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翻译心理学概论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平装: 179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11232530, 7811232537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翻译心理学概论》是在“科教兴国”、“创新为民族灵魂”的号召倡导下,实践教育部关于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也是作者2005年编号为05ZC108的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的直接研究成果。书中列举了大量具有理论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语言材料,在翻译心理、翻译行为和翻译质量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了语言心理相关层面,既有传统翻译观点的继承,也有新颖翻译科学理念的萌芽与阐释。

编辑推荐

《翻译心理学概论》中讨论的翻译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可为英语专业一般翻译课程、高级翻译课程、笔译课程或口译课程的师生,或非英语专业的基础翻译课程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翻译心理学概论》可作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

目录

第1章 引子:语言与心理

1.1 语言心理

1.1.1 一般语言心理

1.1.2 特殊语言心理

1.1.3 母语心理

1.1.4 外语心理

1.2 语言心理矢量

1.3 语言心理活动内容与方式

1.3.1 内向过程

1.3.2 外向过程

1.3.3 内、外向互动过程

1.4 语言心理空间

1.5 语言心理可及性

1.6 语言迁移与迁移心理

1.7 模糊语言表达心理

1.7.1 模糊语言表达心理属性

1.7.2 模糊语言表达心理语用功能

1.7.3 模糊语言表达心理活动指向

1.8 语言心理双重属性

1.8.1 语言心理活动内容属性

1.8.2 语言心理活动方式属性

1.8.3 语言心理双重性语用功能

第2章 翻译心理学概述

2.1 翻译心理

2.1.1 翻译心理属性

2.1.2 翻译心理与脑神经生理基础

2.1.3 翻译心理属性界定

2.1.4 翻译心理与普遍语法

2.1.5 翻译心理与语境

2.2 翻译心理表现规律

2.2.1 “沉锚”规律

2.2.2 “孤岛”规律

2.2.3 “从众”规律

2.2.4 “文本指向”规律

2.2.5 “先入为主”规律

2.2.6 “花园路径”规律

2.2.7 “浴缸”规律

2.2.8 “过敏”规律

2.2.9 “恋母情结”现象

2.2.1 “过分标记”规律

2.3 翻译心理活动内容与方式

2.4 翻译心理可形成性

2.5 翻译心理具象性

2.6 翻译心理函数关系

2.7 翻译心理学学科性质和体系研究

2.7.1 翻译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

2.7.2 翻译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

2.8 翻译心理学学科性质再研究

2.8.1 翻译心理学学科

2.8.2 翻译心理学科学性

第3章 翻译心理:形态与理据

3.1 翻译心理表现类型

3.1.1 描述型翻译心理

3.1.2 表达型翻译心理

3.1.3 信息型翻译心理

3.1.4 记叙型翻译心理

3.1.5 诱导型翻译心理

3.2 翻译心理形成理据

3.2.1 翻译心理的哲学理据

3.2.2 翻译心理发生学理据

3.3 翻译心理形成要素

3.4 心理距离与翻译心理

3.5 图式与翻译心理

3.6 翻译心理物理属性

3.6.1 语言心理包容性

3.6.2 翻译心理包容性

第4章 翻译心理研究方法论

4.1 翻译心理研究现状

4.2 翻译心理研究方法简论

4.2.1 思辨型研究

4.2.2 实证型研究

4.2.3 描述性实证研究

4.2.4 实验性实证研究

4.3 翻译心理研究:优势与不足

4.4 翻译心理实证研究个案

4.5 实证研究属性

4.5.1 实证研究相对性

4.5.2 实证研究绝对性

4.5.3 实证研究客观性

4.5.4 实证研究主观性

4.5.5 实证研究可行性

4.6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相关性

4.6.1 正相关性

4.6.2 负相关性

4.7 元语言翻译心理

4.7.1 词汇拼写翻译心理

4.7.2 拼写对翻译心理作用的实验

4.7.3 词汇心理深度与翻译

4.7.4 词汇on翻译心理个案研究

第5章 翻译与翻译心理

5.1 翻译

5.2 心理

5.3 跨文化翻译心理敏感性

5.4 文化差异与心理差异

5.5 翻译心理指向性研究个案

5.5.1 翻译心理线性序变换性质

5.5.2 词语线性心理变换原因

5.5.3 词语线性序心理指向表现形态

5.5.4 词语内否定心理指向变化理据

5.5.5 词语内否定线性变换条件

5.5.6 词语内否定心理语用功能

5.6 翻译心理活动多维性

5.7 翻译心理过程

5.7.1 翻译心理物质过程

5.7.2 翻译心理关系过程

5.7.3 翻译心理行为过程

5.7.4 翻译心理运行模式

5.7.5 翻译心理文字表现

5.8 口译心理简述

5.8.1 口译心理与话语提醒视窗

5.8.2 口译心理

5.8.3 口译心理机理

5.8.4 语气与口译心理

5.8.5 口译心理相关性研究个案

5.8.6 口译焦虑心理表现、成因和类型

第6章 文本翻译心理:表现与评价

6.1 文本翻译心理表现

6.1.1 偏正结构与翻译心理

6.1.2 翻译心理表现特点

6.1.3 翻译心理层级特征

6.2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

6.3 文本翻译心理评价

6.3.1 翻译心理质量取向方法评估

6.3.2 翻译心理文本质量取向认知评估

6.3.3 翻译心理文本质量取向调整

6.3.4 翻译心理质量取向信度评估

6.4 翻译心理与文本再创造

6.5 翻译心理形成与母语异、同化

6.6 翻译心理类型

6.6.1 共型类型

6.6.2 异型类型

第7章 词、句翻译心理

7.1 词、句翻译心理外部表征

7.1.1 词汇翻译心理外部表征

7.1.2 小句翻译心理外部表征

7.1.3 表征内涵性

7.1.4 表征可变性

7.1.5 词汇表征、实物质体与翻译心理

7.2 词汇所指与能指的心理哲学观

7.2.1 词汇翻译心理表征:所指与能指

7.2.2 词汇表征语用心理

7.2.3 词汇表征选择心理

7.2.4 词汇表征语用功能

7.2.5 词汇表征选择功能

7.2.6 词汇心理表征演算关系

7.3 词汇心理表征与翻译心理相关性研究个案

7.3.1 词汇心理袁征形成过程

7.3.2 词汇心理与心理词汇

7.3.3 词汇心理表征意义层级个案实验

7.4 描写心理表征及翻译心理

7.4.1 描写语句心理属性

7.4.2 描写心理与翻译心理

7.4.3 翻译心理对描写语句的识别与辨析

7.4.4 描写语句的翻译心理

7.5 意象误解与误译心理

第8章 不当翻译心理:现象与原因

8.1 词汇、语法不当翻译心理

8.1.1 词汇不当翻译心理

8.1.2 语法不当翻译心理

8.2 逻辑不当翻译心理

8.2.1 时间逻辑不当

8.2.2 时间的非时间逻辑翻译心理

8.2.3 地点逻辑不当

8.2.4 原因逻辑不当

8.2.5 方式表达不当

8.2.6 递进关系不当

8.2.7 主、客体表达不当

8.2.8 引申不当

8.2.9 关联不当

8.3 视点不当翻译心理

8.3.1 视点不当翻译心理概述

8.3.2 心理视点语用功能

8.3.3 心理视点语用视角

8.3.4 心理视点转换

8.4 语境不当翻译心理

8.4.1 微观语境不当

8.4.2 宏观语境不当

8.5 文化不当翻译心理

8.6 语篇结构不当翻译心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第1章 引子:语言与心理

1.1 语言心理

语言心理与一定社会语言习惯性表达心理及其外部表征语言表现一致,译者尽管可以是个体,但他或她是社会给定语言活动规约形态里的一员,必须遵守所在社会的语言心理表现规约,在常态文化条件下,不能超越所在社会给予的语言表达与接受心理的规范。

语言心理是指言语行为者运用语言外部表征来组织自己心理明确指向的系列内心活动。像其他所有行为一样,语言心理是刺激——条件反射的心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自始至终参与全过程:其一是语言,其二是心理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任何心理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只要存在,就一定会用语言作表现形式。语言的字、词及其相互关联表现语用者具体心理活动的内容;语言的句型、结构关联,表现语用者具体心理活动的方式,所以语言的两个层面反映语用者心理活动的全部内容和方式。

语言与心理是同一个生命体上表现的两个面。语言是心理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的外部表征,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操控着外部表征语言的结构、形式、意义的关系模块,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先天遗传基因属性的“语言习得机制”和“后天反复习得”属性实现的。“后天反复习得论”强调具有生物属性的行为习惯只能够通过正确、反复的刺激才可以形成相应大脑区域关于语言的物质生理机能;“语言习得机制论”则认为语言习得不是后天刺激——条件反射形成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大脑生物机理。语言运用是人固有大脑机理的创造与激活。语言是通过语音、语法、语词等形式和意义的合成习得的。并对这些形式进行有意识控制的过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