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建窑
释义

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简介

在建窑在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因宋时属建州建安县(今建瓯),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安窑)。是建州文化中的一部分,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有宋一代在斗茶风盛行时更是受到皇室的喜爱。建窑以今天福建省建阳为代表,窑址在建阳水吉镇,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字样。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日本和韩国的茶道都非常重视此物。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

工艺特色

主要产品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在宋代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足底有“供御”、“进盏”字铭的,应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浅,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目前日本所藏的几种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建窑的产品。

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还有江西的吉州窑,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由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而主烧适宜为斗茶的黑釉茶盏,亦称建盏,以水吉镇窑制品为最,颇受文人喜爱。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于器底刻"进盏"、"供御"字样。建阳窑产品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而胎色深黑坚硬,有"铁胎"之俗称,或名乌泥窑、黑建、乌泥建等。盏内外均施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黑釉盏以铁结晶形成的斑纹为饰,呈条状晶纹的称兔毫,有黄、白两色,故又有金、银兔毫、玉毫、兔斑等别称,也有呈油滴结晶状,宋人称鹧鸪斑。铁结晶呈油珠状的称为油滴,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在不规整的油滴周围出现窑变蓝色,尤为珍贵。

历史传承

建窑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盏”字样。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日本和韩国的茶道都非常重视此物。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

仿烧代表的窑口有:福清窑,武夷山窑和茶洋窑。以福清窑数量居多,武夷山窑的加金彩的器物为贵(窑址中发现残片若干,唯一四件完整器现存于日本某博物馆中),茶洋窑年代最晚。

建窑特征

1.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

2.釉色黑而润泽,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呈现褐黄色,银灰色和褐蓝色。因釉色细而下垂,酷似兔毫,故称"兔毫盏",按其釉色又叫"金盏"、"银盏"和"蓝盏"。"蓝盏"更为可贵。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其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的宛如西北黄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浓下淡,以至消失,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在太阳光下,其黑色釉面闪烁着金红色的光点,盛满水其金红色光点在水中跳跃,其妙无穷。

3.建窑器物以碗盏为多。其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有敞口和合口两种,以敞口为多。底为浅玉环圈足,有旋坯纹。有的器物底足刻有"进王戋 "、"供御"铭文,为朝廷贡品。

建窑茶具

台湾建窑茶具,有“台湾第一品牌”陶艺之美誉。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工艺精美,款式多样,大陆和东南亚久负盛名,是茶具中的精品。建窑烧造的浮雕荷花系列做工精细、选料考究,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并还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地位。

图书信息

书 名: 建窑

作 者:马骋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811188141

出版时间: 2011年6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元

内容简介

《建窑》主要以介绍陶瓷文化旅游为主,研究的方法在尽可能汇聚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窑窑址实地考察,从窑炉、窑具和具体窑场的瓷片为切入点,来系统整理建窑古瓷的器形、釉面装饰、瓷胎、圈足、底款等,从宋代建窑名瓷的起点研究产品工艺;并通过对其形成历史名窑的文化形态、历史和人文环境、自然状况的研究,阐述自己对建窑之所以成为一代名窑的见解。即试图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上,去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方法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遗址现状与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与交通

2.历史沿革与生态环境

3.窑址分布与窑系

第二节 历史源流

1.窑址创烧年代与下限

2.历代产品烧造情况与窑场性质

第三节 产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四节 建瓷的对外贸易

第二章 窑址遗物及产品工艺

第一节 产品工艺特征

1.成彤

2.器具

3.烧成

第二节 胎釉

1.瓷胎

2.釉色

3.底款

第三节 造型

第四节 手工装饰工艺

第五节 建窑与吉州窑、北方窑黑釉瓷产品的关系

1.建窑与吉州窑黑釉瓷产品的关系

2.建窑与北方窑黑釉瓷产品的关系

第三章 时代背景与文化形态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文人品位

第二节 茶文化与生活方式

1.宋代饮茶方式与贡茶

2.茶风炽盛与斗茶

第三节 建盏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影响

第四章 瓷业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

第一节 历代建窑黑瓷仿制与辨识

第二节 当代建窑黑瓷传承、作伪与辨识

1.当代建窑黑瓷艺术的传承

2.当代建窑黑瓷碗盏的作伪与辨识

第三节 建窑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

建窑古瓷器标本图典

1 北宋建窑黑釉斗笠盏

2 北宋建窑绀黑釉敛口碗

3 北宋建窑兔毫黑釉盏

4 北宋建窑兔毫黑釉盏(残)

5 北宋建窑油滴黑釉盏

6 北宋建窑茶叶末褐釉盏

7 南宋建窑茶叶末褐釉敛口碗

8 北宋建窑柿红釉敛口碗

9 南宋建窑柿红釉撇口小盏

10 北宋建窑紫金釉敛口盏

11 北宋建窑灰皮釉撇臼盏

12 南宋建窑灰皮釉小盏

13 南宋建窑灰白釉小盏

14 南宋建窑龟裂釉小盏

15 北宋建窑酱釉盏

16 南宋建窑青瓷小盏(残)

17 北宋建窑兔毫黑釉盏(残)

18 北宋建窑油滴黑釉盏(残)

19 北宋建窑金油滴瓷片

20 北宋建窑蓝油滴瓷片

21 北宋建窑油滴黑釉小盏(残)

22 北宋建窑绀黑釉小盏(残)

23 宋建窑油滴褐釉钵残片

24 宋建窑香斑(和尚顶)褐釉钵残片

25 北宋建窑黑釉盏(残)

26 北宋建窑黑釉“供御”款

27 北宋建窑黑釉“供御”款

28 北宋建窑兔毫黑釉“供御”款

29 北宋建窑青釉“供御”款

30 宋建窑各种“供御”款

31 北宋建窑阳文反体“供御”款垫圈

32 北宋建窑“造□”款

33 宋建窑各种“造□”款

34 北宋建窑“官”字款

35 北宋建窑“寅”字款

36 北宋建窑“上”字款

37 北宋建窑“新窑”款

38 北宋建窑“王尔”字款

39 宋建窑“皿”字款

40 宋建窑黑釉“一”数字款

41 宋建窑兔毫黑釉“四”数字款

42 宋建窑兔毫黑釉“八”数字款

43 宋建窑黑釉“九’’数字款

44 宋建窑兔毫黑釉“十八”数字款

45 宋建窑“两六”数字款

46 宋建窑黑釉“四一”数字款

47 宋建窑柿红釉“四六”数字款

48 宋建窑黑釉大碗(残)“五四”数字款

49 宋建窑系黑釉盏

50 宋建窑系黑釉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建窑又获福建文博成就殊荣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福建文博成就”(53项)中,我市水吉(建窑)宋元窑址榜上有名(全省文物、考古新发现共23项,其中南平市5项)。这是该项目继1999年获得“建国五十年来福建省十大考古发现”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建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俗称“建盏”)。建盏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并一度进贡宫廷,而且流传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和地区。1989――1992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窑遗址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学发掘,清理了唐代至宋末元初的龙窑11座,获得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和不少珍贵文物,基本摸清了建窑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建窑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