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分子食物
释义

分子食物,这是一个在全球风头正劲的厨艺概念,最早由塞斯和匈牙利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库尔特于1988年提出。分子食物又称为分子美食、分子料理,被人们称为未来食物、人造美食。 分子食物是指把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麦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学物质进行组合或改变食材分子结构,再重新组合。也就是从分子的角度制造出无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气候、产量等因素的局限。

分子食物-制作

大厨利用各种奇异工具,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质地、样貌完全打散,再重新“组合”成一道新菜。比如,把固体的食材变成液体甚至气体食用,或使一种食材的味道和外表酷似另一种食材。如:泡沫状的马铃薯,用蔬菜制作的鱼子酱等。但顶级分子食物制作起来就如同做科学实验一样复杂,难度极高,因此价格极高。

分子食物-两极分化

顶级“分子食物”制作起来就如同做科学实验一样复杂,难度极高,因此价格堪比钻石,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够如愿享用。第一位“烹”制出“分子食物”的是西班牙大厨法瑞·阿迪拉,他最拿手的就是将蜜瓜做出鱼子酱的形状和口感。虽然阿迪拉只是一家距巴塞罗那约两小时车程的小餐厅El Bulli的主厨,但慕名而来的食客众多,每年的订座数量高达50万。由于餐厅只在每年4月至9月间营业,且只提供晚餐,加上店内只有20张餐桌,每年只能招待8000名顾客,所以有人苦笑说,想到El Bulli吃晚餐,可能要等上50年!

不过,“分子食物”并不都是那么高不可攀,中国很早就有自己的“分子食物”了,而且几乎人人都吃过,那就是棉花糖。这个我们从小喜爱,并且司空见惯的食物若仔细追究起来,分子美食的专家们也许会这样解释:“蔗糖晶体的分子原本有着非常整齐的排列方式,一旦进入棉花糖制作机,机器中心温度很高的加热腔释放出来的热量会打破晶体的排列,从而使晶体变成糖浆。而加热腔中有一些比颗粒蔗糖尺寸还小的孔,当糖在加热腔中高速旋转的时候,离心力将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到周围。由于液态物质遇冷凝固的速度和它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凝固越快。因此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就凝固成糖丝,不会黏连在一起。”这样说来,棉花糖确实算得上是“改变食材分子结构,再重新组合”的食品。

分子食物-评价

“分子食物”被人们称为“未来食物”,它使厨师们拥有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无限可能。而对于食客来说,“分子食物”诱发了一场“感官革命”,它让人们几个感官并用,每一口咬下去都充满了惊奇和疑问。英国分子名厨赫斯顿·布鲁曼索说,分子厨艺的各种先进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烹调的可能性,让人们从日复一日简单的食物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有些时候它可以满足我们心灵的需要,“这个技术终将回归人们的内心,唤醒那些美好的味觉记忆。”

同时,一些科学家认为,“人造”食物很有可能解决某些地方食物短缺的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教授卡门·莫拉鲁称:“分子美食科学能让我们从分子的角度制造出无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气候、产量等因素的局限。”法国化学家塞斯相信,“人造”食物还能改善农村地区的贫穷状况,因为农民们可以通过“把他们的蔬菜分解”来提高收益率。

虽然对“分子食物”的赞扬之声不断,但也有不少人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有批评人士担心,改变了分子结构的食物可能对人体有害。也有人说这是在“糟蹋食物”,只追求口感而忽略营养。塞斯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人还无法接受全部由分子材料合成的“人造”食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