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律因果关系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孙晓东,曾勉 著丛 书 名:法理学专题研究书系出 版 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ISBN:9787802479401 出版时间:2010-03-01版 次:1页 数:298装 帧:平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理论法学

内容简介

《法律因果关系研究》主要采用范式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法律因果关系的本体、性质、功能以及认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与透彻分析。全书融理论性与实践指导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法律因果关系研究》读者对象为高校法学专业师生、科研单位相关研究者以及相关的法律实务工作者。

作者简介

孙晓东,黑龙江青冈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参编学术著作多部,承担了法理学、立法学等方面的科研课题多项,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全球化视野中的法理念变迁》《立法听证效果评估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

曾勉,江苏盐城人,大学学历,现任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主要从事刑法学、检察理论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编《思索与实践》丛书,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查看全部>>

目录

导论

一、因果关系的法理学研究意义

二、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体系和创新

第一章 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幽灵——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第二章 解开法律因果关系的迷思——法律因果关系研究范式的确立

一、范式和法律因果关系研究范式的含义的界定

二、法律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式的寻找与确立

第三章 法律因果关系的本体——经验和规律相结合的分析范式

一、典型的法律因果关系本体理论范式的介绍与评论

二、经验范畴上的因果关系分析——休谟和穆勒哲学理论的合理成分的借鉴

三、客观规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根本性指引

第四章 法律因果关系的性质——事实性的分析范式

一、典型法律因果关系性质分析范式的介绍与评论

二、法律因果关系的事实性分析

三、法律中应该与因果关系相区别的规范性因素的分析

第五章 法律因果关系的功能——归因的功能分析范式

一、典型法律因果关系功能分析范式的介绍与评论

二、法律因果关系的归因性功能研究

第六章 法律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逻辑和规律相结合的认定标准分析范式

一、典型法律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分析范式的介绍与评论

二、法律因果关系的逻辑认定标准分析

三、法律因果关系的客观规律认定标准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

前言

因果关系是社会科学领域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曾经引起长期的关注和讨论,出现过许多分歧较大的学说和观点。在哲学领域,因果关系是人们观察和思考自然与社会的一个基本视角;在法学领域,因果关系是将违法行为和结果相连接的归结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作者选择了法律因果关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是需要长期的思考和努力的。

在法学领域中的因果关系研究,更多的是部门法领域的研究。刑法学的学者将因果关系作为犯罪构成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民法学的学者将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成立的基本条件进行研究。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研究和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研究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作者抓住了共同性的因素从法理学的层面对因果关系进行了一般性的研究。对因果关系的法理学研究具有如下意义:第一,增加研究的一般性。部门法学的因果关系研究常常是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的,研究因果关系的民法学学者可能并不十分关注刑法学的研究情况,同样的道理,研究因果关系的刑法学学者也往往并不十分关注民法学的研究情况。因果关系的法理学研究则以一般性的视角,以部门法学的研究为基础,采用一般性的研究方法,构建一般性的原理。这是一个抽象的过程,也是-个超越的过程,因果关系的法理学一般性原理要对部门法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第二,增加研究的体系性。部门法学的因果关系研究常常关注的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常常忽略研究的体系性。而因果关系的法理学研究则注意研究的体系性,寻找研究因果关系的恰当的问题集合,这些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的问题组成的集合常常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体系性的视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