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封禅书
释义
1 司马迁作史书

基本信息

【名称】《封禅书》

【全名】《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年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体裁】纪传体史书

作品原文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 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禹遵之,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其后三世,汤伐桀,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后八世,至帝太戊,有桑谷生于廷,一暮大拱, 惧。伊陟曰:“妖不胜德。”太戊修德,桑谷死。伊陟赞巫咸,巫咸之兴自此始。 后十四世,帝武丁得傅说为相,殷复兴焉,称高宗,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祖已曰:“修德。”武丁从之,位以永宁。后五世,帝武乙慢神而震死。后三世,帝纣淫乱,武王伐之。由此观之,始未尝不肃祗,后稍怠慢也。

《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祇. 皆用乐舞, 而神乃可得而礼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 内名山大川。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

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

自周克殷后十四世,世益衰,礼乐废,诸侯恣行,而幽王为大戎所败,周东徙雒邑。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暤之神, 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 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 帝之征,君其祀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或曰:“自古 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 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祀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 以一牢祠,命曰陈宝。

作鄜畤后七十八年,秦德公既立,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 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畤。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

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六)〔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其后十四年,秦缪公立,病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上帝,上帝命缪公平晋乱。史书而记藏之府。而后世皆曰秦缪公上天。

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 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 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俈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 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 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 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 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 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 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是岁,秦缪公内晋君夷吾。其后三置晋国之君,平其乱。缪公立三十九年而卒。

其后百有余年,而孔子论述六艺。传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禅乎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或问禘之说,孔子曰:“不知。知禘之说,其 于天下也视其掌。”《诗》云纣在位,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 下未宁而崩。受周德之洽维成王,成王之封禅则近之矣。及后陪臣执政,季氏旅于泰山,仲尼讥之。

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周 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 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其后百一十五年而秦并天下。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 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 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 祭,席用葅稭,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 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 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 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 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云。 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 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 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珪币杂异焉。

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 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示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 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太、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 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 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 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 党归。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二世元年,东巡碣石,并海南,历泰山,至会稽,皆礼祠之,而刻勒始皇所立石书旁,以章始皇之功德。其秋,诸侯畔秦。三年而二世弑死。

始皇封禅之后十二岁,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皆讹曰:“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 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自五帝 以至秦,轶兴轶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其礼损益世殊,不可胜记。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于是自肴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太室,嵩高也。恒山,泰山,会稽,湘山。水曰济,曰淮。春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祷祠。其牲用 牛犊各一,牢具珪币各异。

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薄山者,衰山也。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渎山,蜀之汶山。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 ;江水,祠蜀。亦春秋泮涸祷塞,如东方名山川,而牲牛犊牢具珪币各异。而四 大冢鸿、岐、吴、岳,皆有尝禾。

陈宝节来祠,其河加有尝醪。此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故加车一乘,驹四。

霸、产、长水、泮、涝、泾、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祠,而无诸加。

汧、洛二渊、鸣泽、蒲山、岳山之属,为小山川,亦皆岁祷塞泮涸祠,礼不必同。

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庙。西 亦有数十祠。于湖有周天子祠。天下邽有神。 沣、滈有昭明、天子辟池。于〔杜〕、 亳有三〈杜〉(社)主之祠、寿星祠;而雍菅庙亦有杜主。杜主,故周之右将军,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各以岁时奉祠。

唯雍四畤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故雍四畤,春以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祠,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月祠;〔若〕陈宝节来一祠。春夏用骍, 秋冬用。畤驹四匹,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黄犊羔各四, 珪币各有数,皆生瘗埋,无俎豆之具。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通权火,拜于咸阳之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经祠云。西畤、畦畤,祠如 其故,上不亲往。

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岁时奉祠之。至如他名山川诸鬼及八神之属,上过则祠,去则已。郡县远方神祠者,民各自奉祠,不领于天子之祝官。祝官有秘祝,即有灾 祥,辄祝祠移过于下。

2 司马相如作散文

基本信息

【名称】《封禅书》

【别名】《封禅文》

【年代】西汉

【作者】司马相如

【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封禅书[1]

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2]。历撰列辟[3],以迄于秦。率迩者踵武[4],逖(tì)听者风声[5]。纷纶葳蕤[6],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续《韶》《夏》[7],崇号谥[8],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9]。罔若淑而不昌[10],畴逆失而能存[11]?

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也。五三《六经》载籍之传[12],维见可观也。《书》曰:“元首明哉,股肱(gōng))良哉[13]。”因斯以谈,君莫盛于唐尧,臣莫贤于后稷[14]。后稷创业于唐[15],公刘发迹于西戎[16],文王改制[17],爰周郅(zhì)隆[18],大行越成[19],而后陵夷衰微[20],千载无声[21],岂不善始善终哉!然无异端[22],慎所由于前[23],谨遗教于后耳。故轨迹夷易[24],易遵也;湛恩蒙涌[25],易丰也[26];宪度著明[27],易则也[28];垂统理顺[29],易继也。是以业隆于襁褓而崇冠于二后[30]。揆其所元[31],终都攸卒[32],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也[33]。然犹蹑梁父[34],登泰山,建显号[35],施尊名。大汉之德,烽涌原泉[36],沕(mì)潏(yù)漫衍[37],旁魄四塞[38],云尃(fú)雾散[39],上畅九垓[40],下沂八埏(yán)[41]。怀生之类沾濡浸润[42],协气横流[43],武节飘逝[44],迩陕游原[45],迥阔泳沫[46],首恶湮没[47],暗昧昭晰[48],昆虫凯泽[49],回首面内[50]。然后囿驺虞之珍群[51],徼麋鹿之怪 兽[52],□(dào)一茎六穗于庖[53],牺双觡(gé)共抵之兽[54],获周余珍[55],收龟于岐[56],招翠黄乘龙于沼[57]。鬼神接灵圉[58],宾于闲馆。奇物谲(jué)诡,俶(tì)傥(tǎng)穷变。钦哉,符瑞臻兹[59],犹以为薄,不敢道封禅。盖周跃鱼陨杭[60],休之以燎[61],微夫斯之为符也,以登介丘[62],不亦恧(nǜ)乎[63]!进让之道,其何爽与[64]!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憓(huì)[65],诸夏乐贡[66],百蛮执贽[67],德侔往初[68],功无与二,休烈浃洽[69],符瑞众变,期应绍至[70],不特创见[71],意者泰山、梁父设坛场望幸[72]。盖号以况荣[73],上帝垂恩储祉[74],将以荐成[75]。陛下谦让而弗发也[76],挈(qiè)三神之欢[77],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或谓且天为质暗[78],示珍符固不可辞[79];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父靡几也[80]。亦各并时而荣,咸济世而屈[81],说者尚何称于后,而云七十二君乎?夫修德以锡符,奉符以行事,不为进越[82]。故圣王弗替[83],而修礼地祗[84],谒欵天神[85]。勒功中岳[86],以彰至尊[87],舒盛德,发号荣[88],受厚福,以浸黎民也[89]。皇皇哉斯事[90]!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91],不可贬也。愿陛下全之[92]。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93],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94],以展采错事[95];犹兼正列其义[96],校饬厥文[97],作《春秋》一艺[98],将袭旧六为七[99],摅(shū)之无穷[100],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101],腾茂实[102]。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103],宜命掌故悉奏其义而览焉[104]。”

于是天子沛然改容[105],曰:“愉乎,朕其试哉!”乃迁思回虑,总公卿之议,询封禅之事,诗大泽之博[106],广符瑞之富。乃作颂曰:

自我天覆[107],云之油油[108]。甘露时雨,阙壤可游[109]。滋液渗漉[110],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穑曷蓄[111]。

非唯雨之,又润泽之;非唯濡之[112],泛尃护之[113]。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显位[114],望君之来。君乎君乎,侯不迈哉[115]!

般般之兽[116],乐我君囿[117];白质黑章,其仪可嘉;旼(mín) 旼睦睦[118],君子之能。盖闻其声,今观其来。厥途靡踪[119],天瑞之征。兹亦于舜[120],虞氏以兴[121]。

濯濯之麟[122],游彼灵畤(zhì) [123]。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以享祉[124]。三代之前,未之尝有。

宛宛黄龙[125],兴德而升;采色炫耀,熿(huáng)炳辉湟[126]。正阳显见[127],觉寤黎烝[128]。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

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讬寓[129],谕以封峦。

披艺观之[130],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圣王之德,兢兢翼翼也[131]。故曰:“兴必虑衰,安必思危。”是以汤武至尊严,不失肃祗[132];舜在假典[133],顾省厥遗[134]:此之谓也。

作品注释

[1]此文载《史记》卷一—七,《汉书》卷五七下。《文选》卷四八与《艺文类聚》卷一,题同作《封禅文》。

[2] 昊穹:天。

[3]选:数。辟:君王。

[4]率:循。迩:近。踵武:踪迹。

[5]逖:远

[6]纷纶:乱。葳蕤:委顿的样子。

[7]韶:舜乐,代舜。夏:禹乐,代禹。

[8]号:尊号,人主生时所上。谥:美谥,殁后所加。

[9]七十有二君:七十二个君王。有:通“又”。

[10]罔:无。若:顺。淑:善。

[11]畴:谁。逆:迎。

[12]五:五帝。三:三皇。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载籍:书籍。

[13]引语见《尚书·益稷》。元首:喻君。股肱:喻臣。

[14]后稷:尧臣,周之始祖。

[15]后稷为唐尧的农官,教民耕种,他作为周的始祖这时已为周朝打下了基础。唐:唐尧,尧。

[16]公刘:后稷的曾孙,被戎人威逼自邰迁豳定居,逐渐发展起来。

[17]文王:周文王。改制:改革国家制度。

[18]爰:至。周:周朝,先前是诸侯国。郅:大。隆:兴盛。

[19]大行:极盛。越:于。成:周成王,幼年登基。所以下文说:“业隆于襁褓”。

[20]陵夷:义同“衰微”。

[21]无声:无恶劣名声。

[22]异端:他故。

[23]所由:所行。

[24]夷易:平易。

[25]湛恩:深恩。蒙涌:广大的样子。

[26]丰:完备,富足。

[27]宪度:法度。

[28]则:仿效,效法。

[29]垂统:君王传基业到后代。

[30]襁褓:代指年幼的周成王。二后:二帝,指周文王、周武王。

[31]揆:度,考察。元:始。

[32]终:考察终止。都:于。攸:所。卒:终。

[33]殊尤:特异。绝迹:卓绝的业迹。

[34]梁父:又称梁甫,泰山下的一小山。

[35]显号:尊号。及下句所言是封禅所为。

[36]烽涌:如烽火腾涌。原:通“源”。

[37]沕潏漫衍:水流连绵不断的样子。

[38]旁魄:此为“广被”义。四塞:四方边境。

[39]云尃雾散:如云雾布散。

[40]畅:达。九垓:九天,天空极高处。

[41]沂:流。八埏:八方边际。

[42]怀生之类:有生命之物。

[43]协气:协和之气。

[44]武节:武道,威名。

[45]迩:近。陕:通“狭”。原:通“源”。

[46]迥:远。泳:浮游。沫:通“末”。

[47]首恶:开始作恶。

[48]昭晰:光显。

[49]凯泽:和乐。

[50]面:向。回首面内:感怀天子之仁德。

[51]囿:养禽兽的园。驺虞:一种吉祥的兽。

[52]缴:围猎。

[53]□:嘉禾。

[54]觡:角。抵:通“底”,根。

[55]周余珍:周代遗留下来的珍宝,指周鼎。

[56]龟:周代养的乌龟。岐:岐山。

[57]翠黄:龙翼马身的乘马,黄帝乘之登仙。翠黄乘龙:以翠黄为所乘之龙。

[58]灵圉:仙人名。《汉书》注引文颖曰:“是时上求神仙之人,得上郡之巫——长陵女子,能与鬼神交接,治病辄愈。置于上林苑中,号曰神君,有似于古之灵圉,待之于闲馆舍中也。”

[59]符瑞:祥瑞之征兆,指驺虞至翠黄数事。

[60]杭:通“航”,船。《史记》“索隐”引胡广曰:“武王渡河,白鱼入王舟,俯取以燎。”即烤着祭天。

[61]休:美,使美。燎:烤鱼祭天。

[62]介丘:大山,指泰山;登泰山指封禅。

[63]恧:惭愧。

[64]其何:何其,多么。与:通“欤”。

[65]征:攻取。憓:顺从。

[66]夏:华夏。诸夏:泛指汉朝统治区域内的人。

[67]百蛮:统称周边少数民族。贽:进见礼。执贽:来进贡朝拜。

[68]侔:等同。

[69]烈:功业。浃洽:融洽。

[70]期应:应期。绍:续、继。

[71]创:初、始,指始创业时。

[72]望幸:盼望皇帝到来。

[73]号:上尊号。况:比(前代)

[74]上帝:上天。储祉:积福、降福。

[75]荐成:祭上天,靠上天促使成功。

[76]弗发:不去(封禅)。

[77]挈:绝。三神:天神、地神、山岳神。

[78]质暗:质证不明显。

[79]辞:辞让,谦让。

[80]靡记:无所表记。封禅刻石即表记。靡几:与“靡记”同义。

[81]屈:屈己,即前文所说谦让(而不封禅)。

[82]越:逾。进越:苟进逾礼。

[83]替:废,指废封禅。

[84]地祗:土地社稷神。

[85]谒:告。款:诚。

[86]勒功:刻石记功。

[87]彰:明,使明。

[88]发:发扬。号荣:大荣名。

[89]浸:滋润。

[90]皇皇:盛大的样子。

[91]丕:大。

[92]全之:成全封禅事。

[93]因杂:萃集。

[94]末光:余光。绝炎:与“末光”同义。

[95]采:官。错:通“措”。展采错事:展其官职,措其事业。

[96]正列其义:正列封禅之义。

[97]校:修订。

[98]一艺:如……一样的经书。

[99]旧六为七:原有的六经变成七经。

[100]摅:流布,流传。

[101]蜚:飞,传扬。

[102]腾:传播。茂实:丰茂果实。

[103]用此:以此,因此。

[104]掌故:官名,管礼乐制度等。

[105]沛然:感动的样子。

[106]诗:咏颂。泽:德泽、恩泽。

[107]天覆:如天覆盖。

[108]油油:云浓的样子。

[109]游:游泳。

[110]滋液:滋润浸渍。渗漉:水流的样子。

[111]曷:何不。

[112]濡:浸渍。

[113]泛:通“泛”,普遍。尃:通“布”。

[114]名山:指泰山。显位:封禅上尊位。

[115]侯:何。迈:行,指行封禅。

[116]般般:通“斑斑”。

[117]乐:以……为乐,欢游。

[118] 旼旼:和气。睦睦:通“穆穆”,肃穆。

[119]厥:其,它的。途:末路。

[120]亦于舜:省略动词;谓也出现在舜时。

[121]虞氏:虞舜。以:因此。

[122]濯濯:肥大的样子。

[123]灵畤:皇帝祭祀处。指汉武帝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事。《汉书·武帝记》:“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124]帝:天帝。享祉:享祭后答以福祉。

[125]宛宛:屈曲回旋的样子。

[126]熿炳辉煌:灿烂辉煌。

[127]正阳:帝王之象。

[128]觉寤:使醒悟,唤醒。黎蒸:众庶。

[129]类:事类。讬寓:寄托天意。

[130]披艺:披览艺文。

[131]兢兢翼翼:谨慎小心的样子。

[132]肃祗:敬神。祗:神祇。

[133]假典:凭借(祭祀)大典。

[134]顾省:检查反省。厥遗:其过失。

作品译文

从远古开始,苍天生人,依次数各代君王,一直数到秦朝。考察近代还有踪迹可寻,了解远古就只有凭流传下来的风闻。因而纷乱沉沦埋没不能指称的,多得数不清。继承舜、禹,崇尚生前死后的称号而封禅的人,可以说出的有七十二个君王。综观历代,没有依顺美好的而不昌盛,谁迎合错误而能久存?

轩辕以前,太久远太邈茫了,那详情已不可能说出了。五帝三皇因六经典籍流传,还可以略见一斑。《书经》说:“元首英明啊,辅佐的大臣优良啊。”由此来说,君王没有谁比唐尧兴盛,辅臣没有谁比后稷贤能。后稷在唐尧时创立基业,他的曾孙公刘因遭戎人追逼迁居到豳(bīn)地,得以发展,经周文王改革国家制度,到了周武王建立周朝就大大兴隆起来,极盛于周成王,以后逐渐衰变没落,但千年以来并无恶名,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然而这没有别的缘故,只是行事前后都言行谨慎,严防留下不良影响罢了。所以他们行事规范平易,容易遵循;恩泽深广,容易足意;法度显明,容易仿效;传承统治顺当,容易久传。因此王业在幼年登位的成王时极盛,超过了文王武王。但考察他的始终,却没有特异卓绝的事迹能和现在相比。然而他还登梁父山和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大汉的德泽,如源泉腾涌,连绵弥漫,广被四境;如云雾布散,上通九天,下流八方。一切生物尽沾恩泽,和气横流,威名远播,近狭处如在源头畅游,远阔处也象在余波浮游;开始作恶就被禁止,素来昏暗也见光明;昆虫和乐,万物都感激皇上的德泽。然后园林中出现驺虞等珍贵灵兽,围猎时获得麋鹿等奇异动物;厨房里看到一茎六穗的稻米,得到长着同根分枝角的奇兽作祭品;在岐山获得周朝遗留下的铜鼎和乌龟;在水中招来黄帝升仙时乘的似龙似马的翠黄。如同仙人灵圉的巫女住在安静的馆舍,接受传递神灵的旨意。神奇灵物穷尽变幻,卓异不凡。可敬佩哪,祥瑞的征兆达到这么多,还认为德薄,不敢说要封禅。周武王时偶然有鱼跃落到船里,就用火烤着来祭天。渺小啊,这就算是祥兆,因此登泰山封禅,不也有愧吗?冒进与谦让的事理,差异多么大呀!

于是大司马进言说:“陛下以仁爱抚育广大百姓,凭仗正义征服不顺从的,华夏百姓乐意奉献,周边少数民族都进贡朝拜,德泽等同古代先贤,功绩没有谁可以相比并。美善的功业融洽,祥瑞的征兆众多,应期相继到来,不只是在创业时出现。想来泰山、梁父山已安排好祭祀场地,在盼望皇上去呢。上尊号比前代尊荣,上天会降恩积福,将会促进成功。陛下却谦让不去封禅,违背天神、地神、山神的欢心,少了王道的礼仪,也会使群臣惭愧。有人说,上天有质证也不明显,既已现出珍奇的征兆就确实不能辞让;如果辞让,就会使泰山梁父山没有刻石作记的时机。历代帝王都各自随时势兴盛,如果都本来有济世功业却自谦不封禅,述说者还有什么向后世称道的,又说什么七十二君呢?养成美德,上天才会赐示祥瑞,尊奉祥兆举行封禅,就不是苟进越礼。所以圣明的君王不废封禅,会完备礼义对地神,祷告诚意向天神。在中岳嵩山刻石记功,封禅泰山显示至尊,可以扩展洪大的德泽,宣扬荣耀的名声,承受丰厚的福禄,来润泽百姓。盛大啊这件事。这是天下的雄伟景象,帝王的巨大功业,不能低估轻视。希望陛下成全这件事,然后汇集绅士官吏的智慧技能,使他们获得日月的余光照耀,提升官职,拓展事业;同时还考定陈述有关封禅的内容,整理成他们的文章,作为如《春秋》一样的经书,会继原有的六经成为七经,流传无穷;就能万代激发文士,发扬隐微余波,传扬英华名声,传播丰茂成果。从前的圣贤所以能永保美名,常被称赞,就因为封禅。应该命令主管礼乐的掌故官把封禅的内容全部奏上给您看。”

于是天子感动,露出满脸兴奋的神色,说:“痛快,我试一下吧!”就转变思想,综合官员的意见,询问封禅的事宜,咏颂德泽博大,宣传祥兆众多。于是作颂词说:

我的恩德如苍天盖地,如行云油油,如甘露和及时雨,德泽深厚人可泳游。滋润浸渍更淌流,生物无不长势遒,嘉禾一茎六穗,庄稼怎会不丰收。

不只如降雨,还要润得深;不只是浸渍,还要遍布均;让万物都欢欣,怀念仰慕倾心。名山尊显位,盼望君来临。君哪君啊,为何不速行。

毛色斑斓的驺虞兽,游我园林多欢欣,白色皮毛黑花纹,它的外表真喜人。神态和气肃穆,如同君子斯文。昔曾听到名声,现在看到来临。来路无踪无迹,天降祥瑞的特征。此瑞舜时也曾现,虞舜由此而勃兴。

肥肥胖胖大麒麟,嬉游祭祀之地。孟冬十月,君王祭祀,跑到君王车前,天帝赐来福祉。夏商周代以前,未曾有过此事。

宛曲盘绕黄龙,兴起德泽上升。色彩鲜明耀眼,灿烂辉煌如金。帝王之象显现,以此唤醒众人。经传书中记载,天命寄寓龙身。

天道以兆彰明,不必谆谆多言。依照事类寄托天意,显现祥瑞告谕封禅。

翻阅书籍来考察,天人之间相交会,天上人间相生相发相呼相应。圣明的帝王美德就是敬慎小心。所以说:“兴盛时必须思虑衰败,安乐时必须考虑危险。”因此商汤王周武王处于最尊严的地位,不错过敬神;舜在审察祭祀中反省过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品简析

在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筑坛祭地叫禅,是古代帝王的重大祭典。此文是司马相如遗作,死后上奏给汉武帝,阐明请求封禅的主张的。文章先概说自古以来历代封禅的君王,指出封禅无不昌盛;接着用略知的三皇五帝和可稽的周代封禅的盛事作对比反衬,指出大汉恩德和祥兆空前,武帝更应该封禅;又假托大司马(官名)上书,歌颂武帝功德、祥兆空前,封禅是天意所示,圣君所宜,会给官吏和百姓带来好处;进而假设武帝同意封禅,而拟作颂功德赞祥瑞的刻石词。直陈其意,托人进言,拟作颂词,再三强调武帝最宜封禅,真可谓“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最后还以天人感应,强调祭祀典仪可促进敬慎小心,居安思危,从更广意义上反复阐明应该封禅的主旨。

作者简介

司马相如

(约前179—前117)汉代文学家。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一说成都人。原名司马长卿,小名犬子(狗儿)。因为仰慕战国时代的名相蔺相如才改名,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就做了汉景帝的警卫“武骑常侍”。所作《子虚赋》与《上林赋》为汉武帝所赞赏,拜为中郎将,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他见武帝喜好神仙之术,曾上《大人赋》欲以讽谏,然效果适得其反。后病卒于家。公元前118年(元狩五年)遗有《封禅文》一卷。作品还有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凡将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