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肺炎衣原体肺炎 |
释义 | 肺炎衣原体为新发现的一种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肺炎衣原体常在儿童和成人中产生上呼吸道和呼吸道感染。 概况中文拼音:fèi yán yī yuán tǐ fèi yán 疾病代码:ICD:J16.0 疾病分类:呼吸内科 肺炎衣原体(TWAR 株)(1965 年台湾分离株TW-183 和1983 年华盛顿分离株AR-39)是目前临床上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衣原体种,目前仅有一种血清型,属严格的人类病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15~23 天,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和咽炎,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但以后者为主,如支气管炎和肺炎。呼吸道感染多数表现为咽痛、发热、咳嗽(干咳为主),以及胸痛、头痛、不适和疲劳。 现仅知人是该衣原体宿主,感染方式可能为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5岁以下儿童极少受染,8岁以上儿童及青年易被感染,尤其是人群聚集处,如家庭、学校、兵营中易于流行。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成人中至少有40%已受到该衣原体感染,大部分为亚临床型。老年人可再次受到感染。 疾病描述肺炎衣原体(TWAR 株)(1965 年台湾分离株TW-183 和1983 年华盛顿分离株AR-39)是目前临床上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衣原体种,目前仅有一种血清型,属严格的人类病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衣原体肺炎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肺炎,衣原体有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鹦鹉热衣原体和家蓄衣原体。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为CT和CP,偶见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大部分为轻症,发病常隐匿。 症状体征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15~23 天,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和咽炎,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但以后者为主,如支气管炎和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系衣原体肺部感染的主要形式。不同于鹦鹉热肺炎,此病患者无病鸟接触史。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多数表现为咽痛、发热、咳嗽(干咳为主),以及胸痛、头痛、不适和疲劳。受累的肺叶部位可听到啰音。但再感染的患者呼吸道症状往往较轻,且较少发展为肺炎。老年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可能较为严重,有时是致死性的,尤其是合并细菌性感染或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时。 疾病病因肺炎衣原体(TWAR 株)(1965 年台湾分离株TW-183 和1983 年华盛顿分离株AR-39)是目前临床上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衣原体种,目前仅有一种血清型,属严格的人类病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 衣原体肺炎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肺炎,衣原体有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鹦鹉热衣原体和家蓄衣原体。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为CT和CP,偶见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大部分为轻症,发病常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多为上感症状,咽痛、声音嘶哑,呼吸系统最多见的症状是咳嗽,1—2周后上感症状逐渐消退而咳嗽逐渐加重,并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征象,如未经有效治疗,则咳嗽可持续1—2个月或更长,肺部偶闻及干、湿罗音或喘鸣音。 病理生理肺炎衣原体由上呼吸道吸入,侵入鼻咽等黏膜后,首先引起局部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性病变,病原体在单核巨噬细胞中繁殖,进而通过血行扩散。病变明显多发于肺等下呼吸道,炎性病变由肺门逐步扩大,表现为小叶性及间质性肺炎,多发于肺下部。伴随肺部的早期炎性反应,呈现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及肺泡的纤维素样渗出,可见肺泡腔充满液体,肺泡壁和肺间质呈明显增厚,可发生水肿、出血及坏死。病变也可累及网状内皮系统,肝脏出现炎症及小灶性坏死,脾有肿大。有时可见胸膜炎、心膜炎及心肌炎等,肾脏、神经与消化系统也可出现病变。在肺巨噬细胞、心肌、心包及肝星形细胞内均可见到嗜碱性包涵体。 临床表现起病多隐袭,早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上与支原体肺炎颇为相似。通常症状较轻,发热、寒战、肌痛、干咳,非胸膜炎性胸痛,头痛、不适和乏力。少有咯血。发生咽喉炎者表现为咽喉痛、声音嘶哑,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双阶段病程:开始表现为咽炎,经对症处理好转,1-3周后又发生肺炎或支气管炎,咳嗽加重。少数患者可无症状。肺炎衣原体感染时也可伴有肺外表现,如中耳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体格检查肺部偶闻湿啰音,随肺炎病变加重湿啰音可变得明显。 诊断检查诊断肺炎衣原体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及X 线表现均无特异性,不能和其他非典型肺炎相区别,尤其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故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肺炎衣原体的培养,取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培养。最近有报道经胰酶和(或)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处理后的标本肺炎衣原体分离率大大提高。分离物可用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但由于肺炎衣原体的培养要求高,一般实验室难以做到。应用PCR 试验对上述标本进行检测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但需要注意质量控制,防止出现假阳性结果。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是目前国际上标准的且是最常用的肺炎衣原体血清学诊断方法,除性病门诊患者和娼妓特定人群外,肺炎衣原体肺炎的MIF 血清学诊断可使用肺炎衣原体单一抗原,即不需要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抗体。血清学诊断标准为:MIF 试验IgG≥1∶512 和(或)IgM≥1∶32,在排除类风湿因子(RF)所致的假阳性后可诊断为近期感染,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 倍或以上升高也诊断为近期感染。1∶16≤IgG<1∶512 为既往感染。 实验室检查肺炎衣原体的培养,取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培养。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是目前国际上标准的且是最常用的肺炎衣原体血清学诊断方法,除性病门诊患者和娼妓特定人群外,肺炎衣原体肺炎的MIF 血清学诊断可使用肺炎衣原体单一抗原,即不需要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抗体。血清学诊断标准为:MIF 试验IgG≥1∶512 和(或)IgM≥1∶32,在排除类风湿因子(RF)所致的假阳性后可诊断为近期感染,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 倍或以上升高也诊断为近期感染。1∶16≤IgG<1∶512 为既往感染。 其他辅助检查X 线胸片开始主要表现为单侧肺泡浸润,以后可进展为双侧间质和肺泡浸润。肺炎衣原体感染复发较为常见,尤其抗生素治疗不充分时,但较少累及呼吸系统以外的器官。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相鉴别,这两种肺炎的临床症状和X 线胸片改变与肺炎衣原体肺炎非常相似,鉴别诊断依赖于实验室检查。X线可见到肺炎病灶,多为单侧下叶浸润,也可为广泛单侧或双侧性病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多为上感症状,咽痛、声音嘶哑,呼吸系统最多见的症状是咳嗽,1—2周后上感症状逐渐消退而咳嗽逐渐加重,并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征象,如未经有效治疗,则咳嗽可持续1—2个月或更长,肺部偶闻及干、湿罗音或喘鸣音。 治疗方案1.抗生素治疗 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治疗与肺炎支原体相似,简单而有效,耐药不多见。但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不同处在于治疗的时间要长,以防止复发和清除存在于呼吸道的病原体。主要为抗生素治疗,首选治疗为红霉素,每次0.5g,4 次/d;或多西环素,首剂0.2g,以后每次0.1g,2 次/d;或四环素(不用于孕妇和儿童),每次0.25~0.5g,4 次/d;口服,疗程均为21 天。新生儿和婴儿的用量为红霉素每天40mg/kg,疗程2~3 周。一般用药后24~48h 体温下降,症状开始缓解。应当注意.即使用此疗法,部分病例仍可复发。如果没有禁忌,可进行第2 疗程治疗。近年来,也有采用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报道,其中阿奇霉素的疗效要优于克拉霉素,但临床应用经验尚少。其用法为克拉霉素,0.5g/次,2 次/d,疗程21 天;阿奇霉素,第1 天0.5g,后4 天0.25g/次,2 次/d。亦可应用利福平(0.15g/次,3 次/d),罗他霉素(0.2g/次,3 次/d),罗红霉素(0.15g/次,2次/d)进行治疗。肺炎衣原体对氟喹诺酮类也敏感,如氧氟沙星或托氟沙星(0.2g/次,2 次/d)可用于成人患者的治疗,但不推荐用于儿童。 2.注意事项 抗生素疗程一定要充足,以防复发。如果红霉素的剂量太小,或疗程太短,常使全身不适、咳嗽等症状持续数月之久。 并发症常继发细菌感染,合并心内膜炎、心肌炎等。 预后及预防预后不经治疗,一般在数周后也可逐渐自愈。但肺部啰音及X 线照片所见病变将数月不消。患儿可发生突然死亡,但沙眼衣原体与突然致死征候之间的关系均不详。 预防肺炎衣原体肺炎系人类呼吸道疾病,与动物宿主无关,所以按一般呼吸道感染疾病预防即可。 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调查显示人类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是世界普遍性的,与人口密度有正向关系。儿童感染率在2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迅速上升,青壮年可达50%~60%,老年70%~80%。感染率没有性别差异,四季均可发生。肺炎衣原体传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人-人传播。因此,在半封闭的环境如家庭、学校、军队以及其他人口集中的工作区域可存在小范围的流行。肺炎衣原体的感染还可能与哮喘、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和恶化有关。目前,肺炎衣原体已是继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之后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与嗜肺军团菌和肺炎支原体一起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三种非典型病原体,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20%;我科调查了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情况,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占2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