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六市村 |
释义 | 村情风貌二六市村位余姚市东南首,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地二六市,为原二六市乡政府所在地。原名湖塘下市,后因农历逢二、四、六、九市日,故名二六市,此名一直延续至今。二六市村东接宁波市江北区向上村,南接魏家桥村,西接三七市村,北接相岙村,紧邻田螺山遗址。境内总面积6.14平方公里,有耕地4433亩,山林3041亩,下分15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1280户,常住人口3608人,村于2002年设立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 170名党员。2005年社会总产值1553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483元,2005年村级集体收入104.25万元,村集体资产414.30万元,先后荣获镇农业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民国时,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中政会秘书长陈布雷的故里,就在本村,现陈氏故居保存完好,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村境内属姚东平原,地形平坦,北有山林,江河纵横交叉,内有官桥浦、魏家浦、云山浦为支柱,气候温暖多雨。 村历沿革2001年4月行政村撤并,由原来的二六市、朱家山、官桥、下钱4村组成,定名二六市村。原二六市,1949年初为慈溪县二六市镇七、八保。1950年为明德乡七、八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曙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二六市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二六市村民委员会。原朱家山,1949年为慈溪县二六市镇六保。1950年为明德乡六、七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明德乡朱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勤丰大队,1981年更名朱家山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朱家山村民委员会。原官桥,1949年初为慈溪县二六市镇九保。1950年为明德乡九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明德乡曙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官桥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官桥村民委员会。原下钱,1949年初为慈溪县二六市镇七保。1950年为明德乡七乡。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明德乡曙光高级社。1961年为二六市公社下钱大队。1983年为二六市乡下钱村民委员会。 产业经济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产业结构调整后,以种植茭白、蔺草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率居全镇前列。几年来,共投资500多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使农田标准化率达90%以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1980年以前村民主要以种田为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早在本镇大面积种植茭白、蔺草,并推销到各级市场。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二、三产业,目前从事二、三产业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45%以上。已形成以不锈钢、汽车配件、柴油机配件,水暖配件、塑料制品为主要产品的各类企业61家,2005年,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6家。 社会事业村境有崇教之风,解放前夕兴办私塾、学堂,较有名气的在官桥有陈布雷先生特意捐资并仿广州黄埔军校建筑风格的“鸡山学堂”,现被市政府定为文保点。解放后,有小学3个,如今统一并入二六市小学,另有幼儿园2所。群众文化活跃,有村卫生室2个,卫生院1个,全村开通了有线电视,90%以上村民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村镇建设解放前村民住宅多为平房及草舍屋。目前,大多数村民居住系二至三层楼房,村民生活生产饮用自来水,村主要道路基本硬化,主要道路边全部安装了路灯,全村消灭了露天粪缸,建造了垃圾箱及垃圾中转站,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一村一品四季都有的千亩茭白,是近年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已发展成为产、供、销一条龙模式。 风景名胜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氏故居”和市文保点“鸡山学堂”和“乾镇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