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分水访碑录 |
释义 | 《分水访碑录》对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亦即在社会史方面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其中的告示碑,有保护山场田庐和赋役规则的告示,也有禁止用天然药物毒鱼、禁止用木排装载柴薪,还有服毒图诈绝不给葬埋的规定,反映了古人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社会观念。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禁木排装运木柴实为协调商人和牙人之间的利益,其目的是保证国课即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禁止毒鱼则对毒药的购买者和出售者按买卖毒药罪论,这样的规定在典籍文献资料中是很难见到的。 图书信息分水访碑录 作 者: 王顺庆 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16开 ISBN: 9787308071048 定价:¥38.00 内容简介又如其他碑类的《碑闻远记》,记载了一个五十四岁的乡民立下遗嘱,要求子孙在他去世后进行岁时祭祀作为享受财产继承的先决条件,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清朝人强烈的香火观念。其有关建设学校、寺庙、桥梁等碑,还记载有在建设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古代官员自掏俸禄和乡民乐捐乐助支持建设的感人事迹,足以发人深省。 本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那一幅幅精美的石刻图案深深地吸引,每幅图案都是前人留下的精美艺术作品,尤其是那些动物和花卉图案大多表现吉祥如意的内涵,看上去都栩栩如生,非常生动可爱,这些图案既表现了前人高超的石刻技术,也对今后的艺术设计有宝贵的参考意义。碑刻的文字拓片,除有历史资料的价值,对研究书法艺术也有参考价值。王顺庆老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没有题名的石刻图案都取了个比较高雅的名称,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表现内容尚有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余地。可以说,这部书倾注了王顺庆老人大量的心血,还表现了他高超的拓碑技术。 目录序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古碑拓片 第一节 敕赐碑 1.宋故敕赐泉州助教郎公墓铭 2.敕赐义民何克澄输粟免差记 3.敕赐尚义之碑 4.分水县戒石铭 5.三世名医 6.圣旨碑·节孝坊 7.敕命防护崇祠忠义 8.江南第一·玉华泉 第二节 告示碑 1.晓谕愚民 2.抚按酌定赋役规则 3.示禁木排装载柴薪 4.节孝流芳 5.龙池 6.示谕流传 7.放生池碑 8.严禁垦布山场以保田庐 第三节 纪念碑 1.百岁坊 2.分水县儒学记 3.重修儒学碑记 4.李公学田碑记 5.唐状元施东斋先生读书处 6.洗砚池 7.暂厝所碑 8.中山纪念林 9.新建分水县立玉华小学校于五云山记 10.民众大会堂 11.周恩来同志纪念碑 12.徐霞客游天目溪记 第四节 寺庙碑 1.重建紫龙祠记 2.关公义勇祠神台石香案 3.米侯重建五云山碑 4.重修城隍庙碑记 5.华严寺宝塔记 6.光圣会·于万斯年 7.陈公侯会 8.亘古流芳 9.建复文庙碑记 10.流传万古 第五节 墓志碑 1.詹公墓(不全) 2.何公廷器墓志铭 3.陈公处士墓 4.缪公墓表 5.分阳章公墓 6.高始太祖附马盛公之墓 7.陀佛 8.施公之墓 9.玉泉禅师之墓(残碑,附云护禅院) 10.总兵墓 11.张公二世合葬墓志铭 12.汉中宪大夫何瑛公墓 13.傅公之墓 14.樵隐墓碑 15.革命烈士纪念碑 第六节 桥梁碑 1.重建毕浦桥记 2.重建毕 3.江安桥 4.安乐桥碑(残碑) 5.重建逻山桥碑记 6.阵兴桥碑 7.龙子桥碑记 第七节 其他碑 1.以时思之 2.凤泉 3.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 4.碑闻远记 5.我怀人瑞 6.叶浅予诗画 7.修建分水县学官(残碑) 第八节 潇洒桐庐部分碑拓 1.唐宋桐君山题名 2.紫竹林 3.张浚过严子陵钓台诗碑 4.范文正公严祠碑记 5.宋隐士谢皋羽先生墓碑并额 6.汪公修学碑记 7.桐江关王庙记 8.钓台 9.客星 10.阆仙之洞 11.姚敏公夫人王氏墓志铭 12.潇洒桐庐郡诗碑 13.家住富春山诗碑 14.芦茨永安亭亭联两幅 15.奏请为袁昶立祠摺 第二章 图案石刻 第一节 图案拓片 1.含草报恩 2.福禄寿禧 3.双眉蜈蚣 4.伯乐相马 5.梅花报春 6.荷花莲叶 7.凤凰嬉舞 8.天鹅荷池(一)(二) 9.蛟龙喷水 10.凤鸣天际 11.鱼跃清波 12.孰鹿孰马 13.天师墓额 14.浪形双鱼 15.扇形三鱼 16.麒麟送子 17.吉祥麒麟 18.松龄鹤寿 19.遍福飞来 20.梅妻鹤子 21.翠竹伴鹿 22.左狮戏珠 23.右狮戏珠 24.飞马冲浪 25.云中立马 26.双龙抢珠 27.双牛卧浴 28.双马奔腾 29.双狐大叶 30.双兔登冈 31.左龙喷水 32.右龙喷水 33.瑞狮戏珠 34.子陵披裘 35.分水愚公 36.圣旨碑额 37.顾氏宗祠 38.喜鹊麒麟 39.飞禽猕候 40.寒鸟骆驼 41.古松仙鹤 42.小鹿迷途 43.孔雀牡丹 44.鹊猫叫春 45.牛犊春耕 46.凤凰花蔓 47.金蟾图 48.龙头图 49.窗花图(一)(二) 50.梅鹿图 51.松鹤图 52.鱼乐图 53.双鸭图 54.残鹤图 55.飞鸟图 56.兰花图 57.春桃图 58.荷花图 59.立牛图 60.飞雁图 61.卧牛图 62.卧马图 63.仰马图 64.仙鹤双飞 65. 火凤求凰 66.麒麟图 67.绽花图 68.仙果图 69.雄狮大象 70.古碑额首 71.和谐园林 72.学碑额首 73.天官赐福 74.望子成龙 75.击鼓报喜 第二节 石刻照片 1.云护禅寺石龙头 2.王家巷历史碎片(拓片) 3.雪封村伍员石雕 4.三世名医石牌坊(老照片) 5.五云山石雕残段 6.五云山神台香案 7.富家村明代元宝 8.蟹儿巷古宅石雕 9.百岁坊圣旨石刻 10.儒桥村奔马石刻 11.儒桥村进士石础 12.儒桥村古石拱桥 13.陈家巷雕花石窗 14.王家巷纹饰石雕 15.县西衙祥祠古井 16.柏山村徐凝石像 17.高翔村濮振声墓 18.岭源麻姑庙碑额 19.城西村古雕石狮 20.百江村雕花石础 21.茆源村善庆古桥 22.太平村马岭石关 23.玉泉村双龙古砚 24.药王庙中石香炉 25.县东村金蟾石刻 26.九龙山雕龙石柱 27.上沈村节孝牌坊 28.毕浦同人桥古迹 29.城隍庙抱珠狮雕 30.五云山状元双碑 31.凤凰山庙碑刻石 32.分水招待所碑群 33.东溪村钱祠石础 34.百岁坊凤凰石刻 35.桐庐岩桥村石刻 第三章 湮碑追记 第一节 敕赐碑 1.龙门寺碑 2.灵应庙碑 3.八行八刑碑 4.白鹿教条碑 5.卧碑 6.儒学箴碑 第二节 告示碑 1.郭祥正题名碑 2.鞠大夫事迹碑 3.何梦桂撰学田碑记 4.学宫碑 5.张异立题名碑 6.商辂题分水县学宫记碑 7.胡必誉撰学田碑 8.修建学宫记碑 9.马家塘石刻 10.教谕张锡金记学田碑 11.倒山禁碑 12.界碑 第三节 纪念碑 1.施肩吾寄徐凝诗碑·肩吾及第告身碑 2.南山居士碑 3.去思碑 4.京口闸碑 5.戴德亭碑 6.鼎建文昌阁记碑 7.大计坪碑 8.毕浦文昌阁碑 9.社仓碑 10.各类坊表碑 第四节 寺庙碑 1.麻姑庙碑 2.桂岭祠碑 3.放生池碑 4.安禅寺碑 5.徐偃王庙碑 6.柳山庙碑(亦称灵祜庙记碑) 7.连云庵碑 8.重修五云山保宁塔院碑记 9.罗真人庙碑 10.捐修东平王庙殿西增建环翠山房碑 11.傅德宪撰城隍庙碑 12.普光寺碑 第五节 墓志碑 1.西施墓碑 2.汉桐柏真人张大顺墓碑 3.唐状元施肩吾墓碑 4.唐张王墓碑 5.晋柳内史墓碑 6.宋翊汉王郎异墓碑 7.宋太守王知元墓碑 8.宋右司谏王缙墓碑 9.宋参议郎王日休墓碑 10.宋尚书刑部员外郎王日勤墓碑 11.宋中书舍人何逢原墓碑 12.宋分水县令徐荣墓碑 13.宋中书吴公墓碑 14.宋学士邵中立墓碑 15.元亚中大夫湖南宣慰使臧梦解墓碑 16.元亚中大夫筠州知州臧观墓碑 17.元千夫长陈日卿墓碑 18.明楚府长史王舆墓碑 19.明山东按察使副使徐朝宗墓碑 20.明太平广西府知府徐球墓碑 21.明奉议大夫刘用祥墓碑 22.明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何云雁墓碑 23.明行人司行人陈龙墓碑 24.明宁州知州王景文墓碑 25.明本县知县李永奇墓碑 26.明南京礼部司务张域墓碑 27.清礼部主客司主事、工部郎中何尔彬墓碑 28.僧定智墓碑 29.清奉政大夫山西天镇县知县王家坊墓碑 30.清丁酉拔贡傅德宪墓碑 第六节 桥渡碑 1.白沙渡碑 …… 第四章 访碑记事 附录一 历代碑拓精品 附录二 “访碑照片” 后记 序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极强的生命力,得益于丰富多样的传承载体,石碑、石刻则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表现形式。相对于书籍和口传等形式而言,碑刻有其独特精确的优势,正如古人所认识到的,其内容虽历千年而不变。故碑刻最能直观地展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原貌,其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是其他形式的载体所能取代的。又因为碑刻石材的物理特性,年经月久、日晒雨淋、风霜剥蚀,加之人为因素的损坏,如不进行必要的搜访和保护,那些散见于民间或者荒山野岭的珍贵碑刻,不仅其文化价值得不到发现,尚或几经岁月流转永远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欣闻民间学者王顺庆老人不辞艰辛,遍访分水古县范围的碑刻文字和石刻图案,并遍访苏南十市所存石碑,将其访碑经历及所拓之文与图案合为一编。王顺庆老人酷爱碑刻文化,对家乡历史的热爱足以感动后学,其对碑刻文字图案所作的抢救性工作堪称贡献不凡。现就本书的价值略叙一二,以与读者分享。 本书对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亦即在社会史方面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其中的告示碑,有保护山场田庐和赋役规则的告示,也有禁止用天然药物毒鱼、禁止用木排装载柴薪,还有服毒图诈绝不给葬埋的规定,反映了古人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社会观念。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禁木排装运木柴实为协调商人和牙人之间的利益,其目的是保证国课即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禁止毒鱼则对毒药的购买者和出售者按买卖毒药罪论,这样的规定在典籍文献资料中是很难见到的。又如其他碑类的《碑闻远记》,记载了一个五十四岁的乡民立下遗嘱,要求子孙在他去世后进行岁时祭祀作为享受财产继承的先决条件,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清朝人强烈的香火观念。其有关建设学校、寺庙、桥梁等碑,还记载有在建设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古代官员自掏俸禄和乡民乐捐乐助支持建设的感人事迹,足以发人深省。 本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被那一幅幅精美的石刻图案深深地吸引,每幅图案都是前人留下的精美艺术作品,尤其是那些动物和花卉图案大多表现吉祥如意的内涵,看上去都栩栩如生,非常生动可爱,这些图案既表现了前人高超的石刻技术,也对今后的艺术设计有宝贵的参考意义。碑刻的文字拓片,除有历史资料的价值,对研究书法艺术也有参考价值。王顺庆老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没有题名的石刻图案都取了个比较高雅的名称,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表现内容尚有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余地。可以说,这部书倾注了王顺庆老人大量的心血,还表现了他高超的拓碑技术。他在和我谈及拓碑经历的时候,每每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自信和兴奋,能凭个人之力把搜访到的碑刻拓印付梓,和王顺庆老人掌握高超的拓碑技艺不无相关。 访碑是艰苦的事,王顺庆老人把访碑的经历记载下来,这也是本书的特色。访碑的经历告诉我们,抢救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刻不容缓的,也需要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访碑记事还为我们提供不少碑刻的来龙去脉,当然也有对不及抢救的碑刻的遗憾。 后记昔时分水虽为严州府最小县,但异人代出、名士迭兴,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让于名都大邑。那些古建筑、古书籍、古碑刻,熏陶着我的心灵。岁月易逝,沧海桑田,至今许多精美的古迹渐已消失,就连那坚固的石碑也存世无多,这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 我从小生活在溪涧百道、万山丛中的古邑分水,十七岁开始在商业部门工作,虽爱好文学艺术,但没有参加文化工作的缘分。闲暇时坚持自学,阅读各种书籍,探求人生的真谛。直到退休后文心未泯,学写诗词文章,也曾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三十多篇。还学习绘画、书法、摄影、装裱、拓碑等,梦想有一天能出一本著作,愁煞男儿平生志,最愤无为在人间! 我选择了访碑、拓片这个主题。几年来我几乎跑遍了分水的山水、村庄,向当地村民耆老和爱好文史的人了解情况,遇一古碑如获宝贝,给予拓印。每次出门自带水壶干粮,以备饥渴之需。古碑大都年代久远,有不少已风化漫漶,有些是麻石,拓印出来模糊不清。无师传授,凭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至今仍感要拓得一张好的拓片,并非易事。为原汁原味地保留历史存根,我把拓片上的碑文抄录下来,但一些漫漶的地方很难辨认,有时一个半天只能确定几十个字,为此我曾伤透脑筋,实在难以认定的地方,只能以方框代替存疑。搜集的资料须拍照存档,迫使自己学会摄影和电脑操作,书中图文多是自制,当然只能是初学的水平。如何将这些资料编辑成书,我主张独辟蹊径,按自己的思路,设计框架结构,分门别类叙述(这种分法不一定符合学术界的规则)。我写信请教了视分水为第二故乡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长、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汤池先生,得到他热情诚恳的关怀和支持,指导我内容应按时代前后排列,从名实必须相符的原则出发,建议我用《分水访碑录》作为书名,还特提笔为我写了此项书名。他浏览了我寄给他的目录后说:“总的感觉内容比较充实,有别的著作不能替代的史料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应当尽快加以定稿出版。事物都是发展的,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个人的能力与学识经历有限,无法将分水的古代碑刻蒐集齐全,你在‘目录’中列了‘第三章湮碑追记’,力求弥补上述缺陷,这说明你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要宁缺毋滥,与访碑无关的文字与照片切勿羼入,是为至嘱。” 文摘施肩吾,唐朝道士。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人。有诗名,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后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西,一名南昌山)修道。世称华阳真人。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施肩吾”条也作睦州人,同卷“徐凝”条有“凝,睦州人。与施肩吾同里”的记载。 明商辂的《蔗山笔麈》:“施肩吾、徐凝皆分水人,复同时。皇祐中,孙陈倩为《肩吾集后序》,谓肩吾出于延招,徐凝居于柏山,二村以施徐为名,而宗裔甚繁。” 《[光绪]严州府志·选举志》(卷十五):“施肩吾,字希圣,分水人,元和中举进士第一。好神仙家言,栖隐于洪州之西山以终。” 《南昌府志》卷六十三“仙释”:“施肩吾,字希圣,分水人。读五行俱下,太和中举进士,后隐于洪州之西山以终。”另江西《新建县志》、《高安县志》都载施肩吾为分水人。 《[光绪]分水县志》“人物”载:“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元和十五年殿试状元及第。后隐于西山学神仙术,著有《辨疑论》一卷、《群仙会真记》五卷,《传道记》五卷,《西山集》十卷,载《唐书·艺文志》。” 《全唐诗》收施肩吾诗197首,《全唐诗编外》收施肩吾诗7首,其中有《归分水赠王少府》:“仙吏饮水多玉声,新诗丽句遣狂生。不愁日暮归山去,故把随珠入夜行”。《西山即事奉敬故园徐处士》:“仆作江西少施氏,君为城北老徐翁。诗篇记昔相欢接,颜貌如今恨不同。世界尽忧蔬上露,时人皆怕烛前风。唯余独慕神仙道,芥子虽穷寿不穷。”这首诗是施肩吾在洪州西山修道时寄给远在分水家乡徐凝的。徐凝与施肩吾是同榜进士,虽身处两地常有书信往来,曾寄书徐凝说:“仆虽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止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迟暮。幸免龙钟。”徐凝有《回施前辈见寄新诗二首》:“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僚绳系又开。此卷玉清官里少,曾寻真诰读书来。”“紫河车里丹成也,皂荚枝头早晚飞,料得仙宫列仙籍,如君进士出身稀。” 【注释】 ①纂:编纂,搜集材料编书。②蕴奥:精深的涵义。③白屋:用茅草覆盖的屋,旧亦指穷士的住屋。④弱冠:指男子20岁,也称加冠。⑤中式:科举考试中榜。⑥复沐:再次受润泽。⑦钦赐:皇帝恩赐。⑧抱道自处:持守正道而隐居。⑨六经:指《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春秋》。⑩孔颜:孔子和他的徒弟颜回。⑩用舍之宜:取舍。⑩尧舜精一之旨: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⑩著述成帙:这里指著作很多。⑩稽:核查。⑩保宁庵:在五云山相连之塔山。⑩惟积厚者自流光:学问积淀深厚的人自然会放出光彩。⑥顶黄盖者:古时候贵族乘坐的轿是银顶黄盖红纬,这里指做大官的很多。⑩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⑩石壁山:昔在分水与新城两县交界处。④式微:指地位低微。⑨忝:有愧于,常用作谦词。③王帝升:国学生,施家女婿,志载从九品。⑧沐手拜撰:表示恭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