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凡奇雕塑 |
释义 | 厦门凡奇雕塑创办于2003年。由创办人陈强带领一批新生团队成立最早的“古风造景”,不满足于工艺品行业的他,放弃之前数年身兼多家工艺行业主管顾问的职位,凭借几十年过硬的雕塑功底与信心,于03年转战大型雕塑景观市场,虚心求教学习工程原理,在新老团队的配合下,着手承包各类大小型寺庙雕塑工程,广场雕塑,浮雕墙,标志性雕塑,玻璃钢雕塑,石雕铜雕,文化墙,室内外景观雕塑工程,流水景观等。并获得较好的口碑评价。 经历了7载的磨砺与经验累积。凡奇雕塑在厦门市场获得了稳定的客户群,赢得较好口碑的同时,也总结经验并开发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 ------- “水泥雕塑”。 在如今竞争及其繁杂且多样化的市场下,水泥材质雕塑做为一种与建筑物同寿的耐久材料,具备操作工期短,成本较低,材料获取易,外界抵抗性超强等实战优势特征,在长期的运作里,成为户外工程雕塑客户的必选材料。凡奇雕塑也逐渐发展其为擅长工艺,且前景十分看好。 作为待填补的市场空缺,陈强决定以此为主方向,于10年更名成立凡奇雕塑。主攻水泥雕。凭借过硬的雕塑功底,一次性构架直接雕刻的方式,代替传统各种材料需要做土胚,模具翻模,灌制浆体等的大量材料人工成本。并以水泥坚实耐久长达40年以上的基础特性战胜其他复合材料使用寿命。 逐步在稳固厦门市场的情况下,成功将业务方向发展至漳州,龙岩,宁德等福建地区。向上海浙江江苏等国内地区延伸。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 企业文化之----《我与何派三十载》“何派”的由来以明代瓷圣何朝宗为主的一种古传统雕塑手法,特点为形衣纹圆润飘逸、疏密有致,形象饱满生动。由于纹理变化极大,分布严谨。古往今来众多雕塑家研习者亦难悟其真谛,而众人的研习追随也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格流派,称为“何派”。 文化在延续,祖艺在传承作为“何派”追随者之一的 厦门凡奇雕塑创办人陈强。祖籍德化,迄今从艺三十余年,1977年7月随其父陈国安学习雕塑手艺,(陈国安——当代瓷坛著名的雕塑大师陈其泰胞弟与传人。陶瓷雕塑老艺人。曾任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科瓷塑指导教师,厦门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1963年福建省艺人代表会代表)。 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同样对“何派传统雕法”推崇及追随的陈强,在30年的雕塑生涯旅途中,研习着复原古韵传统的 模仿和创新,他主张在当今日新月异,西方文化严重侵蚀本土文化的时代里,保留且延续我们最古老的特色,是长远的雕塑趋势和卖点。 当下"媚外热"的形势严峻,年轻一代们纷纷放下了所谓的废旧老派。走着国际化路线,靠拢看齐西方风格的雕塑文化。老祖宗赋予我们最特色且独一无二的传统艺术形式,由于形体比例不精准,纹路与实际有差异等审美的改变成了冷门。越来越少人去流传去学习,演变得更加不为人知。 漫长的风格研习过程中,他也慢慢的领悟到。古法的延续传承。在若干年后是有机会由于出处稀少而且重新被唤起追随热潮的,收藏界就是一个看得见的典案。就像当年兴起对西方文化的疯狂追随一般。而稀少就是一种绝处逢生的定位和领先的价值。 对公司未来的方向也明确定义出了“文化延续不会断,祖辈传承不会丢”的宗旨口号。衷心的希望“何派”的未来,能延续着一批又一批新生血液参与及流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