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
释义 | 1.图书信息书 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作 者:牟延林,谭宏,刘壮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303099016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内容简介: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承载着千年历史文明的伟大中国。在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的变更下,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梧桐中国未来的青年,应当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贡献。这也是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根本追求。 图书目录导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现实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与学科体系 第四章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与原则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的监控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 第八章 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以重庆市为例 附录一 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附录二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介 2.图书信息作 者: 王文章 I S B N: 7503931027 页 数: 464 开 本: 32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0-1 内容简介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探讨,力求深入系统,供广大该方面的工作者阅读学习。 本书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启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理论问题,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录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于保护的需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科学概念的意义及其定型化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的紧迫性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一、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曲总体把握 一、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原则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要坚持科学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基本思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主要内容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一、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深化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释义 一、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几个概念的理解 二、国内外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释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关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的关系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一、独特性 二、活态性 三、传承性 四、流变性 五、综合性 六、民族性 七、地域性 第五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一、对于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分析 二、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 第六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规范问题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与体系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基本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一节 国际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保护工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 第二节 国家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章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二、中国现代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第二节 新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 一、建国后十七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绩 二、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绩 三、新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三节 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 二、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机构 三、社会团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 第六章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一、古希腊对神话传说史诗等的传承及其意义 二、古印度对民族口头传统的传承 第二节 战后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一、日本以立法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二、韩国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三、法国形成保护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套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 四、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 第三节 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法国设立的“文化遗产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在意大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亮点 三、日本引入欧美等国保护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 四、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益于商业运作和旅游业的参与 五、亚洲一太平洋地区出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第四节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机构和资金情况 一、国外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和政策 二、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设置 三、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 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与个别 二、分类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文化学与艺术学上的分类研究 一、文化的分类 二、艺术的分类 第三节 世界遗产及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 一、《世界遗产公约》所界定的“世界遗产”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_双重遗产的确认 三、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人们的视野 五、世界遗产的基本分类 第四节 国际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布之前的分类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 三、对于上述分类方法的分析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的制定 一、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出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 第六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体系 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种分类 二、对于十种分类的理论分析 第七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分类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一、本真性 二、整体性 三、可解读性 四、可持续性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实施合理的价值评定 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的放矢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一、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 二、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 三、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 四、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五、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财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保障 六、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 七、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途径 附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后记 3.图书信息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丛书名: 普通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化及相关系统培训教材 平装: 43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4139559 条形码: 9787504139559 尺寸: 23.6 x 16.6 x 2 cm 重量: 540 g 品牌: 教育科学出版社 ASIN: B001TANQV0 内容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探讨,力求深入系统,供广大该方面的工作者阅读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启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理论问题,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录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曲总体把握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释义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第六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规范问题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价值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基本价值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一节 国际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 国家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第五章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第二节 新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 第三节 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第六章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第二节 战后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第三节 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第四节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机构和资金情况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化学与艺术学上的分类研究 第三节 世界遗产及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四节 国际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的制定 第六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体系 第七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分类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实施合理的价值评定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附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