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尔·布列松于1952年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将摄影定义为捕捉瞬间的艺术,要求在画面在内容和形式上完美的记录下人间美好的瞬间。瞬间的抓取首先关系到形象是否具有典型意义。这就是通常所公认的决定性的瞬间。
就在这个理论风行之际,罗伯特·弗兰克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说:“我不希望扑捉‘决定性的瞬间’,世界在飞快的转动,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有个性的摄影家开始独辟蹊径,一反决定性瞬间的创作方式,通过极其随意的眼光观察这个平凡的世界,以表面上看去不经意的一瞥融入摄影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威廉.克莱因,罗伯特.弗兰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