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疯狂躲避球 |
释义 | 在美国,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体育项目,虽然没有其他球类运动那样强势,但仍然是一种深受平民喜欢的流行体育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影片档案中文 名 疯狂躲避球高高挂 片 名 Dodgeball: A True Underdog Story 年 代 2004 国 家 美国/德国 类 别 喜剧/运动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字幕 片 长 92 Mins 演职人员导 演 罗森·马索·瑟伯 Rawson Marshall Thurber 编 剧 罗森·马歇尔·瑟伯Rawson Marshall Thurber 主 演 文斯·沃恩 Vince Vaughn .... Peter 姬丝汀·泰勒 Christine Taylor .... Kate 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 White Goodman 贾斯廷·朗 Justin Long .... Justin 詹森·贝特曼 Jason Bateman .... Michelle Boehle .... ADAA Dancer Cayden Boyd .... Timmy David Boyd .... Cheerleader #2 Brooke Burke .... Tate Chalk .... Waldorf Referee 加里·科尔 Gary Cole .... Vincent De Paul .... Globo gym trainer Jamal Duff .... 剧情梗概为梦想,必须赢◆ 彼德(文斯·韦汉饰)是一名狂热的“闪避球”(Dodgeball)爱好者,平时最爱与同样热爱这项运动的朋友,到附近一座小型地方体育馆打球,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然而好景不长,这座体育馆因缺乏资金面临被拆迁的命运,虽然彼德等人都想尽一切可能保住这个体育馆,然而面对资金巨大的缺口,他们感到一筹莫展。在体育场被拆迁之前,他们得知赌城拉斯韦加斯将要举行一场名为“winner takes all”高奖金的闪避球比赛,他们决定组队参加,用获胜的奖金来购买这座体育馆,然而他们面对的一只超强的参赛队伍,那就是由本·史蒂勒率领的闪避球队,他们来自一个更大,资金更雄厚的队伍,他们能够过关斩将,得胜而归并且赢得他们的梦想吗? 影片幕后老演员,新导演◆ 《闪避球的奇迹》是好莱坞笑匠本·史蒂勒的最新作品,为了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电影“笑果”,他不仅身兼监制片人和主演,而且来将从前合作默契的老婆姬丝汀·泰莱和老友文斯·韦汉也拉拢过来一起参加演出。这是宾·史迪拿夫妻档合演的第二部影片,2001年他们的第一次并肩出现在《祖兰德》(Zoolander)中。本·史蒂勒与文斯·韦汉则是继《祖兰德》(Zoolander)和《警界双雄》(Starsky & Hutch)之后的第三次合作。 本·史蒂勒提拔广告界的知名导演罗森·马索·瑟伯担任编剧和导演,这是这名新晋导演的银幕处女作,而在此之前,他仅仅在4分钟长的短片,《Terry Tate: Office Linebacker》中灵光乍现,而本·史蒂勒也正是因为偶然从这部广告片中发现了他的导演才华和制造笑料的过人才能,进而大胆地将导演的职务交给了这位初出茅庐的导演。 影片点评老运动,新电影◆ 记得在《天地无伦》中,那个老派孤独又喜欢骚扰自己儿子的父亲吗,他曾经厌恶地踏碎儿子的滑板,对他说,“为什么你不和我一起去玩闪避球呢。”的确,在美国,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体育项目,虽然没有其他球类运动那样强势,但仍然是一种深受平民喜欢的流行体育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不是它头一次被搬上银幕,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别有两部关于这种运动的小成本电影,片名同为《Dodgeball》,第一部讲述的一个初级中学中闪避球比赛的故事,另外一部仅仅是一个20分钟的短片。 体育题材的电影是最容易获得意外成功的电影类型,因为不仅仅因为它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也因为影片催人奋进令人振奋的情节。即使这种体育运动并不普及,但电影之中蕴涵的怀旧的温情和顽强奋斗的体育精神还是会获得很多电影观众的认可的。这一次《闪避球的奇迹》的上映院线达到了2500家,比《80天环游地球》也仅仅少了200家,也正说明了制片商和发行商对这部电影的信任。 影片花絮高危险,乱片名◆ 这种运动具有非常快速的特点,这也为拍摄增加了不少困难,不仅仅因为动作的捕捉难度很高,而且这种四处老弹的闪避球也经常会和摄像机作对。仅仅本·史蒂勒本人在拍摄中就打碎了3台摄像机,而且还有一次将球打到了他妻子的脸上,而他回家之后是否遭受更严重的伤害暂时还没有报道。 电影的片名从前定为《Underdog》,但由于没有反映出影片内容,后来被改为《Underdog: The Movie》,但制片公司似乎更喜欢“Underdog”,这个片名,并且最后将片名定为现在这个,虽然片名中有“A True Story”的字样,但根据资料显示,电影并非改编自什么“真实的故事”。 影片链接闪避球◆ 闪避球在美国与篮球、橄榄球和棒球等运动相比属于冷门项目,比赛场地分为内场及外场,每场比赛限时二十分钟;比赛人数每队八人,以七内场一外场开始。一般情况下,球员不得进入对方球队之场地,唯攻方内场球员可以进行腾空动作进入对方内场,但亦须尽快返回原本的场地。比赛中不得用脚踢球,不得蓄意攻击对手肩部以上部位,否则会被判罚出局。比赛中攻方队员用球击中对方球员且落在场地内,被击中球员被判出局。失去所有内场球员的一队为败方,若在比赛限时内未能分出胜负,则以内场球员较多的一方为胜方。若双方的内场球员数目相同,则以比赛完结前拥有发球权的一方为胜方。 疯狂躲避球手机游戏:游戏简介: 一款Android平台上快节奏的躲避球游戏,游戏描述主角Chompy和他的朋友在疯狂的玩耍躲避球游戏,玩法简单,选择角色,选择关卡,开始扔球-躲避-胜利,打败游戏中5个角色所控制的世界,通过联赛模式和小游戏模式的完成获得成为躲避球历史上的一部分。类似打冰球游戏。 软件相关信息: 更新日期:2011-06-02 当前版本:2.1.1 版本要求:安卓1.6 及更高版本 软件类别:动作游戏 软件大小:18M 躲避球一、球员1.正式比赛时,下场比赛球员12人,替补球员4人。 2.每局比赛开始时及进行中,外场球员每队至少要有1人以上。 3.各局休息间可以自由换人(人数不限)。比赛中禁止换人(球员受伤例外)。 (比赛中受伤换下之球员,在同一局内不得再进场比赛。) 4.球员必须穿著有号码之球衣参加比赛。队长球衣号码规定为1号。 5.球员被判「取消资格」时,不得参加剩余之各场比赛。 6.球员被判「退场」、「取消资格」时,该队于该场剩余之比赛中.应少于12人之人数上场比赛。(意即不能替补上场比赛) 7.男女混合组比赛,下场比赛球员女生不能少于6人。 二、时间1.每局比赛5分钟(裁判暂停时间除外),每局中间休息2分钟。[无球队技术暂停] 2.第二以后须交换场地(含球员席)。(每局比赛结束时先交换场地再休息) 3.比赛开始由主裁在中圈执行跳球,并由主裁抛球离手时间始计时。 4.比赛结束时,以公开计时器之信号或计时员之信号为准。 5.比赛时间终了同时,抛球离手的球击中对方内场球员时,视攻击有效球。 三、胜负1.以每局结束时,双方内场剩余人数为比数。 2.比赛可采一局决胜制、三局决胜制或五局决胜制。 3.和局时,由双方内场球员各1人,于中圈跳球后,率先将对方击出局者为胜。 4.以下情况称为不完全球队: 比赛中,因受伤或被判退场致球员仅剩1人时。 比赛中,如非因受伤或被判退场或取消资格,致上场球员人数少于12人时。 比赛中,如出现上场球员人数多于12人时。 5.出现「不完全球队」时,该队应被判负一局,比分以0:11计算。 6.球队被判「取消资格」时,该队不得参加该场剩余之比赛,比数以0:2计算。 四、跳球1.比赛开始前由双方队长选择专场区(以投铜板、猜拳等方式决定)。 2.跳球时,由双方内场球员中各推1人为跳球员在中圈跳球。跳球员跳球后,不得故意连续再触球(内场球员仅剩1人时,该队不在此限)。 3.跳球员跳球时,不得抛球二次以上。 4.跳球后,如球被内场球员所,得球者之第一次攻击,不得攻击对方跳球员。(违者由对队内场发球)。 5.如跳球员故意被攻击或故意妨碍对队时,应被判「技术犯规」。 6.跳球后,如球被内场球员所获,跳球员不可故意接取得球者之第一次掷球。(违者由对队内场发球) 7.跳球后,如球被外场球员所获,得球者得攻击对方跳球员。 五、出局1.身体及附着物被对队直接击中而未能接住者。[接球踩线不算出局,仅以犯规论] 2.对队攻击,守队2人以上触球而未能接住时,最先触球者出局。 3.内场球员被球击触后,如队友补救接球之过程有越区、踩线或犯规,最先触球者出局。 4.比赛进行中.内场球员不得故意进入外场区(不得故意出局)。 六、通则1.掷球或传接球前后(连续动作),身体之任何部份不得踩线或越线。 2.禁止同队内场球员互相传球。(非故意传球之彼此触球不在此限) 3.禁止同队外场球员互相传球。(非故意传球之彼此触球不在此限) 4.同队内、外场之互相传球次数以4次为限。通过对方内场之掷(攻)球,在对方球员肩膀以上或双手侧平举以外。以传球论。外场球员「触球出界」。以一次传球论。触球出界前之传球次数并应累计。外场球员似乎有「触球出界」现象,裁判却难以明确判断时,不以「触球出界」论。 5.禁止头脸攻击:攻队击中守队内场球员头脸部(颜面、头颅)时,击中无效。 击中守队球员头部附着物(帽沿、头发、发带、头巾……),击中有效。 6.守方球员故意被击中头脸部时;应被判『技术犯规」。球员似有故意被击中头脸部之嫌疑时(或应注意而未注意),应被判罚「警告」。球员明显故意被击中头脸部时,应被判罚「退场」。 7.在对队内场或外场地面停留或滚动之球,不得用手或脚越区触球或拨球。有运球行为时,球不可触及对方之场区。 8.球员接到球后五秒内,必须将球掷出。[若因重心不稳跌倒不在此限] 9.球员可以直接用身体之任何部位接球或挡球(积极性的救球情况下)。 但不得故意以头顶球、踢球、明显故意触球出局等不当之行为。 10.内场球员以手、臂、足、头等部位挡球后,不得再接球。(类似排球式低手击球、顶上托球……之弹击后再接球视为犯规动作)。(违者由对队内场发球) 外场球员以手触球后,或采排球式托球后,本人可再接球;但不可意图以此方式传球。 11.球员不可以弹击方式攻击或传球。 12.不得以任何接触性动作(脚踢、推撞、殴打)或言语侵犯其他球员。 (违者应被判「技术犯规」) 13.正常情况下,裁判被球击触时,以球落地论。 14.因「出局」或「生还」之球员,于进出场途中,非故意性触球,以球落地论。 15.无论是队员或职员,比赛中均应保持良好风度;不可有不雅之言语或不当举动,及其 他违反运动精神之情事,也不可有妨碍或故间延迟比赛进行之行为。如有以上情事。属「技术犯规」并可依情节之轻重程度,酌予「警告」(黄牌)、 「退场」(红牌)、宣告「取消资格」之判罚。 七、进出场1.内场球员被判出局时,应立即出去外场区,并不得故意再触球(非故意不追究)。 [违者判罚对方队内场重新发球] 2.内、外场球员之进出,须由死球区通过,不可进入对队内外场区。 (违者判罚对队内场重新发球;如外场生还球员违犯,判罚技术犯规] 3.外场球员取得生还权时,如未立即离开外场区,而有继续留在外场之意图 或故意再触球,应予放弃生还伦。(非故意再触球不在此限) 4.和比赛结束讯事情几乎同时.外场球员将对队内场球员击中出局,该外场球员应予取得生还权。(外场球员仅剩1人时不能生还;对方内场全数出局时不必生还 。) 八、发球权1.内场球员触球出界(含被攻击触身),或内场球员投掷球出界,由对队内场取得发球权。 2.外场球员以手触球出界,由外场球员于外场重新发球。(消极性触球出界、故意延迟比赛,应「技术犯规」,由对队内场取得发球权) 3.重新发球时,发球员应先定位本球过头,并经裁判鸣笛后,于五秒钟内在该场区内之任何地点将球投出。(举球过头经裁判鸣笛后,可助跑、运球) 4.隔着端线或边线,内场球员与外场球员同时在空中接到球时,由内场取得发球权。 5.双方球员隔著中线.同时在空中接到球时,由双方内场球员中各推l人在中圈重新跳球。 6.球触及球场上空之飞鸟或障碍物时,应由最后触球之对队内场取得重新发球权。 九、得利条款裁判员对于犯规事实之判断,认为对于犯规队之双方不利时,得不予(或暂不予)判罚。但技术犯规应予追究。 十、躲避球的历史躲避球运动起源于英国,随着欧洲移民新大陆并在1900年左右盛行于美国。1902年,日本留美归国学人将躲避球运动引进日本,由于运动价值深受肯定,遂于1913年起被列为日本学校体育教材。台湾因为早年受到日本统治之故,在台湾日治时期已有躲避球运动。 台湾光复之初民生凋敝、国家社会经济困难,学校体育活动之推展自然难掩经费短缺之苦。有鉴于此,当时省立台北师范学校温兆宗老师,在1951年,以台湾北部,小学校园为主,极力倡导此项深具经济实惠、简单易学之躲避球运动;同时,为了推展及比赛的需要,乃将原本较具游戏性质的躲避运动予以竞技规则化。 在大陆,新中国政府也广泛开展包括躲避球在内的各种新兴球类的体育项目,并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各地已有许多躲避球地方球队和俱乐部,并组成了国家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躲避球运动一定能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