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城镇靠山梆子 |
释义 | 方城镇靠山梆子是流行于鲁南地区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属于靠山邦子的一个分支。 方城镇靠山梆子的由来梆子戏科班出身的李中山自幼随师跟班学艺,后自组戏班,常年带着徒弟们四处奔波以唱梆子戏糊口,过着“戏唱到哪哪里就是家”的日子。一次,李中山带领20多名戏员,用三轮车推着数十口装满戏服、锣鼓家什的大口木箱浩浩荡荡转唱鲁东南,途经方城镇中西蒋村村北“混元老祖庙”,碎石块垒砌的老庙占地约5亩,老庙围墙内满是参天大树,大殿四梁八柱,殿中供奉泥制混元老祖塑像,塑像两旁有泥塑小童。庙内除大殿外分立有财神殿、八仙殿、三光殿等共计6座殿堂。这座庙主要是中西蒋村及其周边村镇村民们祭拜祈福的场所。 此前,李中山带领戏员们四处卖唱,风餐露宿,常年奔波的戏员们都想有个落脚的地。眼前现成的庙堂,正好遮风避雨。于是,李中山便和村里管事的掌故交涉,一众戏员便住进了“混元老祖庙”。 之后的一段时间,李中山通过走访发现,鲁东南地区地方戏曲剧种较少,村民们对文化娱乐生活有着迫切的需求,梆子戏头唱试唱便博得了中西蒋村民们阵阵喝彩,连声叫好称绝,此后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于是,这更加坚定了戏员们“把家安在中西蒋”的想法,最后李中山敲定安居中西蒋村。就这样,戏员们以“混元老祖庙”为家一住就是3年。 当时,庙里有一个大钟,撞一下钟声能传到25里外,周边村里人一听中西蒋村庙堂里住进了梆子戏班,无论戏班唱不唱,都要赶过来瞅上几眼,权当凑热闹。于是,庙堂从祭拜祈福的场所摇身一变成为乡土民众寻找快乐的地方。 一两年内,梆子戏很快以中西蒋村为中心向周边村镇辐射,戏班也逐渐培养起了一大批忠实的梆子戏听众。秋收后赋闲在家的庄户人家,文娱活动匮乏,除了听人唱戏外有村民开始跟着戏员们哼唱几句,学戏的想法开始萌生。 1946年,解放军把“混元老祖庙”的大钟拆下熔炼成子弹。1947年,国民党军来到中西蒋村,把庙内6座殿堂的泥塑神像都推倒毁坏了,围墙也拆了,把石头搬到祊河南岸修砌了碉堡。就这样,中西蒋村“混元老祖庙”风尘落土。说起梆子戏,上了年纪的老戏骨仍然对“混元老祖庙”充满了感情。 时至今日,关于梆子戏戏种的起源,中西蒋村里人不知道,但是他们坚信方城镇靠山梆子戏由李中山及其所带领的戏员们所传入。 艺术特色方城镇靠山梆子与鲁南地区的柳琴戏、弦子戏、平调等一样,表演的动作粗犷、架式夸张。 举例说,黑脸张飞出场时,双手举过头顶,五指分开。推圈走场时右手挥力推圈,左臂随着推圈的右手有节奏地摆动。表现人物急躁、愤怒的情绪时,吹胡子瞪眼睛、晃膀子、跺脚甩胳膊等,摆出豹头环眼之态、凶猛骁勇之相。 方城镇靠山梆子在板式运用上,一种是单一板式的应用,根据剧目中人物性格和剧情,选用一种基本板式形成独立唱段,这主要用于情绪比较单一的唱词。除此外,则是通过不同板式有机组合和转接,节奏明显变化、旋律对比鲜明的大段成套唱腔。唱腔音乐属于板式变化体,各种板式都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花腔多、甩腔多,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唱腔优美,激情高亢。行当以红脸、黑脸为主要脚色,舞台上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 方城镇梆子戏以描写历史事件为主,主要反映政治暗斗、军事争端,表现不同历史时期当权时局、战乱戍边、英雄人物等情况,其中尤以征战、袍带戏的内容居多。 历史沿革《山东地方戏曲音乐》中记载:“清乾隆之前,《靠山梆》已成立剧社演出,到清乾隆年间(1785年左右)有自称老道人的曹合泰到沂蒙的中西蒋传授,并经常传唱一些民间曲调,梆子腔、柳子腔,演出揉进民间吹打、说唱、音乐等。这就是费县靠山梆(溜山梆)剧团的前身。” 过去,老戏员们主要用“大本腔”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后来随着这一带戏员们喜好的不同逐渐变化,主要用“二本腔”演唱。也出现有用“大本嗓”吐字,“二本嗓”甩腔。其中,净行的发音带沙音和炸音,唱腔粗犷奔放。女声各行当都采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发音多用口腔共鸣,声音圆润、音域宽广。 梆子戏班扎根中西蒋村后,自成门派,很快在鲁东南一带唱出了名头。为了让本派梆子戏有序发展,李中山和戏员们商量,以“福”、“贵”、“常”、“春”四字为顺序给戏班定名,第一代戏班即李中山掌门,称“福”字班,其子李志祥为“贵”字班……发展到“春”字班,方城镇靠山梆子戏在鲁东南便已衰落,难以维持。 传统剧目《单刀会》、《海潮珠》、《对花枪》、《穆桂英征东》、《罗成叫关》、《状元谱》、《贵妃醉酒》、《大回朝》、《白蛇传》、《三打白骨精》《三国》等200多场剧目。 相关信息《费县简志》中记载:“流行于费县境内的剧种有溜山梆、豫剧、柳琴、京剧、吕剧等,以溜山梆最为著名,溜山梆又名靠山梆,主要流行费蒙山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