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菲岛扁股小蜂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菲岛扁股小蜂 拉丁学名:Elasmus puilippinensis Ashmead 纲:昆虫纲 目:膜翅目 科:扁股小蜂科 功能类别:寄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大卷叶虫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态特征雌蜂:体长1.60-1.80毫米,体蓝黑色,略带金属光泽。头部呈半圆形,复眼暗红色,触角9节,黄褐色,柄节最长,为梗节的2倍,而与三索节之和相等。头、胸部、翅和触角密被短黑毛,小盾片后方有1个三角形白斑,翅透明,前翅狭长,其后缘从翅基起有一光滑狭长的无毛区,痣脉退化,亚缘脉长,肘脉和后缘脉短;腹部末端尖,背面平而宽,腹面斜,呈屋脊状。腹的长度约等于头胸部之和,其上着生稀疏而较粗长的毛。第二、三腹节呈明显的橙黄色横带,第三节以后各节为赤褐色。中、后足基节和腿节(两端淡褐色)黑褐色,大而侧扁,胫节和跗节淡褐色,前足除基节基半部为黑褐色外,其余为淡褐色。各足胫节和跗节的外侧各有2条纵列的刚毛,形成2条平行的黑纹。 雄蜂:体长1.20-1.30毫米,触角8节,黄褐色,1-3节上各具1个分支,呈羽状,故又名羽角小蜂。腹较短小,约等于胸长,头、胸、腹蓝黑色,足的颜色与雌蜂同。 卵:白色。长椭圆形。长0.33毫米,宽0.08毫米。产在寄主幼虫体表。 幼虫:体长3-3.10毫米。初孵化时褐色,后变为淡绿色,老熟时变为黄白色。蛹:雄蛹体长约2.40毫米;雌蛹体长约3毫米。初化蛹时白色,后转淡黄色,近羽化时变茶褐色。 生物学特性菲岛扁股小蜂是一种外寄生天敌,雌蜂钻入卷叶内,将棉大卷叶虫幼虫刺死,然后产卵于寄主幼虫体表。在一头寄主幼虫体上,一般产卵4粒左右,多的7-8粒。幼虫孵化后,便附在寄主幼虫体表营寄生生活,老熟后就在寄主附近化蛹,被寄生的棉大卷叶虫幼虫身体变软缩小。 地理分布湖北、江西、浙江、湖南、福建、贵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