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塘乡 |
释义 | 河南省淮阳县冯塘乡位于淮阳东南部,地处淮阳、郸城、沈丘三县交界处,物产三富,民风淳朴,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健全。全乡辖28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92000亩耕地,82000人。 基本介绍大力开展了治水、改土、复堤、植树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治理沟渠6条,建桥56座,新打机井320眼,植树68万棵,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沟相通、井电配套、旱涝保收的高级园田化格局。2002年,冯塘乡被周口市命名为“植树造林先进乡”。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建设成就辉煌。全乡境内铺修柏油路里程42公里,砖渣路里程4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全乡程控电话拥有量已达2500门,有线电视入户率30%,全乡28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计生、文教、卫生事业取得明显成效。计生指导所各种设施齐全,设立了B超室、手术室,购买了波姆光机、B超机等专业器械。2001年被市评为计划生育工作一类乡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计划生育率90%以上。全乡现有中学3处,小学28处,民办学校两所,在校学生16000人,教职员工5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5%。乡卫生院科室齐全,医疗器械齐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和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 打工经济发展迅猛。乡党委、政府广开经济创收渠道,以中介服务组织为依托,每年向大城市输出劳动力达2.1万人次,创收4000万元。 行政区划2006年,辖28个村委会:冯塘村、贾庄村、张楼村、刘庄村、于刘寨村、陈老家村、杨楼村、丁洼村、阮桥村、雷堂村、张沟村、杨庄村、龙虎村、方营村、各庄村、刘陈村、郭集村、路营村、胡庄村、石集村、位庄村、代楼村、大孙庄村、朱文庄村、师楼村、王井村、常佰屯村、汲公集村。 冯塘乡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冯塘乡党委政府立足农业大乡实际,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支撑,实施“三级联建”工程(即乡建立林牧草、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三大基地,28个行政村建立28个示范园区,全乡发展1000名科技致富能手,建立万亩示范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种植业创特色,围绕棉花、小麦、花生、蔬菜、苗木生产,在全乡成立28个农民科技协会,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农产品,促其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打造了“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优质棉4万亩,瓜菜1万亩,脱毒红薯8000亩,优质苗木1000亩,同时,引进农、涉农项目,拉长产业链条。 二是畜牧业扩规模。充分利用丰富的桔杆资源优势,引进和改良畜产品品种,强力推动全乡养殖业的发展。以小康万只蛋鸡场、振营万头养猪场、集养牛及屠加工为一体的乾元牧工商有限公司为依托,走公司+基地带农产品的路子,使全乡养殖业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轨道。同时,以养殖大户为依托,发展沼气池1000个,形成种植、养殖、沼气、种植四位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的链条。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四年来,投资数百万元,修建柏油路35公里,砖匝路33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打机井800多眼,修建桥、涵60多座,年植树12万棵,新增旱涝保收田3.8亩。 畜牧业发展淮阳县冯塘乡立足乡情,采取得力措施,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使畜牧业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全乡鸡存栏41万只,羊存栏5.6万只,生猪存栏3.1万头,牛存栏1.3万头,全乡养殖专业户达318户,畜牧产值达9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 抓引导,搞好示范带动。该乡要求每一名村干部都要结合自身实际上一项畜牧养殖项目,并组织全乡党支部书记到畜牧养殖业搞得好的外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全乡80%以上的村干部有畜牧养殖项目并大都尝到了甜头。该乡党支部书记方振营兴办了一个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800头,年收益6万元以上。该乡党委、政府正确引导,村干部示范带动,调动了全乡群众大搞畜牧养殖的积极性。 搞服务,促进健康发展。该乡首先出台优惠政策,在畜牧养殖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协调支持,先后为养殖户协调资金260余万元,扶持养殖大户48户、养殖大村6个。 其次,以乡兽医站为依托,成立了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养殖户家中进行技术服务和畜禽的疾病防治,并定期聘请专家教授为养殖户授课,全乡培训人员达12000人次。 第三,利用政府信息优势,上网为农民销售畜牧产品,开拓了上海、武汉等地市场,打通了销售渠道,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举龙头,走产业化之路。该乡一是牢固树立“建一个龙头,带一方群众,兴一个产业”的指导思想,引资1000万元建立了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乾元牧工商有限公司,以此为龙头,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推动全乡畜牧业的发展。二是成立了28个农民畜牧业协会,提高农民互助能力,解决生产、销售中的问题。 特色产业产业带动。为实现黄姜的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冯塘乡与县陈州生物化学制药厂合作在该乡红旗林场建立了投资150万元、占地16亩、年加工生产水解物36吨的黄姜加工厂,该厂已建成投产。为解除农民发展黄姜的后顾之忧,该厂与全乡黄姜种植户签订了黄姜种植回收合同,合同规定保证不低于每公斤2元的价格全部收购农民种植的黄姜。 服务推动。为加强对发展黄姜这一产业的服务和领导,该乡成立了黄姜生产办和黄姜生产协会,并明确乡主要领导主抓此项工作,黄姜办及黄姜协会人员定期深入黄姜地块为农民提供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该乡还聘请中科院及省、市、县的黄姜专家来乡为农民授课,先后为农民举办培训班10余期,免费为农民印发黄姜生产技术资料8000多份。对发展黄姜缺资金的农户,该乡积极协调贷款,发展一亩黄姜协调贷款400元,先后为农民协调发展黄姜贷款50万元。 机制促动。该乡在发展黄姜种植上,与正在实施的“双强工程”建设相结合,该乡要求村干部要逐步全部达到“双强”标准,并把有无致富项目作为衡量村干部是否达到“双强”的重要标准。该乡还规定发展黄姜5亩以上者算作一个致富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全乡广大村干部带头大力发展黄姜的积极性,全乡种植黄姜的村干部已达60%以上。 全乡已发展黄姜种植面积5000亩,黄姜亩均产2500—3000公斤以上,种植黄姜的效益是普通作物的2—3倍,为此农民亩均增收达400元。 项目建设冯塘乡牢固树立“抓经济就是抓工业,抓工业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招商引资”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全乡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和主攻方向,掀起千军万马跑项目、上项目的高潮。为打造资金流入洼地,在全乡叫响“你发财,我发展,你不赚钱,我不要钱”的口号,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一系列措施,严禁向企业乱摊派、乱伸手。并规定,在冯塘境内建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乡政府无偿安排建厂用地。同时,对林场工业园进行高标准规划,提供“三通”等便利条件,实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每个项目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全程服务,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所有问题。乡党委书记张新生,为总投资2000万元的乾元牧工商有限公司开协调会1次、现场办公会2次,使该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在短短的6个月内顺利建成投产。该乡已引进资金5600万元,建设了棉花加工厂、冯塘农贸市场、力明种猪场、于刘寨草编厂、方营养鸡场、小康万只蛋鸡场、乾元牧工商有限公司等16个项目,带动发展民营企业186家,年工业产值超亿元。 基层建设冯塘乡党委政府从抓整顿促建设、抓制度重落实入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乡党委向班子成员提出团结上、工作上、作风上、生活上四个向我看齐的要求,使其之间形成子工作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良好氛围。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充公利用每月的例会学习日,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增强干部宗旨意识。建立健全考勤、会议、廉洁自律等十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管理制度。 深化了三级联创,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冯塘乡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村党支部进行公开排队,采取公开指导,因地制宜,对症施药的办法,抓好先进、后进“两类”村的建设。共派出20名乡干部到村任职,发展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党员160多名,增强了战斗保垒作用。 冯塘乡把优化社会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理念,狠抓信访和社会治安两项工作,确保会乡大局稳定。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组织百名乡干部职工,开展“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帮民难”活动,深入实际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了信访网络,狠抓四个强化即旨化领导接待日制度、强化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制度、强化源头疏导、强化以法治访化解矛盾于未萌。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实施“三级联防共创平安冯塘”工程。乡政府投资10多万元建立了林场、汲公集、代楼、郭集4个警务室,成立了20人的摩托化乡治安巡防大队,各行政村成立专职巡逻队和义务巡逻队,为群众站岗放哨。同时,该乡还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从快从严处理各类社会治安案件,有效改善了全乡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