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语言文字符号
释义

非语言文字符号:主要是指身势语言和表情语言(情态语言),在面对面沟通以及电视演

讲中是很重要的一种传播手段,它们传播出来的无声的信息是语言或文字不能取代的,而且对声音起着

强化或弱化的作用。

非语言文字符号和言语符号一起,构成了符号。非言语符号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动作和距离(体态语),辅助语言符号,类语言符号,和符号共享四种。

非语言符号主要有:

1.体语(身体语言)。语言常常无法独立与表情,姿势及神态之外,人们对语言的了解,往往要靠这三者辅助。但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由表情,姿势,神态够成的,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体语信息系统,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传播的行为。如打招呼就有中国人的作揖,日本人的鞠躬(因不同地位,身份而有不同的鞠躬度数和持续时间),印度人的双手合十,西方人的握手等。

2.类语言。它是人发出的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信息传播,如各种笑声,哭声,叹息,呻吟,叫声等等。这是因为人的信息沟通离不开感情的表露和传递,而感情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怎样说”,而不完全是“说了些什么”。俗话说,听话听音,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口气表达其效果完全不一样。

3.艺术。这是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自然语言可归入推理符号,而艺术(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则属于表象符号。表象符号是一种非语言符号,用以表达语言符号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3: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