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花小头蛇 |
释义 | 方花小头蛇为游蛇科小头蛇属的爬行动物。体长约1米左右,头颈区分不明显,其背面紫红色,具有白色横纹镶成黑边的方形斑,头部有一“Y”形斑纹,腹面及尾下两侧均有交错排列的黑色长方形斑。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福建、云南等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0至2400米。属无毒蛇。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 Colubridae 属: 小头蛇属 Oligodon 种: 方花小头蛇 O. bellus 基本信息中 文 名:方花小头蛇 物种分类:爬行类→蛇目→游蛇科→小头蛇属 拉 丁 名:Oligodon bellus 英 文 名:Squarespoted small-head snake 属中文名:小头蛇属 国内分布:云南、福建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生 境:生活于山区林间空地、道路草丛旁。 形态特征体 型:全长892-1075mm。上唇鳞7(2-2-3);眶前鳞1,眶后鳞2;背鳞均为19行;腹鳞205-229;肛鳞2片;尾下鳞51-56对。 保 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发现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及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猫儿山海拔1200米左右的地方,采集到两条奇特的蛇标本。经蒋爱武、周放等动物专家鉴定,被确定为方花小头蛇。方花小头蛇在猫儿山和广西尚属首次发现。专家采集到的两条方花小头蛇标本,体型中等,头颈区分不明显,体长分别为570毫米和980毫米。其背面紫红色,具有白色横纹镶成黑边的方形斑,头部有一“Y”形斑纹,头侧有“门形”斑纹,腹面及尾下两侧均有交错排列的黑色长方形斑。 据有关专家介绍,方花小头蛇是我国特有种,此前在国内只在福建和云南的高山森林中有发现。这次在猫儿山发现方花小头蛇,扩展了其在国内的已知分布范围,对研究方花小头蛇的习性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分布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高山。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0至24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挂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