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锋前暖区暴雨 |
释义 | 简介正常年份,5月中旬以后,受东亚季风影响,大雨带移至华南沿海,降水量增大,称为华南前汛期季风降水,雨量主要降落于冷锋前部的暖区。 锋前暖区暴雨是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般特征1.1 降水量大,中心降水是锋面降水的3-5倍 1.2 降水范围小,约占过程降水面积的1/3-1/4 1.3 局地性强 触发机制由于锋前暖区受潮湿不稳定的西南季风气流所控制,只要在边界层内存在使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就会在华南前汛期的环流背景下产生暴雨。 2.1. 边界层内侵入的浅薄冷空气 2.1.1 受武夷和南岭山脉阻挡,冷锋停滞于25N附近,但边界层内有浅薄的冷空气沿河谷南下或从东部海上回流侵入暖区,造成抬升不稳定 2.1.2 锋区坡度小,宽度大,地面图难以发现,但可见切变,暴雨区较小。 2.1.3 边界层内水汽通量辐合是产生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浅薄冷空气侵入有利边界层内水汽向暴雨区输送。但当冷空气入侵接近850HPA高度,降水停止。因为冷空气加厚,破坏不稳定层结,也破坏了低层水汽供应。 2.2 地形对暖区暴雨的作用 2.2.1 地形动力抬升 2.2.2 喇叭口地形收缩作用 2.2.3 对流单体随中层风向下游移动,有时暴雨区并不是在迎风坡,而落在中层风下游其他条件有利的地区。 2.3 海陆分布的对暖区暴雨作用 2.3.1 华南地处低纬,频临西太和南海,西南季风加强时,有利水汽输送。广东沿海暴雨前,经常有假相当位温的剧增,这是由于边界层内偏南气流加大,有时达到低空急流强度,甚至产生超低空急流(950HPA),暖湿北涌造成的。 2.3.2 海陆风效应显著。特殊的海岸地区,可以形成辐合中心加强降水,并产生沿海降水的日间变化。陆风的辐合中心,形成夜雨,与沿海气候值暴雨中心相吻合。海风的辐合中心,形成白天暴雨,位于内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