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反磁力
释义

一种中性分子或中性原子受磁力作用时产生的与外界磁场相斥磁场的现象。

众所周知,分子、原子的磁力是由电子(依不同情况围绕原子,分子中的原子或整个分子)自旋和绕核公转产生。电子是一个负电荷,其自旋和绕核公转都会根据右手定则产生相应方向的洛伦兹力(微观磁力)。因为公转轨道根据薛定谔方程而不固定,所以极性分子或原子的磁性多是因为其中某一自旋方向的电子较多,其磁性方向与较多电子的磁性方向一致。许多磁性方向相同的极性分子或原子按同一磁极指向同向排列起来,就产生了安培力(宏观磁力)。

当一个中性分子或原子处于一个强磁场中时,其与外界磁场方向相同电子的公转速度会变慢,即其自旋方向与产生外界磁场的物质的电子相同(其原理相同的宏观现象为异极相吸)。而与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电子的公转速度会变快。由此此中性分子会产生与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从而出现与外界磁场相斥磁场的现象。(其原理处于宏观中时,与磁悬浮陀螺玩具相同)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一些由于电磁场产生的宏观悬浮与“反重力”现象

注:外界磁场由磁性物质产生时中性物质的电子自旋方向与产生外界磁场的物质的电子相同,电磁场产生原因与磁性物质的磁场不同,但其产生的反磁力现象可类比磁场方向相同的由磁性物质产生的磁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