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家桥村 |
释义 | 范家桥村位于桐乡县青石乡东部,新农村至德清的新德公路从村南穿过。村北有马家漾港,规划中的出海工程即取道于此;南有顺庆寺港,两水西来,东流五六里后,汇入京杭大运河;杨家桥港则纵贯南北;其余支港,网络其间。河道港汊之间,或平畴良田,桑林片片;或粉墙黛瓦,民居处处,呈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简介范家桥村位于桐乡县青石乡东部,新农村至德清的新德公路从村南穿过。村北有马家漾港,规划中的出海工程即取道于此;南有顺庆寺港,两水西来,东流五六里后,汇入京杭大运河;杨家桥港则纵贯南北;其余支港,网络其间。河道港汊之间,或平畴良田,桑林片片;或粉墙黛瓦,民居处处,呈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范家桥村1949年前属芝村乡。50年代初为青石乡第六村。1956年建立第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隶于洲泉人民公社青石管理区,1961年称青石人民公社范家桥大队。1983年称青石乡范家桥村。全村有范家桥、姚家埭、钟家桥、唐家埭、老屋里、陆家埭、范家汇、杨家桥、金家村、北旱水浜10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范家桥。1992年,全村412户,1628人。范家桥村,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长期以来却是一个出名的穷村。村落四隅,颓屋败墙,杂树荒塘,颇为萧条。直至本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以"三多"闻名:破屋多,透支户多,光棍汉多。村民们耕耘稼穑,终年辛劳,但所获仅能维持温饱。 农村改革80年代以来,范家桥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手起家办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1992年全村5家企业,总产值2044万元,创利税107万元;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粮食亩产年年在900公斤以上。1992年产粮食911吨,蚕茧91.5吨,农业总产值231万元。人民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1980年人均收入290元,1985年提高到689元,1992年又增至1901元,分别是1980年的6.55倍和1985年的2.76倍。彩色电视机,村民家庭已基本普及。摩托车有10多辆。从1985年起,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1988年,所有家庭由村里集体投保,参加家庭财产保险。成立了村老年协会,村里每年都要发放1万多元养老补助金。全村现有奥迪轿车1辆,货车2辆。程控电话、大哥大等现代通信工具的安装使用,为范家桥村的经济腾飞增添了新的活力。今日范家桥,是县级文明单位,全县十个标兵支部红旗村之一。 企业发展范家桥村本世纪70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如火如荼,但守着几亩土地终究不见根本出路。于是,沿海农民寻求办厂致富的暗潮涌动,范家桥人得风气之先,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他们筹集资金,转移劳力,于1975年办起了第一家企业箬帽厂(后改竹器厂)。虽是手工作坊,但范家桥的村办企业却由此起步。现代工业文明,开始在这块沉寂的土地上初露曙光。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范家桥的村办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服装厂、制革厂、皮件厂、羊毛衫厂一个接一个崛起于阡陌之间。1992年底,村办企业固定资产已逾700万元。 农业建设范家桥村办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几年来,对农业的投入总额达100多万元。 1989年,投资36万元,在钟家桥拦河兴建了嘉兴市第一座村级圩区工程水闸,本村及邻村2000多亩水田从此旱涝无忧。全村5座机埠全都进行了机泵改造,并浇筑水泥排灌渠道5000米。1990年,村里专门购置设备,在桐乡县率先推广了工厂化育秧。1992年,又投资15万元,添置了22台农用拖拉机和东方红机动喷雾器,组建了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下设机耕、排灌、植保、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等组,农忙时奔走于田间地头,农闲时参与修建水利设施等服务项目,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已经形成。 教育事业范家桥村民们生活富裕了,更要求在文化上"脱贫致富"。育才重教,科技兴村,成了范家桥村的一代新风。 村历届党支部,十分重视抓好教育事业,村民读书求学蔚然成风。村里小学,十年间已两次翻造。1991年,耗资20万元建造的新校舍,在桐乡县村级小学中属一流。学校添置教学用具,村里总是有求必应。村里小学,几次被评为县文明教育红旗单位。 经济的起飞,把职业技术教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村办企业的职工,还是农业综合服务队的人员,都十分注重联系本职工作接受"再教育",掌握新知识。皮件厂请了上海新艺制革厂的师傅定期来厂作技术指导。1992年又选派厂里的技术骨干去成都科技大学制革专业培训。佳美丝制衣有限公司一边建厂,一边开展全员劳动培训。农业综合服务队也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掌握和应用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百年树人。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不仅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而且也使基层党组织和许多村办企业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