭 竹窈花深连别墅,曲曲回廊,小小闲庭宇。忽地香来无觅处,杖藜闲趁游蜂去。 老桂悬秋森玉树,涧底孤芳,苒苒吹诗句。一匊幽情知几许?钩帘半亩藤花雨。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令。 上片写景。首句写生香亭周围的景物。在这一句中有三层景物,这儿有窈窕的竹子,丛丛的花朵,而且与别墅相连,可见其用词造句之精。“曲曲回廊,小小间庭宇。”这两句,直接描写生香亭的建筑结构。这里有曲折的回廊,幽静的庭院。“忽地香来无觅处,杖藜闲趁游蜂去。”香是不可捉摸的,词人用蜜蜂采蜜、人随蜂走的形象描绘点出了一个“香”字。这里要注意两个“闲”字的妙用,“闲庭院”的“闲”,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闲趁游蜂”写出了词人自己幽闲的心情。炼字造句真有神工鬼斧之妙。对生香亭的描写真正做到了雅而切。 下片抒情。“老桂悬秋”三句表现了身世之感。他的情是由“老桂悬秋”引起的,“涧底”句,出自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是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苒苒”句,出自《古诗十九首》“苒苒孤生竹,结根泰山阿”,是写新婚女子对丈夫的眷恋如免丝之依附女萝。周密在这里,寓情于景,也有对自己身世的感叹。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只能是涧底的孤芳,一生不过只是吟咏自娱而已。“一匊幽情知几许?”“匊”同“掬”,本意是用两手恭敬地拿东西。《礼记》:“受珠玉者以掬。”另一种解释是情见于外,好象可以用双手掬取。这里作后者讲,是说我用双手捧出我无穷尽的幽情呵!词人的“一匊幽情”是谓何指,他在词中没有明言,为读者留下了空白任凭别人去想象。但从“涧底孤芳”、“苒苒”等句子,还是可以捉摸到他的“幽情”的。结句“钩帘半亩藤花雨。”用一副幽凉凄冷的画面来结束全令,意境幽深,感人至深。藤缠老树,已经是很凄凉了,再加上雨打藤花,更令人凄切不能自己。这样的结句,真是“精妙绝伦”(周济语),不可多得。这首小令,艺术手法很高,从思想上来说,仅寄托了一个失意文人的伤感而已。 作者简介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末年词人、文学家。宋亡不仕。其词讲究音律,文词精美,与吴文英(梦窗)齐名,人称“二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