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蜂孢子虫病 |
释义 | 疾病概述蜂孢子虫病(nosemosis of bees)是由蜜蜂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蜜蜂成虫的一种寄生虫病。 分布危害蜂孢子虫病在世界各养蜂发达国家都有发生,以欧美国家发生最为严重。国内流行亦较严重,以东北等地较为普遍。 工蜂、母蜂和雄蜂都能感染蜜蜂孢子虫病,引起机体功能衰弱,采蜜能力降低,寿命缩短,母蜂感染后寿命只能维持2-4个月。 疾病病原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寄生并形成危害,其在蜜蜂体外只能以孢子的形态存活。孢子虫呈椭圆形,具有无结构的外壳,有较强的蓝色折光性,长4.4-6.6μm,平均5.4μm,宽2.0-3.3μm,平均2.7μm。孢子内部为双核细胞、双液泡。外壳前端有孔隙-胚孔,其中伸出极丝,极丝长度为230-400μm。 孢子虫的生活周期中有两个明显时期,即无性期(裂殖期)和有性期(孢子期),孢子经蜜蜂口器进入中肠,在消化液作用下,形成游走体侵入上皮细胞内发育分裂,最后产生大量新孢子、随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散出,混入粪便排出蜜蜂体外,造成污染。 孢子虫最适宜的温度是30℃-32℃,高于36℃和低于12℃时,孢子停止发育。孢子虫停止发育则患病蜜蜂恢复健康。孢子在干燥的蜂粪便中能存活2年,在蜂尸中可存活5年,蜂蜜中可存活11个月,在水中可存活113天,在巢脾上,存活时间3个月至2年。孢子致死条件是:蜂蜜中为60℃,15分钟;水中58℃,10分钟;100℃以上水蒸汽中1分钟即可杀死孢子;25℃条件下,4%甲醛溶液或50ml/m2甲醛溶液蒸汽1小时,10%漂白粉10-12小时能杀死孢子;37℃条件下,2%NaOH小时15分钟能杀死孢子;直射阳光在15-32小时内可杀死孢子。 流行病学蜜蜂孢子虫病仅危害蜜蜂成蜂,对幼虫和蛹都不致病。患病蜜蜂是此病传播的根源。病蜂体内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巢脾、蜂蜜、蜂箱,蜂具和场地、水池等;当健康蜜蜂在吸取蜂蜜等食料或健康蜜蜂与病蜜蜂互相喂食时,孢子虫的孢子通过健康蜂的口器进入中肠,形成孢子虫。孢子虫在中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繁殖、经几个发育阶段又形成很多孢子,孢子随粪便排出体外,并继续传播蔓延。 蜂群间的传播,通常由迷巢蜂和盗蜂引起。将病群的蜂合并到健康群,或用病群中的饲料喂健康蜂,或将病群用过的巢脾蜂箱等未消毒就给健康群使用都能造成蜂群间的传播。 蜜蜂孢子虫病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早春最为多发,晚秋次之,夏季和秋季则发病较少。 临诊症状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在后期,由于寄生的孢子虫破坏了中肠的消化作用,使病蜂得不到必需的营养物质,会出现衰弱,萎靡不振,翅膀发颤,腹部膨大,飞翔无力等表现,病蜂常从巢脾上掉落下来,下痢症状明显,病蜂不断从巢门爬出,最后死亡。蜂群群势下降,母蜂也会死亡。 机理病理蜜蜂孢子虫经口器进入中肠上皮细胞,在其中繁殖,吸取营养,引起中肠上皮细胞脱落死亡,消化及营养吸收功能下降,严重下痢而发病。病理变化集中于中肠,外观可见中肠浮肿,松弛,失去弹性,呈灰白色或乳白色。病理切片经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检查,显微镜下可见中肠上皮细胞严重破坏,细胞内充满孢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