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分子群体遗传学
释义

<分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论>(英文版)是由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根井正利先生所著,原书名为<Molecular Population Genitics and Evolution>,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王家玉研究员,前后费时10年(1972-1982)翻译完成,并于198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根井正利博士(Masatoshi Nei),美国全美科学院院士和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分子进化学家与遗传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教授,日本遗传学会和日本人类遗传学会名誉会员。

简历:

1931年1月2日出生于日本。

1953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系毕业;

1959年日本京都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博士学位;

1958-1962年呈京都大学助教;

1962-1969年呈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研究员及遗传第二研究室主任;

1969-1972年呈美国Brown大学生物医学部副教授,教授;

1983年与Walter M. Fitch共同创办《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72-1990年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生物医学院教授;

1989年呈日本遗传学会外籍名誉会员;

1990年-至今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分子进化遗传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1993年创立国际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学会

1997年呈全美科学院院士

2002年获国际生物学奖;

2006年获美国遗传学会摩尔根奖

业绩:

根井正利教授,长期从事群体遗传学与分子进化学的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丰硕,对该领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应用分子进化的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的开发方面卓有成就,尤其是计测群体间遗传距离的统计量(根井遗传距离),计测群体分化程度的GST 或FST统计量,用于建成分子系统树的近邻结合法(与斎藤成也共同开创)的开创性成就,对分子进化生物学的诞生·确立·発展有重大贡献,广受推崇。关于进化过程的机制,根井提出了著名的”新突变学说”,尽管该学说至今仍有争论,但是它提出新的生物性状可以通过突变而产生,自然选择也可以适应环境。他采用最新的有关形态形成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继承Thomas Morgan的遗传理念而开创发展出现代版的摩尔根学说。该项学说与Fisher、 Haldane、Wright、Mayr发展的新达尔文主义相对抗。而最近有关支配嗅觉与免疫性等表现性状的多重基因群的进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支持该学说的成果。根井正利总结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和人类进化成果,论证了分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当前,根井正着重于重复基因的进化研究。

主要论著:

[1] Nei, M. Molecular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American Elsevier Pub. Co., 1975) ISBN 0-44-410751-7.(中译本《分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论》,由中国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家玉研究员译,1983年6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 Nei, M., and R. K. Koehn (eds). Evolution of Genes and Proteins (1983, Sinauer Associates, Inc., 1983) ISBN 0-87-893603-3.

[3] Nei, M.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23-106321-0(分子进化遗伝学(培风馆、1990年) ISBN 4-563-03887-3)

[4] Roychoudhury, A. K., and M. Nei. Human Polymorphic Genes: World Distrib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0-19-505123-8

[5] Nei, M., and S. Kumar.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Phylogen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19-513585-7(分子进化と分子系统学(培风馆、2006年) ISBN 4-563-07801-8) (中译本《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由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吕宝忠,钟扬,高丽萍译,2002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 Nei, M. (1972)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 American Naturalist. 106:283-291.

[7] Nei, M. (1973) Analysis of gene diversity in subdivided population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70:3321-3323.

[8] Saitou, N. and M. Nei (1987)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a new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4:406-425

[9] Nei, M. (2005) Selectionism and neutralism in molecular evolution.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2:2318-2342.

[10] Nei, M. (2007) The new mutation theory of phenotypic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4:12235-12242.

Institute of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328 Mueller Lab

University Park, PA 16802

Telephone: (814) 863-7334

Fax: (814) 863-7336

Email: nxm2@psu.edu

<分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论>(中文版)全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命进化史

2-1古生物学和比较形态学的证据

2-2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2-3生命的生化一致性

第三章 突变

3-1基因作用的基本过程

3-2DNA的变化方式

3-3突变与氨基酸替换

3-4突变对适合度的影响

3-5自发突变率

第四章 自然选择及其效应

4-1自然选择和数学模型

4-2群体的增长与调节

4-2-1连续时间模型

4-2-2离散世代模型

4-3具有恒定适合度的自然选择

4-3-1单位点选择

4-3-2多位点选择

4-4竞争选择

4-4-1单倍体模型

4-4-2二倍体模型

4-4-3多位点选择

4-5基因替换所需的生殖力超过量

4-6平衡基因频率

4-6-1有害基因的突变-选择平衡

4-6-2平衡选择

第五章 有限群体中的突变基因

5-1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离散过程

5-1-1马尔可夫(Markov)链法

5-1-2基因频率方差与杂合度

5-1-3有效群体大小

5-2扩散近似法

5-2-1扩散过程的基本方程式

5-2-2基因频率的瞬变分布

5-3群体内的基因替换

5-3-1突变基因的固定概率

5-3-2基因替换率与平均替换时间

5-3-3突变基因的固定时间与消失时间

5-3-4突变基因的首次到达时间与寿命

5-4基因频率的稳定分布

5-4-1一般公式

5-4-2具有迁移的中性基因

5-4-3突变与选择

5-4-4中性突变

5-4-5不可逆突变条件下的分布

5-5群体的遗传分化

5-5-1有迁移的分化

5-5-2完全隔离下的基因分化

第六章 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6-1引言

6-2基因变异的测量

6-3群体内的基因多样度

6-3-1酶位点和蛋白质位点

6-3-2血型位点和其它位点

6-4亚群的基因多样度

6-5蛋白质多态性的保持机制

6-5-1超显性假说

6-5-2其它类型的平衡选择

6-5-3中性突变

6-5-4选择产生的过渡多态性

第七章 群体的分化与物种形成

7-1遗传距离的测定

7-2群体间的基因分化:一般理论

7-2-1完全隔离

7-2-2迁移效应

7-3族间和种间的基因差异

7-4近缘生物的系统发育

7-4-1进化时间

7-4-2系统树

7-5物种形成机制

7-5-1隔离机制的分类

7-5-2生殖隔离的进化

7-5-3生殖隔离的建立速度

第八章 长期进化

8-1DNA的进化变异

8-1-1DNA含量

8-1-2DNA含量增长的进化机制

8-1-3新基因的形成

8-1-4重复DNA

8-1-5无功能DNA

8-2DNA中的核苷酸替换

8-2-1某些理论基础

8-2-2DNA杂交

8-3蛋白质的氨基酸替换

8-3-1氨基酸替换率

8-3-2蛋白质之间的差异

8-3-3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替换率的恒定性

8-4系统树

8-4-1密码子或核苷酸替换数据

8-4-2免疫学数据

8-4-3同源蛋白质的系统发育

8-5适应进化与不适应进化

8-5-1分子进化机制

8-5-2进化的一种相——多态现象

8-5-3分子进化与形态变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