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线城市 |
释义 | 二线城市指对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大都市,相对于一线城市影响小些,主要是地域性影响。在城市规模、基建、文化、消费等层面,二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本区域其他城市。 相关城市中国的城市体系 一线城市(核心型):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中国新兴城市50强 1.5线城市(过渡型): 青岛、成都、重庆、沈阳、济南、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 二线城市(增长型): 厦门、西安、宁波、烟台、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 三线城市(新兴型): 福州、昆明、长春、哈尔滨、佛山、石家庄、南宁、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温州、淄博、南通 三线城市(起步型): 珠海、贵阳、太原、乌鲁木齐、绍兴、中山、嘉兴、潍坊、唐山、徐州、金华、泉州、洛阳、兰州、海口、吉林、襄阳、汕头 中国新兴城市50强是仲量联行通过对280多个城市的多项指标,包括GDP(总值、增长率、人均值)、人口、可支配收入、存款储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政治地位等,进行分析甄选出的城市。 注:以上数据为2012年3月,全球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中最新权威排名。 二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或者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及人均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标准划分。 中国目前公认的二线城市有青岛、武汉、济南、南京、烟台、杭州等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部分省会(地级市)和较大的市。 城市形态二线城市最终的形态应该是:多元化+集群化。 二、三线城市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吸引力,环境的改善,人才的聚集及高消耗量和配合政府所建立的完善设施与快捷的高速公路,都加快了二线城市的发展。二线城市的崛起会带动三线城市,让周边的基础设施也相对集中,周围一些城市的前景看好,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境外资本更容易把钱借给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可以用明天的钱来建设和发展城市。 二线城市是生态型、创业型、生活型的城市。这种城市的综合性的优势就得到一定的展现,资本的积聚;从客观上讲,随着二线城市的吸附能力越来越强,周围也会给它一定的条件和资源。二线城市在国家的区域板块中会起到领头的作用,成为区域板块的领头羊之后,这些城市会参与到国际的竞争和合作。 扩展二线城市,这是相对一线城市而言的,别的一些大中城市、有一些名气的城市被称为二线城市。比如一些省会、旅游城市,京津、广深、京沪等主要干线旁边的城市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称为二线城市,正在崛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二线城市不仅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而且发展速度也高于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套发动机”。 重要作用1、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助推器作用的不再是一线城市,而是那些二线城市,目前一大批二线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已经快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些二线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小城镇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推动。 2、 城市建设有一个梯队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城市体系。二线城市的功能是让周边的中小城市有个分工,产业上分出一个功能,让周围的城市会有一定的特色,有的是旅游城市,有的是农业城市,有的是商贸城市。通过城市角色的差异化,形成有商业分工的城镇的密集带,这样就变成一个城市集群。 3、二线城市的崛起会带动三线城市,让周边的基础设施也相对集中,周围一些城市的前景看好,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境外资本更容易把钱借给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可以用明天的钱来建设和发展城市。从中国城市分布的角度来讲,光靠几个大城市是无法支撑中国的城市格局的,要统筹城乡,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话,要靠多个二线城市来实现均衡布局。只有依靠二线城市,才能使城市布局相对比较协调均衡一些,因为它拉动的面要更宽一些。 4、二线城市的发展阶段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比较吻合,就是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的阶段。农民要进入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是比较困难的,而二线城市是农民进城和产业积聚的最佳载体。 5、二线城市的城市环境,产业功能配套以及开发的综合成本相对低,它变成了投资的最佳临界点,一般来说50万人口的城市是最舒服的,城市的功能基本完善,二线城市就是生态型、创业型、生活型的城市。这种城市的综合性的优势就得到一定的展现,资本的积聚,中国的民间资本开始发育,民间的一些中小资本进入大城市的门槛比较高,进不去,而在二线城市可以找到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这些中小资本在二线城市非常活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向二线城市延伸,所以它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6、从客观上讲,随着二线城市的吸附能力越来越强,周围也会给它一定的条件和资源,让它做强做大,但在做强做大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是应该注意的:做大不等于做平,二线城市应当避免走一线城市的老路,它应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体系,它可能要走一个组合集群、城市群落的路。它要避免同一的、同质化的摊大饼似的大城市的发展的路。它要走的是集群化、群落化的,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和谐的区域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