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治
释义
1 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

词目:法治

拼音:fǎ zhì

基本解释

1. 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强调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如代表人物之一商鞅主张:“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史记·商君列传》)

2. 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的各种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与先秦法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之上。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 ,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详细解释

“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

但有时并非作为一个词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法家提倡的“法治”与儒家的“德治”相对

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但要强调,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但是,不可以将“人的作用”与“人治”相等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英语翻译

“法治”一词与英语中的“rule of law”并非一一对应。英语中的“rule of law”也可以指法律原则或某一具体问题的案例判决。 法家思想中的法治可译为“supremacy of law”、“rule by law”或“rule of law”。

2 基础含义

各种解释

法治,丁金山先生在《天道演化哲学》中认为,让一些懂得集体效益更大化道理、义理、法理的人或群体制定一定的制度、规范及相应的强制措施,用制度和规范对具体人的行为进行强制则形成法治。

法治: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法律由人民制定,统治者严格依据法律进行统治,形式上统治者只对法律负责,统治者通过对法律负责来间接对人民负责。

法治是指在某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必需遵守法律,包括制订者和执行者本身。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需是法律或法规许可的,而这些法律或法规本身是经过某一特定程序产生的。即,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没有任何人或组织机构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一)法治的涵义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二)法治的具体体现

1.立法方面:亚氏强调立法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反映中产阶级的利益;二是研究国家的情况;三是考虑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强教育;四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2.执法思想。国家执政人员要严格执行法律。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应严格依法执行;法律规定不同详的或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法律的原则来公正地处理和裁决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关键。国家必须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三)法治的优越性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力。

(四)法治缺陷的弥补

在法律有所不及的地方可以采取三种补救措施:以个人的权力或若干人联合组成的权力“作为补助”;对某些不完善的法律进行适当的变更;加强法律解释。主要是指法律的精神(法意)来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和裁决。

法治的重要性

现代大部分国家都认同法治的重要,虽然他们产生法律、立法代表的方法不太相同。法治的好处在于能防止有特定的个人凌驾法律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

相关信息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

3 2009年丽狄娅·巴斯妲·弗莱纳编著图书

书 名: 法治

作 者:丽狄娅·巴斯妲·弗莱纳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802164376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 元

内容简介

《法治》讲述了:《宪政概念双语丛书》是一套外国专家为中国人撰写的普及性的宪政概念学术著作,为中国学者和决策者以及关心未来宪政改革的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和备选方案。每一《法治》尽可能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回顾、概念的基本含义、相关的基本制度、瑞士的相关制度和实践、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转型实践中的教训、前瞻性研究。内容既有涉及不同概念的导论,又有实际范例。《法治》为丛书之《法治》分册。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方主要法律传统中法治的历史发展

1 引言

2 英国普通法传统中的法治

2.1 中世纪法律至上观念及其对现代自由的影响

2.2 17世纪主要的宪法冲突

2.3 议会至上和基本法

2.4 权力分立,或更确切地说:制衡原则

3 近代的发展

3.1 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法治和/或以(唯一的)基本法体现的人民意志

3.2 德国的法治国理论(依法治国)

4 结论

第二章 当代法治

1 怎样理解当代法治?

2 法治意昧着有效的人权保护

2.1 直接的宪法保护

2.2 国际人权标准的宪法化

3 法治与民主

4 法治与联邦制

第三章 法治的新走向和面临的新挑战

1 法治和过渡期

2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法治

3 法治与全球化

国际恐怖主义被认为是最新的挑战:法治之外的地区和人们

4 法治会被滥用吗?

第四章 瑞士的法治

1 宪法性原则

1.1 引言

1.2 法治的宪法性原则

1.2.1 法律作为国家活动的依据

1.2.2 公共利益标准

1.2.3 比例原则

1.2.4 诚信原则

1.2.5 国际法

1.3 关于自然正义和正当法律程序的宪法原则

1.3.1 人身保护令

1.3.2 公正审判

1.3.3 获得审判的权利

1.3.4 法院的独立和公正

1.3.5 违宪审查

1.4 基本权利

1.4.1 作为基本权利的人的尊严

1.4.2 平等保护和禁止歧视

1.4.3 青年和儿童

1.4.4 基本社会权利

1.4.5 作为个人和集体权利的言论自由

1.4.6 经济自由

1.4.7 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1.4.8 非常时期的权力

1.4.9 权利的实现

1.5 政治权利

2 瑞士的法治与普通法法系和民法法系的传统的对比

2.1 欧洲人权公约

2.2 人民与作为终局裁决机关的法院

2.2.1 人民主权

2.2.2 对于“法”的不同理解

2.2.3 引入公法概念

2.2.4 分权原则

2.3 民主和法治

2.3.1 作为自由保障的民主

2.3.2 对联邦法律的有限违宪审查

2.4 国际法

……

4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

基本信息

副标题: 决策者概念指南

作者: 巴里·海格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4

页数: 98

定价: 8.00元

装帧: 简装本

ISBN: 9787562026242

内容简介

专门论述法治问题的文献很多,读者面前的这个小册子既不是这类文献中最新的,也不是最著名的。它之所以被选人本丛书主要是因为下面的原因。

首先,它是一部专门针对亚洲文化背景、并且主要是为了帮助亚洲和西方学者就法治问题展开对话而撰写的。(关于本书的写作背景,“前言”中有详细的说明,兹不赘述。)由于这个缘故,本书提供了一种历史、文化、社会和法律的比较视野,对于亚洲社会的读者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审视法治概念颇有帮助。

其次,尽管作者通过本书表达了他个人的观点,尽管法治概念本身并没有所有人一致同意的定义,但是本书关于法治概念和理论的论述与其说是独出心裁的,不如说是对其核心要素的综述。换言之,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对法治概念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再次,本书涉及范围虽广,但其篇幅简约。加上其文字浅显明白,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最后一个原因是机缘。1999年本书被翻译为中文时,我曾受委托对中译文进行评审,之后我撰写的审查报告,除了对译文质量作一般性评估之外,也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这一特殊机缘使我在编辑本丛书时很自然地想到它,并且感到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担任本书的审校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