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水镇 |
释义 | 范水镇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距宝应县城南18公里。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辖2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集镇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居住人数包括流动人口达4万人。 氾光湖的历史文献 (王辉蜂)整理(1、氾光湖 2、氾光湖赋(吴敏道) 3、过宝应湖(李东阳) 4、夜渡宝应湖(倪 岳) 5、宝应湖(王世贞) 6、氾光湖(高 谷) 7、过氾光湖怀古(王士祯) 8、雨过氾光湖(乔出尘)) 简介氾水镇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距宝应县城南18公里。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辖2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集镇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居住人数包括流动人口达4万人。氾水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淮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素有“金氾水”和“宝应首镇”之称,曾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卫生城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生态示范镇、江苏省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区、扬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扬州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示范镇、扬州市自然保护区。 氾水历史从苏北宝应县城沿大运河南下约20公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氾水镇。氾水镇肇源于汉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明清运河繁忙的漕运必经氾水,其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集镇规模不断增大,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氾光湖的由来(李国华整理) 宝应境内在从古泻湖逐渐演化淤浅形成洼地平原后,残留下一些小型湖荡和沼泽湿地。宋真宗、光宗时大筑漕堤,古夹耶河潴水渐多,始有范光湖。后来,淮河入海故通为黄泛泥沙淤高,泄水不畅,上游发水,超过了洪泽湖大堤和运河堤防的限度,不断决口泛滥,造成宝应境内湖荡水面大增。至明隆庆时,境内有三荡九湖,氾光湖为其一。至清末时,境内有八湖,氾光湖(即宝应湖)为一。后来以刘堡为界,北因临近宝应城取名宝应湖,南称氾光湖。南北阔10里,东西长30里。 氾光湖及其周围的湖滩、农田为一行政区域。这一区域属氾西庄,民国期间先属第三市,后属第七区,1949年后属氾水区,1961年建氾光湖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 2000年撤乡并镇,氾光湖乡变为氾水镇的一个片。 氾光湖的历史文献 (王辉蜂)整理1、氾光湖清朝,属氾西庄。民国期间先属第三市,后属第七区。1949年后属氾水区(公社)。1961年建立氾光湖公社。1983年改公社会为乡。 解放前,此地连年洪水成灾,人民群众大都以割柴、捕鱼为生。解放以后生产发展较快。1969年由于大汕隔堤的建成,柴滩变为粮田,带来农副业生产的变化,产量逐年提高。1989年粮食总产10641.5吨,油料137.2吨。多种经营以编织业、养殖业为主,柴揩席和鱼、虾、螃蟹远销大江南北。1989年多种经营产值773万元。工业有饮料、毛毡、服装等工厂。1989年村及村以上工业产值381万元,其中村办工业产值168万元。 乡人民政府驻牌坊。此地原有贞节坊1座,因此得名。其北东瓦甸,原有湖神庙1座。清乾隆弘历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避风于此,敕建此庙,庙毁于民国28年(1939年)。境内华家滩、五里铺等自然村庄居民集中。南运西闸、大汕子隔堤退水闸均建于境内南端。至1989年全乡有医院、影剧院、文化中心站各1处。有中小学14所,在校学生1737名 2、氾光湖赋(吴敏道)玉虚公子,自东吴而来,造于浚野鄙人,曰:"盖闻地以人胜,美以言传。京湖耀于光禄之宴,沔波著于郎官之题,镜水铿于贺监之隐,洞庭播于孟客之词。墨卿之所濡洒,文匠之所掞。足以宏奖风流,澡涤幽姿,增恢名胜,标示来兹。若此地有"氾光湖,漪漪乎,乎,亦天下之钜奇也。……或泥六斗,或浪三级,或竹箭之流,或桃花之色。……水晶一色而无际,琉璃万顷而相连。……农似汶阳,稻似清流;苗如伊阙,种如房州。不知其几千万邱。……永永乎国家之命脉,遥遥乎运道之咽喉。又若西域南阳之贾,大城大夏之商,异物奇货,来于八方;万金之载,百宝之装,亦皆候五两之动静,凌万顷之苍茫。岂能飞渡而不由于斯乡? 3、过宝应湖(李东阳)地圻山平野,烟深水抱城。 湖天四面阔,风舸一时轻。 鹳鹤飞扬意,鱼龙出没情。 相看总相得,吾亦爱归程。 (李东阳,字宾之,明茶陵人。天顺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与宝应进士仲本过从甚密。著有《诗话燕对录》等。) 4、夜渡宝应湖(倪 岳)湖光晃漾水波平,夜半舟人静不惊。 霜旆近于天上转,风帆遥向月中行。 一泓清浅鱼龙隐,两岸空寒鹳鹤鸣。 犹胜坡翁雪堂梦,相逢有客不知名。 (倪岳,字舜咨,明上元人。天顺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清溪漫稿》) 5、宝应湖(王世贞)波摇匹练界长空,天阔千帆处处风。 人雾楼台先暝黑,隔林枫叶后霜红。 (王世贞,字元美,明太仓人。嘉靖进士,官刑部主事。著有《龠山堂别集》、《觚不觚录》等。) 6、氾光湖(高 谷)湖才过却,万顷复汤汤。 风卷涛声急,云连树影长。 狎鸥惊使节,鲜鲤避鸣榔。 白首朝天去,凝眸望帝乡。 7、过氾光湖怀古(王士祯)呜呼正德中,嬖竖隳皇纲。 华容既遐谪,刘谢成高翔。 谈笑诛刑余,台阁资文襄。 逆濠睨神器,弄兵下鄱阳。 势异北平顺,迹同吴濞狂。 桓桓文成公,将帅皆龙骧。 义旗出章贡,狡童旋已亡。 如何万乘尊,南巡来建康? 罗绮照红水,姝丽倾淮扬。 谁赓白云谣,载咏黄竹章。 兹湖两驻跸,名因翠华长。 龙舸与凤,乐哉方未央。 胶舟古所戒,遗恨怜昭王。 事往二百年,寒波但菰蒋。 月暗津鼓急,枫落渔灯惊, 缅怀豫且叹,吊古重悲伤。 至今泰陵树,松柏无斧。 (王士祯,字贻上,别号渔洋山人,清山东新城人。顺治进士,官刑部尚书。后改名士正。其诗为一代宗匠。) 8、雨过氾光湖(乔出尘)风雨太无赖,青天不肯晴。 人家门半启,客路马频惊。 虾菜明湖酒,笙簧绿树莺。 恰来逢寂寞,僧寺坐钟声。 (乔出尘,本县人。附《乔荫传》。) 工业概况氾水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镇工业规模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发展。镇政府在完善原有范水工业区的基础上,下在规划和实施工业区二期工程,营造了良好的投资载体。 氾水镇已初步形成以纺织、电器、汽配、玻璃、木业加工等支柱产业,工业企业200多家。主要产品有:坯布、纱线、电子元器件及光电开关、铜铝漆包线、高低压配电柜、特种车辆及车船配件、钢结构、桥架、母线槽、玻管、玻璃和水晶工艺品等。其中,国家大型企业、省明星企业江苏银宝集团是一个集纺织、服装和汽车多元发展的省级集团。 以新华宝玻管公司为基础,正在形成玻璃原料系列产品,该镇将成为江苏省最大的玻璃原料生产基地之一。以型钢厂为龙头的汽配产业正逐渐成为重点支柱产业。该镇的电子、电气、化工、木制品等产品在市场享有一定声誉。 生态农业氾水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持征,境内年平均气温14.4°C,常年降水量平均938mm,日照总时数平均2188.2小时,适应动植物繁衍生长。土壤以杂土和黄杂土为主,适宜种植水稻、三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该镇水产、棉花、蚕桑、畜禽、蔬菜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园区建设扬州市氾水工业园位于氾水集镇北侧,交通便捷,京沪高速、京杭大运河、淮江公路、氾柳公路穿园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园区从1999年开始规划筹建,由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编制,总规划面积为1800亩,已实现了“五通一平”,区内分为轻工纺织区、机械加工区、玻璃制品区、精细化工区、创业园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等七大功能区。 旅游文化氾水镇历来自然景色优美,颇具水乡特色。 正如宝应、陶林等地有“十景”之说一样,氾水镇旧时亦有“八景”一说。 民国期间,氾水有一位图画爱好者,曾作八幅氾水风景写生画,题为《氾水八景》,八景为:纪庄春柳、魁楼鸦墨、东园荷月、瓦甸归樵、东溪渔艇、静居梵音、氾光夕照、运河雪渡。 如今,旧时的景致已无法再现,然而,顾名思义,我们仍依稀可见当日的气象。更为可喜的是,谢复文、朱健吾等人每景曾以一诗记之,如今读诗怀古,更可想见当年的美丽景致。现将他们的八首写景诗抄录如下: 纪庄春柳:池清如镜绿丝摇,岸柳丛中几树桃。喜鹊枝头迎客至,千条万缕舞纤腰。 魁楼鸦墨:暮霭群乌遮满楼,插云巨墨耸河头。弦歌不觉鸦声噪,代有才人布九州。 东园荷月:田田绿叶掩浮萍,蛙鼓蝉声对月鸣。袅娜花苞羞未放,迎风已觉暗香凝。 瓦甸归樵:霞光波影渡船催,市罢新柴沽酒归。横卧舱艄歌一曲,惊起野鸭满天飞。 东溪渔艇:点点渔舟迎朝阳,寒波细浪湿衣裳。飞撒渔网船舱满,人欢鱼跃赶市场。 静居梵音:茂林修竹绕清流,落日余晖染树头。不见黄墙与碧瓦,隔溪遥听磬声幽。 氾光夕照:草滩青青牧笛归,野鸭如云映落晖。炊烟袅袅风帆过,夕阳照水红烛燃。 运河雪渡:玉龙飞舞蔽苍穹,皓笠银蓑一艄公。冻手未苏浑不觉,破冰迎客话年丰。 投资环境氾水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淮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素有“金氾水”和“宝应首镇”之称,曾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卫生城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江苏省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区、扬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扬州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示范镇、扬州市自然保护区。 氾水镇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已形成同资源利用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富有地方特点取得良性发展的格局,并逐步发展成为苏中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在新世纪,氾水镇将全面建成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综合大镇。氾水人民愿与各界人士携起手来,以各项优惠政策、完善配套的服务、舒适优美的环境污染境,热忱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投资兴业,共创汇美好明天。 投资载体氾水镇已建成扬州市级工业园区,位于省道淮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之间,由南京大学规划设计院设计,园区“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到位。进园企业30多家,基本形成以纺织、电子、电器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投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工人工资为500-1000/月,技术、管理人员视具体岗位商定。 建筑成本:框架结构约为500-600元/平方米,轻钢结构约为450元/平方米左右。 水价:工业用水1.50元/立方米;生活用水1.40元/立方米;经营性用水1.70元/立方米;门市用水2.90元/立方米 电价:0.56元/千瓦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