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丰都中学 |
释义 | 丰都中学 丰都中学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 由丰都知县蒋履泰创办的“五云书院”演变而来,跨越了三个历史世纪,历经了九个发展阶 段,迄今已走过 110年的光辉历程,历史悠久, 驰名巴渝。 丰都中学校地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鬼城”——丰都县城,坐落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南麓,是一所具有先进办学经验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为了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和适应丰都现成的搬迁,丰都中学在2002年9月迁至丰都新县城。校园环境幽美,花木葱茏,丛林叠翠,绿荫护道,鸟语花香。 悠悠岁月,漫漫征程。如今,丰都 中学由解放初十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已发展成 为拥有72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247名教 职工的大型高完中。多年来,丰都中学素以“ 治校严谨、全面发展”而享誉巴渝。学校坚持 以“ 拯救中华、服务桑梓”为办学宗旨,以 “创特色突出的巴渝名校”为办学目标,贯彻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 ”的办学思想,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为国 家培养了三万多名合格初、高中毕业生,为高 等院校输送了10000余名合格新生。不少校友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已成为精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著名企业家吴应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学者湛垦华、蒋映光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学校南迁以来,我校高考升学人数和上线率大幅上升。2004年到2007年高考上线突破1000人大关,王运、王江源同学先后在2004年和2005年被北京大学录取。今年我校高考上线达1127人,上线率高达90%,高出重庆市平均上线率近30个百分点;重本上线165人,本科上线676人,创历史新高;囊括了全县理科所有学科的第一名!应届毕业生冉雷莉同学以676分的高分雄居渝东片区榜首,列重庆市第22位,考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圆了全县78万人民10多年来的清华梦!谭鑫同学继已飞向蓝天的赵丰同学之后再次迈进空军航空大学!我校寄宿制初中部今年中考升入市级重点中学的比率达47.9%,雄居全县榜首。目前,我校形成了自初中部起各年级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等 200多项殊荣,现已跻身“重庆市重点中学”行列,是重庆市播种足球计划首批定点学校。 “神女长袖舞,高峡出平湖。”三峡截流,举校南迁,为丰都中学的腾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新建的丰都中学位于丰都新县城中心区Qa——3区,占地 160多亩,已投资7000多万元,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科技楼、实验楼,建有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田径运动场,功能齐全的食堂综合楼,宽敞舒适的教工住宅楼和学生公寓楼,配有先进“七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电子音像阅览室、图书室、语音室、实验室、计算机室,“三系统”: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施设备先进,功能分布合理。目前,学校投资400多万元用于校园的绿化美化,丰都中学正朝着“管理规范化、设备现代化、教学科学化、校园园林化”的目标迈进。 乘西部开发的东风,藉举校南迁之契机,百年老校,焕发青春。丰都中学从历史走向今天,从沧桑走向辉煌,丰都中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 五云广场 丰都中学始建于1893年,由时任丰都知县的蒋履泰开办的“五云书院”演变而来。百多年来我校坚持“振兴中华,服务桑梓”的办学宗旨,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享誉巴渝,影响深远。故而将丰都中学大门外景观广场命名为“五云广场”。旨在激励同学们传承历史,开创未来。 广场以五盏直立的广场灯体现学校的庄重、典雅,白红相间的地砖充满青春活力。 (二)校门 主体建筑: “一支钢笔、一把尺子、一块三角板足以张扬人生风帆。”是丰中人的信念。阳刚、奋进、大气的主体建筑风格感召着无数学子自强不息,直线造型喻示要堂堂正正做人,中国红象征火红青春的学生生涯,白色象征着纯洁的希望,兰色的玻璃幕墙象征科学的殿堂奥秘。 校门造型又像一个杠杆,它隐喻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样一个朴素的相对论原理,给学子们以想像的空间,并激励他们站立巨人之肩向科学高峰攀登。 次建筑:大门的左边是穿透式的立柱和校训。 穿透式的立柱喻意穿越时空,奔向未来。金色大字“至真至要,尚德尚能”乃我丰中校训,警示着每天从五云广场跨入丰中校门的师生,“读书应科学得法,做人应德才兼备”。 石阶:两个平台、三个台阶、四十八步梯阶。 两个平台暗喻丰中学子初中、高中两个学习阶段的两次人生跨越,三个台阶暗示学子在求学期间一日本省、四十八步梯阶让学生反省6年初高中学习历程中,随着24个春复秋冬的季节变换,必将有24次学业升华或变化,它反映了诸多方面知识收获和自己的成长足迹。每天从此拾级而上,必将三省乎已。 石阶两旁花圃:“博学”、“笃行”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嘱托,也是学生的自勉和丰中对学子的育人目标。希望他们将来成为一个个“知识渊博,多才多能,品行端庄,严于律己”的人。 (三)适存广场 丰都中学前身之一是适存中学,抗战时期三十几位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了一代代丰中人,为了缅怀先烈,故而命名为“适存广场”。 1、喷泉:伴着音乐的节拍,五彩的水柱造型在夜光下越发美丽,那是无数个幻想和希望,带走无尽的忧愁,凭添几多期盼。 2、主雕:银色的旋律,围绕象征丰都中学的历史和未来的柱子,螺旋而上,暗示探求知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柱子上的三颗星像征着初中、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螺旋上升的线条上,跳动着和谐、祥和的音符,星光下盘旋的飘带象征丰都中学的腾飞,方向盘是教师的写照,展翅欲飞的鸽子是丰中学子在教师的指导下翱翔在知识天空的象征。 3、《丰都中学赋》是对丰都中学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 (四)休闲、学习、绿化景观 1、五云亭:是对丰中历史的回顾,竹影下的文化石在池塘的映衬下更添几多自然、悠闲的氛围,坐在亭子里,看看书,聊聊天、看浮萍下的游鱼又是何等惬意,更能解除学习的疲劳! 2、文化树:百多年的罗汉松造型古绝、奇险,有感于生命的坚强和可贵,面对古松,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感想。 3、文化石:儒家文化和《易经》古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警示,让学子不敢怠慢学习,更不忘与人为善。它在花带的陪衬下尤为醒目。 4、求知路:学海无涯,曲径通幽。科技门对未来的展望,葡萄架给景观增添了田园风光,学习苑的凳子更是匠心独运。 校歌 双桂叠翠 五云书香 我们的校园 书声朗朗 继承三十儿女志 谱写成材新篇章 努力 学习 求实 创新 严谨 勤奋 热情 奔放 云丁勤耕耘 桃李吐芬芳 我们是巴喻儿女 是祖国的希望 彩虹飞架 国富民昌 我们的校园歌声飞扬 提高素质 增长材干 胸怀大志 做栋梁 德志 体美 全面 发展 朝气 蓬勃 斗志 高昂 扬起理想风帆 向未来远航 我们是巴渝儿女 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是巴渝儿女 是祖国的希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