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肺癌致病基因 |
释义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7年10月11日报道 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 CSHL)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3个新的肺癌致癌基因,它们和20%的肺癌有关。这些基因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它们彼此相邻,科学家已知其中两个与胎儿期间肺部发育相关。 CSHL的首席科学家David Mu表示:“成人体内的肺癌细胞能使通常只在早期肺部发育过程中活跃的基因恢复活性。我们找到了触发这种异常的发育基因再活跃的变异,并发现如果关闭这些基因就能阻止癌症发展。” CSHL的科学家发现这3个被称为TTF1、NKX2-8和PAX9的基因能再激发一种早期的胎儿基因表达模式,这会导致肿瘤生长。CSHL科学家,文章合作者Scott Powers说:“3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如此接近的事实或许能解释该变异为何在肺癌中如此普遍。”通过和Memorial Sloan Kettering肿瘤中心的William Gerald博士合作,研究小组发现这一变异在晚期肺癌中更常见,并有可能是癌症复发的危险因子。 CSHL领导进行的研究证明,该变异导致的癌症是可以逆转的。未来这可能带来新的治疗手段。目前癌症研究只针对单个基因,而事实上癌症通常是由多个肿瘤基因联合造成的。这些基因的变异决定了癌细胞的生长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 经过3年多的努力,中国和法国科学家联合发现了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的致病基因——KCNQ1,它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 在中法两国政府及法国疾病防治协会的资助下,中国同济大学、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对中国一些房颤多发家族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在这些家族上下4代房颤患者体内都发现KCNQ1基因发生突变。研究人员认为,正是这个基因突变引发了房颤。 这项成果已经刊登在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这一致病基因的发现被认为将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和治疗。 房颤是由于心房肌异常活动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5岁以上人群中,5%的人都有这种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即可导致更加严重的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并发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